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晨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继新晨读: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00:00
05:38

大家好,这里是继新晨读,我是陶继新,欢迎你跟我一起晨读今天的“晨读”,今天我们继续探讨朗诵和播音。今天我们朗诵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先来看作品原文,然后听朗诵,最后再说怎么理解、把握和朗诵好这首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全诗共三节,第一节表现了诗人对质朴单纯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向往。第二节写诗人找到幸福后无法抑制的喜悦之情。第三节写诗人对别人(认识的、不认识的,甚至完全不相干的、没有生命的自然界)的祝福。诗人将直抒胸臆与暗示、象征手法结合起来,使全诗既朴实又厚重,既明朗又含蓄,畅快淋漓而又凝重、丰富,抒发了诗人的向往幸福而又孤独凄凉的浓郁感情。

朗诵时,要抓住和表现出这种色彩和风格,要由己达人,激发自己、感染受众。



今天的播音我们也选一个和消息不同的体裁,来继续深入研究怎么做好新闻播音的问题。我们选取“大河网”今天早新闻中“双语说河南” 栏目里的一篇篇幅较短的人物通讯,题目是“七旬的她为何痴迷于纸剪的‘花花世界’?”  (原文是“双语”,我们只研究汉语普通话的播音,就把原文中的英语部分去掉了。)

在“纪录小康工程”河南数据库中,收录了一则关于朱秀云的信息。朱秀云是陕州区西张村镇人马寨村人,擅长民间剪纸、土布捶草印花、刺绣、布艺制作(布老虎、香包)、植物印染、面塑、民间小调等多项豫西民间传统技艺,是河南省唯一获得两个非遗项目——民间剪纸和捶草印花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首届民间文化优秀人才,省级高级民间艺术师。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振兴。

在陕州区西张村镇的南沟村里,与朱秀云一样热爱剪纸艺术的人还有很多。这个2000多人的村庄里聚集了500余名剪纸艺人,他们用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便能如同变戏法一般,不一会儿就活灵活现剪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图案。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缩影,三门峡陕州区的剪纸文化,代表着河南省剪纸艺术的最高水平。满怀传承之心,以史为鉴开拓创新,这些赋予了陕州区剪纸文化长久的生命力,在中原大地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源远流长。

朱秀云告诉记者,“剪纸文化历史悠久,这个事业没有退休年龄限制,我能做到什么时候就要做到什么时候”。

“在河南乃至全国,剪纸文化都是流传较广的,剪纸作品直观展现了整个中原地区的民族文化。”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典藏部副主任李贵林说,“陕州区的剪纸文化极具地域特色,特别是他们的黑剪纸,是其它地域没有的。”

据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河南是非遗资源大省,推动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在深度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方面下功夫,从“非遗+景区”“非遗+研学”“非遗+民宿”“非遗+文创”等模式上做好空间和内容上的融合。另外,传承非遗,要从娃娃抓起,持续开展好“非遗进校园”活动,推进“非遗进社区”向“非遗在社区”转变,让非遗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大家可以看到,“通讯”也是一种新闻报道的体裁,与消息的简略、概括有所不同,它是把新闻事件中的细节放大、说细给人看、给人听的。

以上就是今天晨读的全部内容,点击关注,从今天开始跟我一起养成一个晨读的好习惯,也可以把我们的晨读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7011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