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六元正纪大论》(44).aac

《黄帝内经》之《六元正纪大论》(44).aac

00:00
03:24
《黄帝内经》之《六元正纪大论》(44)

【原文】厥阴所至为緛戾,少阴所至为悲、妄、衂、蔑,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阳明所至为皴揭,太阳所至为寝汗痉。病之常也。
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少阴所至为语、笑,太阴所至为重、胕肿,少阳所至为暴注、瞤、瘛、暴死,阳明所至为鼽、嚏,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
凡此十二变者,报德以德,报化以化,报政以政,报令以令,气高则高,气下则下,气后则后,气前则前,气中则中,气外则外,位之常也。故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随气所在,以言其变耳。

【译文】厥阴风木之气至而致病,为緛戾;少阴君火之气至而致病,为善悲,妄语,鼻出血,目眵;太阴湿土之气至而致病,为中满,霍乱,吐下;少阳相火之气至而致病,为喉痹,耳鸣,呕涌;阳明燥金之气至而致病,为皴揭;太阳寒水之气至而致病,为睡觉时发汗、痉挛。这是六气致病的一般情况。
厥阴风木之气至而致病,为胁痛,呕吐泻利;少阴君火之气至而致病,为多言,善笑;太阴湿土之气至而致病,为身重,浮肿;少阳相火之气至而致病,为急剧泻利不止,肌肉抽搐,常突然死亡;阳明燥金之气至而致病,为鼻塞,喷嚏;太阳寒水之气至而致病,为大便泻利,津液之窍道闭止不通。这是六气致病的一般情况。
凡此十二变者,六气作用为德者,那么万物以德回应它;六气作用为化者,那么万物以化回应它;六气作用为政者,那么万物以政回应它;六气作用为令者,那么万物以令回应它;气在上的则病位高;气在下的则病位低;气在中的则病位在中;气在外的则病位在外;这是六气致病之病位的一般情况。所以风气胜者则动而不宁,热气胜者则肿,燥气胜者则干,寒气胜者则虚浮,湿气胜者则外泄,甚则水气闭滞而为浮肿,这是随着六气所在之处,以知其病变的情况。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