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青春慨歌献江城——追忆陈潭秋早期的革命岁月

【26】青春慨歌献江城——追忆陈潭秋早期的革命岁月

00:00
09:57

青春慨歌献江城——追忆陈潭秋早期的革命岁月

在武昌都府堤街中,中共五大会址暨陈潭秋烈士纪念馆静静地坐落在红巷里,它原为武昌高等师范附属小学,这里也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湖北共产主义运动先驱——陈潭秋先生的居所。

陈潭秋,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北黄冈是陈潭秋的故乡,武汉是陈潭秋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红巷也是他早期传播革命思想、从事革命斗争的舞台。从1920年到1927年,陈潭秋和董必武等人筚路蓝缕,艰辛开拓,创建发展湖北党组织,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开展学生运动,发动工人,唤醒群众,在荆楚大地掀起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狂澜。

 青年时期的陈潭秋非常关心时政与中国的前途命运。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还在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读书的陈潭秋就深感家国危难,率领同学们上街为家国命运奔走呼号,沿途散发爱国传单,呼喊爱国口号。陈潭秋还发表了激奋人心的演说,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北洋军阀的卖国行径,台下各界听众潸然泪下,怒火满腔。有的市民还情不自禁高呼:“学生万岁!”。但是,军阀王占元的血腥镇压,酿成了“六·一”惨案。之后,武汉学生联合会通电全国,揭露反动军阀的暴行,同时决定派陈潭秋等人赴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也正是这次大会,陈潭秋与董必武相识,怀着救国救民的共同理想,他们结成了志同道合的挚友。董必武将李汉俊介绍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列宁主义入门》等书籍推荐给陈潭秋。深入交流后,他们一致认为要在工农和学生中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启蒙工作,去唤醒民众,决定回湖北后办报纸、办学校,发动革命,教育青年。

1920年由陈潭秋、董必武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成立,10月,中共武汉早期党组织成立,11月7日半公开的“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在陈潭秋等人的领导下吸收了大中学的先进青年18人参加。1921年7月,陈潭秋和董必武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了我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会后回到武汉,在董必武、陈潭秋等的有力领导下,湖北省的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并继续领导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等革命斗争。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开始,陈潭秋等人发动武汉的工团、大中学校学生及新闻界、妇女界齐集江岸召开万人大会,随后举行示威大游行,声援罢工斗争。这次罢工虽以失败告终,但也极大地唤醒了民众,将国民革命推向了新的高潮。

1924年夏,陈潭秋由安源重返江城,先后担任中共武昌地委委员长、武汉地委书记、湖北地委书记等职。他和董必武等人重振革命力量,创建湖北革命统一战线,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发动群众支援北伐,策应北伐军光复武汉,继续推进工农革命运动,领导湖北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开创了武汉地区乃至湖北全省革命运动的新局面。到1927年,陈潭秋在中共五大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至此,陈潭秋在武汉度过了最后的学生生活和最初的革命岁月。他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武汉,他把人生壮歌的第一乐章留在了江城!

之后,陈潭秋为党的革命事业舍小家为大家,为革命工作四处奔波,辗转多地。1939年5月,化名徐杰的陈潭秋由莫斯科奉命回国,在新疆接替邓发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和毛泽民、林基路等共产党员一起,团结新疆各族人民,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1942年夏,新疆军阀盛世才勾结国民党反动派,撕下“拥共”的虚伪面具。9月27日深夜,盛世才为献媚于蒋介石,将陈潭秋秘密处决。

身奔水火雄姿凛,手举锤镰英骨讴——陈潭秋像一座丰碑,他那崇高的精神风范与革命追求,永远矗立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