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长期赚钱,该如何找到一门“好生意”?

想长期赚钱,该如何找到一门“好生意”?

00:00
06:52

PS.旧文重发



大家可能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生意。

这话最早是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说的,后来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的说法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好像这句流传得更广~

很多人以为,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但我仔细琢磨后,发现两者还是有一点差别:

买公司,要以企业经营者的眼光看股票,别在意股价波动;

买生意,则是看一家公司处于哪个行业、具体做什么业务。

我们做价值投资,既要买好公司,同样也要买好生意。

但问题是,世界上有许多生意,我们也没时间一一了解,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这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分析思路,就是看“需求”。

首先,“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中两个基础的概念。

在一门生意中,商家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相关需求,从而获取利润——这里就包含“供给”和“需求”。

如果需求上升,供小于求,说明这个生意很火爆,你投资它也能赚到钱;

如果需求下降,供大于求,说明这个生意很惨淡,你投资它就赚不到钱。

至于供给,当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我们这里为了简化分析,只研究需求这个变量。

所以要搞懂一门生意是不是好,先搞清楚它的需求,到底是怎么回事。

 按照需求的变化,我把它分为这3类:

1.需求稳定类(比如消费、医疗等)

全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人都离不开的两大需求:一个是吃喝,另一个是看病。从历史来看,这两门生意的需求都相当稳定。

根据西格尔教授的研究,过去50年美股表现最好的公司,基本来自于两个行业:

一个是消费品行业(糖果、番茄酱、汽水等公司),一个是医药行业(制药公司)。

国内的几只长牛股,比如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也都出自这两个行业,这绝对不是巧合。

当然,并不是说需求稳定的生意,就都是一门好生意。

比如报纸杂志,每年的需求量也很稳定,但它属于“稳定下滑”。

像我初中时每期必买的《读者》杂志,巅峰的时候全国每年卖1亿多册,不知不觉,现在销量降到过去的一半——大家都跑去看免费的公众号了,谁还花钱买杂志呢?

2.需求爆发类(科技推动)

其次,伴随科技进步,现代社会有些新的消费需求,会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

比如最早人们坐马车出行,后来冒出了汽车这种“黑科技”。

普通民众对汽车的强烈需求,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诞生了通用汽车这种龙头公司。

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的购车需求在逐渐饱和,但是这两年出现的“新能源汽车”,又爆发了新需求。

另一个对大家生活影响更大的,就是手机。

在技术推动下,才短短几年,人们就把手中的诺基亚,陆续换成了苹果、三星、华为等。

另外,智能手机频繁地升级换代,也促使很多人有购买新机的需求。

从某种角度说,现在我们提到的朝阳行业、新兴行业,本质上可以归为需求爆发的生意。

3.需求起伏类(高端消费、工业原材料等)

最后还有一种生意,它的需求受到经济形势影响,忽高忽低。

一类是高端消费品(房地产、汽车、航空等)。

比如经济好的时候,人们工作稳定,收入增加,手里有了钱,愿意掏几十万买辆车,对高档消费需求上升;

经济一旦不好,人们工作不稳定,收入下降,手里没钱,对高档消费品需求下滑。

另一类是工业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等),这些行业处在产业链的上游,它的“消费者”是下游企业。

以钢铁行业为例,假设经济高速增长,下游对钢材的需求增加,钢铁企业的盈利上升,股价也跟着上涨;

经济一旦下滑,下游对钢材的需求减少,钢企业绩由盈转亏,股价也跟着下跌。

说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发现,需求忽高忽低的,普遍都是一些周期性行业,也就是常说的“周期股”。

搞清楚这些需求,我们再来看看哪一种符合“好生意”,就容易判断了。

首先,需求起伏太大,通常不算是好生意,因为你需要“看天吃饭”。

这个“天”就是宏观经济走势,预测起来难度大,无形中会增加投资的不确定性。

其次,爆发性需求的生意,相对不受经济周期影响,依靠技术进步来创造新需求,某段时间的爆发性强于消费、医药,投资回报也相对较高;

不过一旦被新技术颠覆,需求就会断崖式下滑,这意味着你不能判断错大方向,否则的话投资风险也很高。

最后,需求稳定上升的生意,既不受经济周期影响,也不太会被“黑科技”颠覆。

它背后的投资逻辑,主要有2点:

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离不开这些生,消费群体很庞大;

另一方面,随着总人口不断增加,未来我们对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是只增不减。

所以在我眼里,只要能大致符合“消费群体广泛”、“未来需求不会大幅减少”这2个特征,都可以视作好生意。

看完今天这篇,你也不妨从需求的角度,简单看看自己手里的股票,是不是好生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