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打卡:《真正的接纳,就是爱上不完美的自己》- 第三部分上 改变想法,走出自我否定的思维误区
01.今日导读
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遇见你。今天继续学习《真正的接纳,就是爱上不完美的自己》本书的第三部分内容。
通过前面两天的学习,我们认识自我厌弃模式及背后的原因,并了解到了消除自我厌弃,接纳自我的四个基本技巧。除了行动上的改变,思维的改变更加重要。今天,我们将从自我否定的思维误区入手,看看如何改变想法,走出这些误区,从根源上避免自我厌弃行为。
02.忽略一些微小的决定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自我否定的误区:忽略一些微小的决定。生活中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情,有时候可以反映出你内心深处存在的思维误区。比如,你总是习惯性地拖延,以此来逃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又或者你明知道伴侣对某个话题很反感,但是你却故意挑起这个话题来制造冲突。以上这些行为是不是看起来都很不起眼呢,但其实,它对你的生活质量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这些细微的选择决定了你后续的一些行为。
那么应该怎样避免这种思维方式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如果你自己无法发现这些引起自我厌弃的微小决定,可以咨询一下身边的朋友或伴侣,看看他们有没有发现你没有类似的行为。比如不管多晚,每天睡前都要刷一下手机,才会上床睡觉。
了解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后,接下来就是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在出门前总是故意多做一些事导致迟到。那么你就应该养成每次出门前多预留15分钟的习惯。另外,坚持不把手机带进卧室,可以避免睡前刷手机,导致睡眠状况不好的情况发生。针对以上这些措施,你可以请朋友或伴侣来监督你,慢慢地你就能够克服这个不好的习惯了。
03.陷入完美主义
第二个自我否定的误区就是完美主义。认知疗法的鼻祖阿尔伯特·艾利斯在20世纪90年代就发现,完美误区是导致人们产生拖延甚至抑郁的重要因素。
完美主义的人很难发现自己身上的美,而是总会把自己的关注聚焦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比如他们会觉得自己下巴太宽,眼睛太小等等。另一方面,完美主义者的责任感往往过于强烈,对自己总是设定过高的要求。“应该、必须、总是、永不”是他们经常用的词汇。比如他们会要求自己一定要比团队的其他人员都更加努力工作,或者他们要求自己不能犯任何错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兑现自己的承诺。
这种对于完美的误区思维会让人们放弃许多机会。比如说一群好朋友想到你家来做客。你觉得很高兴,但是你心里想的是我必须要精心准备每一道菜,绝对不能让朋友失望而归。这种自我期待过高,会让你在准备派对时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可能放弃这个活动,从而失去了这一段宝贵的经历。
有时候陷入完美误区的人还会把这种高标准强加到周围人身上,觉得大家都应该按照他的意愿来行动。比如说,有些爱干净,有洁癖的人,他们往往无法接受伴侣乱扔东西,看不惯家里有一丝杂乱,他们常常会用自己的高标准来要求伴侣,在无形中,也给这段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改善呢?刘嘉玲做出了很好的典范。刘嘉玲是一个活得特别通透的女人。她认为在婚姻关系中,最完美的控制,其实就是不控制。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在亲密关系中也是如此。你越控制对方,对方就越想逃离你。相反,彼此尊重,让伴侣有自己的空间,不用完美主义来要求对方,你们的亲密关系反而更长久和甜蜜。
那我们该如何走出这种误区呢?作者提供的方法是你可以将“应该、必须”这些词汇用“可以”来代替。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例子,当你想着“我必须要精心准备每一道菜,绝对不能让朋友失望而归”,不妨把这句话改成“我可以精心准备买一道菜,让朋友尽量满意”。你看,就是一个小小的措辞上的变化,就能大大的降低你的心理压力。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尽量减少“应该、必须”这样的词汇,用一些比较灵活的语句来表达我们的想法。特别是当我们和身边的伴侣和朋友相处时,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