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休息了一段时间,现在回来了。
最开始想停更是觉得有点失去方向,不知道做坚持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但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其实不是意义缺失、也不是情绪不好,「只是累了」。
但现在我们处在一个加速社会,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都是勇猛精进、事业有成的样板。
各种内容也都是劝大家脱离舒适区快速成长、劝大家快速搞钱搞事业......
以至于我是真的很累了,却下意识的却用「找自己」「找意义」当理由,才好意思停下来休息。因为停下来在这个时代好像有点「社会不正确」。
在“过劳”的路上,我们都停不下来
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在他的社会加速理论中解释了为什么科技的进步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闲暇,反而加剧了人们对时间匮乏的感受。他认为,在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加速变迁的竞争社会,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站在“滑坡”之上,技术、知识甚至生活方式,只要稍微喘口气,就马上会变得落后过时。任何以静止或变化慢为特征的社会现象都被边缘化了,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人们被逼迫着不断追赶他们在社会世界与科技世界当中所感受到的变迁速度,以免失去任何有潜在联系价值的可能性,并保持竞争机会”。在这样的情况下,科技、信息乃至整个社会的不断加速反过来造成了人们生活步伐的加速。因为我们必须越跑越快,才能够待在原地。对于有所渴望的人来说,不停歇地狂奔似乎是一种主动选择。但让更多人无法停下脚步的,是对于“不进则退”的焦虑和恐惧。在“过劳”的路上,我们都停不下来丨看理想
「接纳-躺平」还是「改变-成长」?
我的回答是:看你的能量状态。
很多人休息的时候喜欢刷短视频、刷社交媒体,但那上面面各种“秀晒炫”都在刺激你的「对比心」,这是不快乐的三要素之一,越刷只会越累。
而我观察到很多治愈和陪伴内容的背后是传递「你不需要改变,你现在就很好」的信念。这会让我们感觉很好,敢停下来歇会儿恢复能量。
那我就一直躺平、不改变了?好像也不行。
之前发过的一段蛮本质的观点:
“幸福既不是美德,也不是快乐,既不是这一个事情,也不是那一个事情。幸福本质就是成长。「我们在成长的时候,就会觉得幸福。」”
——此话出自爱尔兰诗人,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William Butler Yeats ( 1865-1939)
一成不变的环境我们的确不容易焦虑了,但时间久了会感到无聊和空虚,这其实是更不快乐的状态。
直到最近才突然想明白,其实躺平或者成长,就看自己的能量水平(这里的能量指的是:心力、意志力、精力、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等等的统称)。
当你忙忙忙,所有的能量都被榨干了的时候,就可以从「改变-成长」的信念中跳脱出来,去寻找「陪伴和治愈」的环境,这里不会有人天天催你要如何如何,在这里你可以心安理得的躺平歇会儿。
等你歇息够了,又回到能量满满的状态时,就可以重新出发,享受不断成长和获得成就的喜悦。
在适度的挑战中不断努力成长,是最幸福的。
写在最后:
当我意识到这种裹挟之后,我开始跳出来主动选择。
人生不只有加速这一种状态,秋收冬藏,休息也是必须的状态。
我现在对自己说的最多的话就是:
休息会儿、先让自己舒服、先放放待会儿再做(以前写不出文章会死磕,现在会提醒自己切换下状态)。
不断地自我觉察,然后提醒自己休息
参考资料:《在“过劳”的路上,我们都停不下来丨看理想》:https://mp.weixin.qq.com/s/oHmbUT8fMKopSyfVQ7tChQ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