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大头巾46:江湖豪杰眼中白衣秀士王伦就是个娘们,杜迁宋万也是长胡须拿兵器的娘们

水浒大头巾46:江湖豪杰眼中白衣秀士王伦就是个娘们,杜迁宋万也是长胡须拿兵器的娘们

00:00
08:42

上次我们说,由于非常爷们的晁盖晁天王的死去,梁山上由毫无英雄气概,一遇见暴力就浑身瑟瑟发抖,手足无措的宋江主政,辅之以另外两个文弱的文化人,学究吴用与法师公孙胜。领导层毫无豪杰的气概,没有爷们的硬气。保不定,也已经成为了江湖笑谈。




由此,非常伟岸爷们的卢俊义卢大官人顺应历史地上了梁山,极大弥补了山寨领导层的文弱缺钙问题。山寨再一次变得英雄爷们起来。而且由于卢俊义只是副头领,这也保证了梁山在顶层构架上是仁义指挥着武艺,而不是莽汉主政。


之前我们说到,在黄信们的眼中,只要你身为文官,是个酸文人,不必等你为人不堪,也不必等你为官贪烂,就足以被武官鄙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理解,白衣秀士王伦为什么对武夫尤其是有能耐的武夫豪杰,有一种近乎本能的恐惧,因为他非常明白,在当时的武夫眼中,秀才意味着什么,在林冲,晁盖眼中,自己是个什么玩意,所以他才对于本领超凡的林教头,对于豪气干云的晁天王,都想敬而远之。




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同样身为秀才出身的神机军师朱武,虽然在少华山上做了老大,成了另外两个莽夫陈达杨春的大哥,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组织秩序,在陈达杨春两个莽夫的心灵深处,他们作为好汉对秀才的那种鄙薄,是本能的,是天然的,是本质的,所以当陈达出兵失败,被史进所抓,出了纰漏,武力在这个时候不管用,需要使用文化计策的时候,莽汉还能对朱武言听计从,但是一旦有机会去使用武力,炫耀蛮力,就算大当家朱武与三当家杨春都不主张出兵史家庄,山寨头领中武功最强的二当家陈达,竟然可以把大当家的决策当作耳旁风,对着秀才领导大叫“你两个闭了乌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自己率领着兵马,自顾自地走了,就是因为在需要显示武力的核心关口,武夫对于秀才的本能鄙视不由地泛滥出来,你个秀才,懂个啥?对于动刀动枪的事,你个秀才,手无缚鸡之力,有什么发言的资格?还不是我们爷们的事?这种打打杀杀的事,就不该和你这个娘们去商量,爷们的事,爷们自己做主!老爷们的事,爷们说了算。


但是大家要知道,陈达对于朱武的轻视,并不是对朱武个人品质的质疑,如果这个层面上也有质疑,陈达杨春就不会将大当家的位置拱手让给神机军师朱武了,陈达对朱武的鄙视,就是武夫对秀才的品种上的鄙视。




水浒中,当白衣秀士王伦不接纳林冲的时候,书中有诗歌云:未同豪气岂相求,纵遇英雄不肯留。秀士自来多嫉妒,豹头空叹觅封侯”。


意思非常丰富,是说明,林冲遇见王伦,所受到的憋屈,不是王伦这个具体的秀才造成的,是林冲遇见王伦这类秀才品种造成的,就算遇见的不是王伦,而是李伦,张伦,结果也差不到哪里去。这种陈述,就将秀才这个品类,定了原罪。是说只要是秀才,就大概率地是个心胸狭窄,容不下人的人。




由此,我们可以细细体会,遇见危险就毫不爷们,彻底塌房的娘们宋江,在好汉心中的瑕疵是何等的深刻,心里的阴影面积是何等的宽阔。更何况本身就是秀才的学究吴用,神机军师朱武,圣手书生萧让三个,他们在梁山上的真实处境也可想而知,所以毫不爷们的公明哥哥,装神弄鬼的公孙胜先生,四体不勤的柴大官人,以及作为带有原罪的书生们,他们要想在梁山这个暴力世界中生存下去,也只能去做武力的伪装者了,所以我们就大跌眼镜地看到一群号称爱好武术的秀才,和一群一出手就能一招制敌,但是除了出那一招之外,便再也不显示任何武功的神秘人物。


音频+文本:布衣豆腐(原创版权,违者必究)

插图:唐鼎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91307sory

    好听好听

    布衣豆腐 回复 @1591307sory: 谢谢鼓励

  • 默默淘金

    👍

    布衣豆腐 回复 @默默淘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