社会信念与判断

社会信念与判断

00:00
09:27

阅读导航
本文将为你介绍10个心理学知识点:
(1)归因理论
(2)生活中的归因错误
(3)归因错误的原因
(4)知觉和解释
(5)信念固执
(6)记忆构建
(7)过度自信
(8)易得性直觉
(9)反事实思维
(10)错误相关

1、归因理论

人类努力想使自己的世界合乎情理。如果工人的生产率下降,我们会认为是工人变懒了吗?还是他们使用的机器变得不好用了?一个攻击自己的人是真的有敌对个性?还是他只是对无理的嘲弄做出回应?当一个销售员说:那套衣服穿在你身上真的很不错。这句话真的反映了她的真实感受,还是只是她的销售策略呢?归因理论可以就此提供一些答案。

归因理论描述了我们应该怎样解释人们的行为。归因理论又分为性格归因(缺乏动力和能力不足)和情境性归因(身体状况和社会环境造成)。不过,通常情况下,这两种归因方式的界限很模糊,因为外部的环境因素会影响个体内部的改变。

归因理论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归因时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特质和态度造成的影响。这种个体在归因时低估情境因素作用的倾向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但是这种归因错误又是难以避免的,即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某人的行为反应是受自己的影响,他们仍然低估外在因素的影响。简言之,我们通常认为他人的行为就是其内在性格意图等内部特点的直接反映。比如,当灰姑娘畏缩在她那个难以忍受的家里时,人们会认为她非常温顺;而在舞台上和王子跳舞的灰姑娘,则会被认为是自信而有魅力的。你看,人们多么容易忽视环境的因素。

2、生活中的归因错误

当我们在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会犯基本归因错误,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却通常用情景因素来解释。比如,甲会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事情全在变坏,这令我很生气),但是乙却认为甲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

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有权势的人常常会主动提起一个话题并控制谈话内容,这往往会使其下属过高的估计他们的能力和知识。例如,医学博士常常被认为在其他非医学领域也是专家。同样的,学生也常常高估老师的能力。然而,当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也成为老师之后,他们会惊讶地发现,其实老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才气。在聚会或者演讲舞台上,你会发现别人好像轻松自在,其实他们和你一样内心紧张。

3、归因错误的原因

人们常常会犯基本归因错误,部分原因是当我们观察某个人的表现时,那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相对是不可见的。但是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放在需要做出反应的情境上,这个时候,情景就是可见的了,因此我们就会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敏感。

4、知觉和解释

解释的过程会左右他人对我们的知觉,当我们说某人的好话的时候,人们会试图将那些特质和我们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到处说某个人的闲话,人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将“说闲话”与我们联系在一起。如果称某个人是傻子或者怪人,那么过后人们可能就会认为你也一样。如果我们将一个人描述为迷人的、富有同情心的,我们自己也会被认为具有这些特点。所以中国古人会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5、信念固执

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这种现象叫做信念固执。甚至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其的证据被否定时仍会存在下来。我们越是极力想证明我们的理论和解释是正确的,我们就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于是,我们也就成了自己思维方式的囚徒。


有什么方式能够纠正我们的信念固着呢?唯一的方式就是解释相反的观点,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去!

6、记忆构建

记忆并非是经历的事件原封不动的保存,在我们将信息储存在大脑中的同时也就构建了记忆,因此记忆会引入很多事后的推理。积极地记忆构建可以美化我们的回忆。

我们都有一个极端的自我,他改变了我们的过去使其符合我们现在的观点。有时候我们现在的观点是已经改善过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将自己的过去回忆的与实际情况更加不同。这种倾向可以解释一些奇怪现象:比如,那些参加心理治疗、减肥项目、培训或者锻炼的人实际上只是在平均水平上表现出适当的改善。但是他们通常报告说有明显的收益。

7、过度自信

在我们的认知系统加工大量信息时,我们的自动化知觉经常出错。通常我们意识不到这些缺点,在对过去知识的判断中存在一种智力自负现象。尽管我们知道自己过去出过错,但我们对于未来的预期仍然相当乐观,这种现象称为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现象非常普遍,一方面人们倾向于在他们几乎完全正确的时刻回忆自己的错误判断。另一方面,人们往往会寻找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

要矫正过度自信,就要对别人独断性的陈述保持谨慎,即便当人们看起来十分确信自己是正确的时候,他们也可能是错的,自信和能力之间没有必然一致的关系。

具体来说,两种技巧可以降低过度自信:一种是及时反馈,另一种是主动去设想自己的判断可能出错的原因,也就是假设自己是错的并找出原因。

8、易得性直觉

我们通常会根据映入头脑的现成例证来做判断和回答,这种现象称为易得性直觉。

奇闻异事通常比统计数据更引人注目,感知到的风险和真实的风险通常不匹配(飞机的安全性远高于汽车)等都是易得性直觉在作祟。生活中很多人会相信算命看风水,并能举出一些“真实的案例”,其实并不是那真的具有科学性,而是某些蒙对的案例通常让人印象深刻并容易广泛传播,时间久了就会让人信以为真。

9、反事实思维

容易想象(具有认知易得性)的事件也会影响我们对负罪、遗憾、挫折和宽慰的体验。假如我们以一分之差惜败,我们很容易想到另外的一种结果,会产生更大的遗憾,而设想更坏的情形会让我们好受一点。所以,在奥运比赛中,铜牌选手的幸福感要远高于银牌选手。

10、错误相关

在没有相关的地方看到相关很容易。当我们期待发现某种重要的联系时,我们很容易将各种随机事件联系起来,从而知觉到一种错误相关。

比如,当我们想起某个朋友之后,恰好他打来电话给我们,我们就会记住并注意这个联系。我们并不会注意一直以来当我们想起某个朋友时并不会接着听到他打来的电话,或者接到的并不是我们想到的朋友打来的电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