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
第三章:第三部分听觉
(一)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耳能够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20000Hz。低于16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1.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主要用于收集声音。
2.中耳由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组成。
3.内耳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耳蜗基底膜上的柯蒂氏器包含大量支持细胞和毛细胞,后者是听觉的感受器。
声音的传导途径包括生理性传导、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三)听觉的基本现象
1.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心理维度)(听觉的特性)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
(1)音调是一种心理量,主要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2)响度取决于声波的振幅,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3)音色取决于声波的波形。
2.声音的掩蔽
声音掩蔽是指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的现象。声音掩蔽有三种:纯音掩蔽、噪音对纯音的掩蔽以及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四)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电话理论)
(1)提出者:拉瑟福德(罗·费尔德)
(2)理论观点: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连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如果声音刺激的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
(3)缺陷: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和人耳能接受超过1000Hz的声音不符合的。
2.共鸣理论(位置理论)
(1)提出者:赫尔姆霍茨
(2)理论观点: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
(3)缺陷:人耳能够接受的频率的范围为20~20000Hz,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比为1000∶1,而基底膜上的横纤维的长短之比仅为10∶1。可见,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
3.行波理论(新的位置理论)
(1)提出者:冯·贝克西
()理论观点:声波传入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动到基底膜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
(3)缺陷:行波理论正确描述了500Hz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的运动,但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当声音频率低于500Hz时,它在基底膜的各个部位引起了相同的运动,并对毛细胞施加了相等的影响。
4.神经齐射理论
(1)提出者:韦弗尔
(2)理论观点: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做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3)缺陷:齐射理论只能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超过5000Hz时,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