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冲实,与爱相遇

结束冲实,与爱相遇

00:00
22:11
结束冲突,与爱相遇
什么是死亡?爱和死亡有什么关系?我认为,当我们理解了死亡的意义,我们就会明白这二者的关系。我们一定要清晰地理解什么是生活,才能明白这种关系。什么才是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的生活,而非理论或智力上的生活(这种生活是我们认为生命应该如此的,但其实并非如此)呢?什么是我们的冲突、绝望、寂寞和孤独这些日常的生活?我们的生命就是战场,就是沉睡和觉醒。我们尝试用各种方式逃离这种生活:通过音乐、艺术、博物馆、宗教或哲学的乐趣,编织出大量的理论,纠缠于知识当中,通过种种方式来结束冲突,结束这场名之为生活的战斗及其持续的痛苦。 日常生活里的痛苦会结束吗?除非心灵彻底改变,否则我们的生活就没有太大意义——每天都去上班,忙于生计,读几本书,机灵地引用几个句子,认真填充着一场空虚生活,一场真正小资的生活。然后当人开始意识到这种事态,就开始为人生创造一种意义,为人生赋予一种意义。人们发现聪明人会为生命赋予意义和目标,但这只不过是对生活的另一种逃避。这种生活一定要经受彻底的改变。 为什么我们会像大多数人那样害怕死亡?我们害怕的是什么?请你们务必观察一下,我们称作死亡的那种恐惧,以及对我们称作人生的这场战斗行将结束的恐惧。我们害怕未知,害怕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害怕失去那些已知的事物,家庭和书籍,害怕失去房子、家具、亲人,一切依附于我们的东西。我们害怕让那些已知的事物失去,而已知的事物就是这样的人生:悲哀、痛苦、绝望和偶然间一闪而过的快乐。这场持续的搏斗没有尽头,我们将此称作人生,而我们还害怕失去这样的人生。是不是那个“我”——它是积累起来的一切的结果——害怕终结,所以才要展望未来,所以一定要有转世?东方人倾向于转世的理念,也就是说,你在来世会出生在更高的等级当中。此生当中你是个洗碗工,来世你会成为王子或者其他,下辈子会有人为你洗碗。对于相信来世的人来说,此生你是什么很重要,因为你所做的,你所行的,你的所想所为,来生都会以此为据:你要么受到奖赏,要么接受惩罚。但是他们却丝毫不在乎他们如何表现,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信仰的另一种形式,就像信仰天堂、上帝等等一样。实际上,唯一要紧的是,你现在是什么,你今天是什么,你如何表现,不只是表面上的,而且是内心里面的。西方人也有自己的方式来抚慰死亡,他们让死亡变得合理,他们有自己的宗教环境。 死亡是什么?难道是终结?肌体因为变老,或因为疾病和事故而走向终结。我们没有几个人会美丽地死去,因为我们备受摧残,当我们老去,这些都会刻在我们的脸上——当我们回想起往事,心中又充满了哀伤。 人能否日复一日地让他所知的一切在心里面死去?除非从已知当中解脱出来,否则永远都不会有这种可能。在我们身上的一切可能,都逃不出已知的事物;可是一旦解脱,可能性就变得浩瀚无边。人可以在心里面让他过去的一切,让所有的依赖、泪水,让焦虑、虚荣和骄傲统统死去吗?彻底地死去,以便明早醒来,变成一个崭新的人?你们会说:“这怎么做,有何方法吗?”没有方法,方法是为明天准备的。方法意味着,明天,再过很多个明天,最终你才会去实践,然后做成某件事。但是你能否立即看到事实的真相?是确确实实地看到它,而不是在理论上看到它?心灵无法变得新鲜、纯洁、年轻、充满生机、充满激情,除非让往日的一切都在你心中结束。但是我们不想让我们的过去离开,因为我们就是过去;我们的一切思想都立足于过去;所有的知识都是过去;所以心灵无法放走过去。因此心灵所做的任何努力仍然是过去的一部分,尽管过去希望达到不同的境界。 心灵一定要变得异常宁静,静默。当心灵看到全部这些问题的时候,心灵确实变得异常宁静,静默,没有任何阻力,没有任何系统。人类一直在寻找不朽。他画了一幅图画,把名字写了上去。这就是一种不朽的形式,留下了一个名字;人总是想留下点什么东西。除了一些技术的知识,他给予过什么,他本人又将要给予什么?他是什么?你和我,我们又是什么?——大量的词语、记忆、经验,还有我们想要传给儿子,想要写进书里、画进画里的东西。“我”。这个“我”变得极其重要:“我”与群体对立,“我”想要认同自身,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想要变得伟大,如此等等。当你观看着那个“我”的时候,你会看到,这是一堆记忆,一堆空洞的词语。这就是我们抓住不放的东西;这就是“你”与“我”,“他们”与“我们”之间这种分离的本质。 当你懂得这一切——去观察,要自己去观察,不要通过别人,仔细地去看,不要有任何判断、评价、压抑,只需去观察——你会看到,只有当死亡存在的时候,爱才是可能的。爱不是记忆。爱不是愉悦。据说爱与性是有关联的——这又回到了世俗的爱与神圣的爱的区别,并对其中一种表示赞同,对另一种予以反对。显然,爱不是这些当中的任何一种。除非人会让他的过去死去,让劳作、冲突和痛苦统统死去,否则他完全不会与爱相遇。这些事物死去了之后,爱就会出现了,人就会做他想做的事。 选自《鹰之高翔》:
1969年3月20日,英国伦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