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帚尾红色革命诞生的地方(下)

扫帚尾红色革命诞生的地方(下)

00:00
07:32

扫帚尾,光泽红色革命诞生的地方(下)


闽江源头,武夷腹地,生态光泽,渊远流长。寻访远古遗风,领略秀美杉城。大家好,这里是光泽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喜马拉雅共同推出的《千年光泽我的家》系列节目。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扫帚尾,光泽红色革命诞生的地方(下)》。作者:(王建成)


说起扫帚尾的革命历史,绕不开一个人,他叫蔡诗珊,1901年出生,家里原是大地主,后来家庭败落。他小时才读一年的私塾,就开始做农活。1933年他参加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并当上赤卫队排长。1933年5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调到中共县委机关工作。1933年12月他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当年底光泽沦陷后,他带着队伍来到达崇安闽北分区委所在地。1934年4月,蔡诗珊等被派遣回光泽恢复根据地,在光泽北部建起了扫帚尾、茶陂、高家三个区委,蔡诗珊任扫帚尾区委书记。从此,光北地区的革命烈火又重新燃烧起来。他在这里组织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斗争,还组织人力,为闽赣省委机关输送给养。1935年6月,他奉命开辟了从光泽霞洋到贵南的交通线,沿途设立了交通点,为红军来往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光泽当地重要的革命领导人,国民党光泽县政府曾出布告用一千块大洋通缉他。1936年6月他被调到闽赣省委机关负责买办工作。1937年农历七月一天,蔡诗珊下山买东西时被当地反动民团逮捕,之后又被押解到江西南城人狱。因当时处于国共谈判期间,国民党当局释放他,让他作为联系人来找中共闽赣省委谈判。1937年10月初,国民党江西省当局代表与中共闽赣省委代表在光泽大洲举行谈判,达成了协议,确保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闽北的实现。闽北红军整编为新四军二支队第三团,他担任团部副官。1938年2月新四军北上抗日,他因家中老母无人照顾而留下。1938年5月他又被派回组建中共光泽县委,任县委书记,地点设在他的家中。到1939年春,他先后恢复和建起了扫帚尾、上史源、渡头、大洲、桥亭、佛岭下、万树岭等支部,发展党员100多人,这批党组织和党员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光北重要的革命据点和力量。1942年9月他又被光泽县国民党部队逮捕,被迫写了自首书,但没有出卖组织和同志。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参加“土改”运动,出任过桃林乡农会主席,后因历史问题受到处理,1966年7月去世。

80多年过去,他同族堂弟蔡诗膄老人,虽然年已90,但是说起当年蔡诗珊闹革命的往事,还是非常激动。他说当年扫帚尾这一带革命活动的开展蔡诗珊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农民在蔡诗珊的教育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大洲谈判成功后他动员李行等许多青年农民参加新四军,走上了抗日前线。他还全力保障闽赣省委机关的物质供应,他的革命功劳在当地群众中有口皆碑。因为历史问题,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他当年的战友都位高权重,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许多人为他不平,许多领导为他出面说话。

“千秋功罪,自有人民评说”。蔡诗珊同志于1985年得到平反,党肯定了他当年革命的功绩和为人民所做的贡献,还历史和他个人本来的面目,让他得以含笑九泉。

今天,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红色的精神永在,这里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早已脱掉贫困的帽子,在小康的道路上迈进。在1992年“7·4”特大洪灾中,虽然扫帚尾村被冲毁许多房屋田地,但村里人很快用双手建起了自己的家园。“文革”时下放这里的老同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黄明,对这革命老区村怀有深厚的感情,当他听说这里发生灾情后,立即联络很多企业家和艺术家捐款,对口援助这个革命苏区的所在地,为这里建起了新村,并专门题写了“桃林新村”四个字。近年来,这里又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处处洋溢着新农村新气象,曾经红色革命燃烧土地上再次传来铿锵有力奋进的脚步声,革命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艳丽的花朵。

“革命是让天下穷苦人过上幸福的生活,革命的红旗永远不会变色”。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当年闽北革命领导人黄道的声音。这些革命先辈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毁家纾难,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的斗争,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革命的胜利,换来了百姓的翻身解放,换来了人们今天的美好生活,让人由衷地充满了敬意。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扫帚尾,光泽红色革命诞生的地方(下)》,感谢您的倾听,我们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