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风景,眼里无是非。
公元1084年,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骑着一头毛驴,无声立于江边。
他得知苏轼即将离开黄州去汝州赴任,心念念想再见他一面。
刚下船的苏轼,远远便望见这位老者,江风徐起,他心中一动,赶紧上前伸手作揖:“轼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
老者上前扶住他拱手而笑:“礼岂是为我辈设?”
一颦一笑之间,寒冰渐融。
这位老者,便是王安石。
曾经,他们是政治上的死敌,苏轼看不惯王安石的做派,王安石视苏轼为眼中钉。
如今,政坛风云早已远去,两人又各自在人生路上饱经风霜,因此生出“人生失意无南北”的惺惺相惜之感。
几番诗文唱和,谈佛论道,过往恩怨,一笔勾销。
分别之时,王安石望着苏轼远去的背影无限感慨:“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苏轼则喟然长叹:“从公已觉十年迟。”
苏轼曾在诗中表意,希望以后能与王安石比邻而居,可惜王安石没有等到这一天。
苏轼仅离开两年后,王安石病逝。
至此,一段恩怨纠葛又惺惺相惜的旷世之交落下帷幕。
这场君子之交,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很大程度上源于两人的格局。
王安石虽与苏轼政治立场相左,却在乌台诗案中仗义执言,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
苏轼曾恼怒王安石的迂腐,却依旧把他视作令人尊敬的长辈。
王安石病逝后,苏轼写下《王安石赠太傅》:
“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
言谈之间,不提政绩,只说人格,其雍容大度的笔触,尽释前嫌的风度,一度被后世传为美谈。
王安石与苏轼,一个德高望重,一个才华横溢,当横亘在二人之间的政见鸿沟消失,更多是如伯牙子期一般的知音之惜。
即便穿越千年,这份懂得,依旧令人垂泪。
听过一段话说:
“古往今来,凡纯洁之人总是执守中庸,实事求是,许多时候能够施以仁慈与公允,这实在是衡量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眼里并无是非之争。
他们懂得站在彼此的立场,甚至超越彼此的立场,以更大的视野和宽广的心胸包容万物。
因为阅尽世事,所以凡事都可懂得;看尽人生沉浮,诚觉一切皆可体谅。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