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从《大败局》到《人间杭州》,我做到了这三点

【12.03】从《大败局》到《人间杭州》,我做到了这三点

00:00
06:36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每年都要写一本书,我想有三个理由。


‍‍第一是时间管理。写书是一件特别累又系统化的工作,‍‍‍‍一本书的创作周期大约是3-5年,其中包括前期调研、思考和创作的时间。‍‍比如,我今年出版《人间杭州》,而我明年、后年乃至大后年的创作计划也已经在同步进行了,‍‍这意味着我至少需要进行3-5年的时间管理。


‍‍第二是职业性。持续创作可以让创作者保持创作活力,坚持写作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体现。


‍‍第三是自我训练。因为每年要写一本书,我必须思考在今天的财经世界中什么问题是重要的。对这些重要课题的研究就和我的创作形成了结构性关系,每写出一本书,我就完成了对一个课题的系统性梳理。‍‍比如,我从4年前开始准备写《人间杭州》,到现在,我可以高兴地说,自己可以算是半个杭州专家了。


每年写一本书,坚持20多年,这听上去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对这个习惯的长期坚持让我体会到生命的踏实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我叫小肥_dP

    因为工作中要用到英语,从三年前在一个APP上开始背单词,一共5520个单词。直到上一个月我终于第一次连续坚持了一个月,每天背20个单词,但现在的我工作中已经基本不用英语。通过背单词,不在单纯是学英语,而是我保持记忆力,思维锻炼,专注力锻炼,磨练自己意志的活动。这5520个单词,在听本期音频时,还剩530个,留给46岁的我和2021年。

  • JoeLiao

    佩服吴老师20多年每年写一本书,十分赞同吴老师的观点,每年在自己专业领域完成一项复杂的工作能保持自己在行业里的生命力,我是一个研究生,目前研究的是电力系统和智能控制,不过马上也要毕业了,也是和吴老师一样,这三年我每年会坚持写一篇相关论文,坚持了3年,其中一篇已经通过期刊审核,等待出版,1篇还在期刊外审,还有一篇毕业大论文正在创作中。在这样一个持续的写作中确实能保证对行业最新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毕业后打算从事电力行业的工作,也希望毕业后每年在工作之余能考一个电力行业的相关证书,保持对行业的一个专业性和生命力。还希望每年能学会一项工作以外的技能,可以是体育类,也可以是其他类别,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 青海湖_x7

    听了吴老师的讲述,决定也给自己立个目标:每两个月认真学习一本财经书籍。以提升自己的投资眼光,开拓理财格局。向吴老师学习,只给目标找时间,不为懈怠寻理由。

  • Daisy_Du0127

    打小有阅读散文诗书的爱好,为了训练写作、培养语感,从学生时代开始养成摘录习惯,看到有好文笔、好观点便会摘抄进自己的笔记本中,时常拿出来看看,温故而知新,不知不觉写满了十来册小本。毕业后进入职场,自然而然延续了记录的习惯,记录不仅是知识积累,还是解决方案:在任何会议上、对话里、书籍中捕捉到感兴趣的内容,都会快速记录下来,定期进行深度梳理;需要的时候总能快速检索、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现在电脑、手机里分门别类存放了各类主题和内容的工作、学习笔记,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更高效便捷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优秀是一种习惯,会想一路走来,真心感谢自己的坚持。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 brzyang

    坚持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 丹尼尔_Z

    从《大败局》到《激荡三十年》我都读过,就是没有读过吴老师写的人文类的书,很期待这本《人间杭州》。

  • shi_3g

    立下个目标:每年写一篇论文。

  • 小熊和小海马

    这是第一次购买付费栏目。第一次听吴老师的书,是《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作为一名历史系学生,感觉写的非常好。如今那么多财经主播,但吴老师是特殊的,对经济问题始终有一种学者的深邃,对年轻人始终有一种积极的领航。回到本期内容,由于工作性质,常常是上峰指哪打哪儿,缺乏自主权,但这些年拿住不放的,如健身、工作外知识的学习,也会有1-2年期的规划。听了吴老师讲的3-5年期的滚动规划,联想到国家五年规划和财政三年滚动,非常受启发,谢谢!

  • 森林清泉forever

    我要买一本《人间杭州》,因为不仅是支持吴老师,而且杭州现在是我父母和弟弟一家居住的城市,我很喜欢杭州也经常去,所以想更多了解这座城市。这几年持续收听吴老师的节目,对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出现的现象很多都能在吴老师这里听到独到的见解,活得更明白了。谢谢吴老师!

  • 一直努力在追梦

    我每天重复的事情,就是写日记,每天晚上总结今天的得失,一直坚持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