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非常大的主题,如何学习?如何提取并掌握考点?我们需要找一些小切口,从不同角度抄写范文,研究重点,反复记忆。
今天,咱就先从“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个重要工作方法论开始。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防止因为‘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这为我们干事创业提供了重要方法论。
【解析:第一段,提出论点。“致广大而尽精微”大家可能不熟悉,它是《中庸》第二十七章“修身”中的一句话,原意为善问好学,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放在今天的文章简单理解,就是“既能顾及大局,又能考虑精细”的意思。
那这句话在考试中有什么用呢?除了可以作为古文的论据素材外,第一,这句话是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的工作方法论。因此它将成为接下来的重要考点之一。第二,这句话体现了“大”和“小”的辩证法,这个思考角度放在很多领域、话题都很适用,比如本段中总书记强调的“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就是这个意思。咱们举一反三,之前有没有抄写学习过类似的内容呢?我在前几天《胸怀“国之大者”》这篇文章中提到:“心怀‘国之大者’,办好‘为民小事’”,也同样是运用了这个道理。】
“致广大”能在纷繁复杂中洞悉规律,辨明方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和战士们在一棵荷树下歇脚,他问:“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有人说能看到江西,有人说能看到湖南。毛泽东同志则意味深长地说:“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也正是这样一种宏阔的眼界格局和思想方法,让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今天,处一隅而察大局、守一方而观大势,依然是重要的工作方法。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解析:第二段,分论点一,“致广大”能在纷繁复杂中洞悉规律,辨明方向。如果文章的题目取的是“A+B的关系”,就像这篇文章“致广大+尽精微”这种,那么搭建分论点的一个好方法,就是先分别把A和B都分别展开论述,各自作为一个分论点,本段就是先论述“致广大”。结合我们第一段分析,“致广大”的意思主要是要有大局,那么这段里面,主要就围绕“大局”进行展开。
首先,记“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强调大局的作用,这句话可以作为素材用,经常放在文章开头结尾。接下来,用了一个毛主席的例子,强调大局观在“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过程中的作用。之后,又用“今天……”进行连接,强调如今的工作事业中,也要有“大局”。纵观整段,在引用事例的同时,还用了“古”和“今”的对比,这让整段文字的论述规规整整,形象生动,干脆利落。】
“尽精微”能消除风险隐患,确保工作实效。细节决定成败。有人曾计算,假设火箭有5万个零部件,若要使整体安全系数达到99.99%,那每个零部件的安全系数则要达到99.9999999%。正是因为有中国航天人对每个工作细节的一丝不苟、对每个零部件质量的“锱铢必较”,这才有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400余次发射的成果。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一般化,只会把问题掩盖,让结果事与愿违。多些精益求精的执着,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方能积小胜为大胜,达到既定目标。古人讲,“尽小者大,慎微者著”,道理也正在于此。
【解析:第三段,分论点二,“尽精微”能消除风险隐患,确保工作实效。接下来,我们再继续论述“尽精微”。还是先看这句:“细节决定成败”,依然是可以记下来当素材的一句。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就是非常工整,包括段首句之后紧跟着的句子,也都是一句古语或俗语,三个分论点纵向对比,非常漂亮。接下来,列举中国航天人对工作一丝不苟,“尽精微”的例子,正好前两天我们刚刚分析过《读懂载人航天精神中的“特别”》一文中,对于航天人的精神都做了很多总结,这个事例可以在积累的同时,对照那篇文章一起学习琢磨。
另外,再注意这句古文:“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语出《资治通鉴》,意思是:把小事情都做好了,也就成就了大业;在细微的方面能谨慎对待,其善行也就称显于世,说明做事情必须不舍细小。同样是一句很好的论据素材积累。】
“致广大而尽精微”,还需提高专业能力。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提高专业能力,做好经济工作,尤需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一方面,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有系统思维、科学谋划,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另一方面,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三严三实”,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工作各方面。
【解析:第四段,分论点三,“致广大而尽精微”,还需提高专业能力。既然分论点一和二分别从“致广大”和“尽精微”进行了论述。那分论点三怎么安排?这个时候,我们一般的处理方法有两个:一是找“致广大”和“尽精微”的共同点,拿出来单独写分论点。二是想一想,“致广大”和“尽精微”在都有的情况下,还继续怎么做才能更好,还需要怎么办,用这个角度写分论点三。本文采用了后者。
之所以这样写,是和当下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密切相关的。别忘了,申论、遴选写作,并不只是语言优美、设计巧妙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文章中体现的政策理论、中心思想等内容,这篇文章说的是“致广大而尽精微”,但底色是讲经济问题,因此这段写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的“专业能力”,就是题中之义了。】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深悟大与小的辩证法,既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落细落实、积微成著,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坚毅前行。
【解析:第五段,结尾点题。本段只有短短两句话,但却体现了很多知识点,一是“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这体现了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和“深悟大与小的辩证法”这两句,直接回扣题目,并再次点明文章主旨。三是几个漂亮的词:“既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落细落实、积微成著”,这里面既体现了“大和小”,又朗朗上口,读来实在畅快。】
【本文选自2021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并根据申论考试要求进行大幅修改和分析,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偶然点开听了一篇,竟然来回听了几遍,看文稿也看了几遍。感谢博主,声音好听,分析详细明了能学到很多东西,谢谢,希望您能继续更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