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单盲盒,真能“转角遇到爱”? | 睡前聊一会儿

脱单盲盒,真能“转角遇到爱”? | 睡前聊一会儿

00:00
06:02
“盲盒对象,一元钱就可能脱单!”花一元钱,可以留下联系方式,也可以取走一个被留下的联系方式。不少人在如此简易的装备、简单粗暴的玩法前驻足,纷纷期待能从盲盒中“开”出一个对象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脱单盲盒。

无论是最初摆摊交换联系方式,还是后来的小程序、APP,和此前聊过的盲盒不一样,脱单盲盒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社交方式:盒子本身是交换信息的枢纽,大量的个人信息以随机的方式在其中流通,付费以后就可以获得陌生男女的联系方式。多数决定尝试脱单盲盒的人,都会被“一元钱”和“脱单”这两个卖点吸引,脱单盲盒的魅力也正隐藏在二者的张力之中。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花掉一元钱”早已成为稀松小事;而在马不停蹄的快节奏生活中,“难以脱单”却成为很多青年人的困境。对于他们来说,百般努力都不一定能换来一个伴侣,而盲盒中或许藏着获得通往幸福生活的钥匙。“一元钱”若真能换一段恋爱,便是“赚到”,换不来也不算亏——脱单盲盒的低成本策略,扣准了青年消费和恋爱心理的脉搏,引来不少尝试者。而有趣的方式,给予单身群体一次寻找真爱的机会,既避免了诸如相亲等带来的尴尬,也为可能到来的爱情添上了浪漫奇遇的色彩。

脱单盲盒的创意,让更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更多“参赛者”涌入赛道,业务也由线下发展到了线上。就实体店而言,两个纸盒一张纸,启动资金几乎为零。就脱单的线上应用而言,商机之外有商机,程序之外有代码,连小程序的源代码也被标价售卖。此外,开发、推广、加盟每个环节都有盈利空间。脱单盲盒引发的商业价值外溢,正是新玩法、新模式在交友市场荡起的圈圈涟漪。

然而,涟漪背后是一潭清净的湖水,还是泥沙俱下的浊流?必须看到,外表光鲜的脱单盲盒“暗坑”不少。其一,脱单盲盒之“盲”,盲于准入门槛几乎虚设。商家通过低廉价格获取个人信息,但对于个人背景、年龄生日等缺乏核实与筛查,可能带来个人安全隐患。其二,脱单盲盒之“脱”,在于个人信息的脱缰。信息流出盲盒后去向未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提供的信息越详尽,暴露在风险面前的可能性就越大。信息众人皆可见,意味着众人皆可用。一旦碰上别有用心者,个人信息便有可能“黑化”为伤人的匕首,为各种不法行为提供可能。更要警惕的是,某些平台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形成了层层分销的“拉人”模式,性质与传销仅一线之隔。

恋爱,脱单,本应是最真诚的邂逅。脱单盲盒寄托着人们对爱情、浪漫和幸运的种种期待。现实中,隐藏在盲盒背后的各种目的,使商家与参与者鱼龙混杂;而寄存在最初的脱单盲盒中的一颗颗渴望温暖的真心,却未能被成全。事实证明,少了真诚友善的热心肠,缺了牵线搭桥的服务,包括脱单盲盒在内的任何交友中介都难以施之长远。

问题在于:即便诚信经营,脱单盲盒靠得住吗?一些消费者的回答颇能说明问题:有人添加好友后,匆匆聊了几句,便让对方无声地躺在好友列表里;有人发现对方与自己年龄相距悬殊,便主动打消了恋爱的念头。不难看出,随机生成联系人的脱单盲盒,很难满足消费者对于恋爱的期待,想依靠它找到合意的恋人有如大海捞针。从本质上看,脱单盲盒仍然是征婚交友中介。如果固守低价模式,交友完全靠“蒙”,成功几率势必很低,“一元钱随机抽取”多半就成了噱头。而按照年龄、生日、星座等精准匹配“另一半”,甚至提供个性化相亲服务,在价格水涨船高的同时,只会与其他交友平台逐渐趋同。

事实上,消费者未必对脱单盲盒抱有多大的期待。只是“转角遇到爱”的渴望,驱使着人们向浪漫靠近。据统计,我国单身成年人口已有约2.4亿。在熟悉的圈层之中,一些人遇不到爱情;在陌生的环境中,一些人不相信爱情。现代人的情感困境,使得部分年轻人将希望寄托在脱单盲盒这样的低成本商业模式上,呈现出单身群体的焦虑。但爱情没有捷径,相遇相知相恋相伴,是每一对伴侣必然要走过的路。即便盲盒能帮你与陌生的他/她相识,但用心经营、不断磨合才是脱单的真正秘诀。

这正是:
脱单盲盒,信息安全是保障,
转角遇爱,浪漫捷径莫成伤。

(文 | 崔妍 主播|殷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