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持人到演员,导演,这些身份都是我们所熟知的。但他的另一个身份,作为电台音乐节目主播,他的声音同样影响了很多人。对于黑胶文化,显然有另一番理解…
中国第一好舌头—华少
[XU · 说]
—黑胶,无可取代的“仪式感”—
在做电视主持人之前,华少老师做了很多年的电台音乐节目。对于音乐,他始终认为“仪式感”尤为重要。现在人们听音乐的途径越来越便捷了,一部手机、一副耳机、一个音乐APP,移动数字化软硬件全部搞定。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反而会有更多人开始慢慢追求听音乐时的“仪式感”。黑胶唱片,确切说黑胶文化比任何一种播放音乐的形式皆感厚重。
—歌词里的奥秘—
华语流行音乐歌词,跟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之间的关系甚密。譬如:《不想长大》是源于彼得潘的故事;《与妻书》古典文学都可以在歌词里找到雏形。音乐本体是寻找共鸣,寻找虚拟自我的介质。好的音乐,是有代入感的,继而产生共鸣,最后延展发酵。
—黑胶的“跨界”与“延展”—
华语流行音乐的宝库在台湾。以黑胶承载的历史感来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甚至40年代,那是黑胶最鼎盛的时期。应该尽量多尝试与之促成新的合作形式和合作内容。从跨界到传播,听华少老师聊黑胶文化的想法…
—主持界的“扛把子”—
华少老师笑称主持这个行业就是无限青春葬后台,大量的时间在幕后。其实很多职业都面临着节奏紧凑,时间缺失,现代的人们无法像过去抽出整块时间去静静聆听音乐。对音乐本身没必要必刻意强调呈现形式,各自根据需求对位自己的形式就好了。
(文字仅引子,故事还在音频中)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