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让听者更好地体悟故事后的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大家好我是主播小莹,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习近平讲故事之《学而有思》。
我们的先人有许多勤学苦读的动人故事,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等,一直传为美谈,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记取。大家要安下心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看书学习,深入进行研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这句话讲得好。学习与思考、勤学与善思是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不可把二者割裂开来。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这对于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很有好处。中央党校在每学期教学安排中,都有学员论坛和从政经验交流活动,这有助于大家深入研究和切磋执政经验。大家还可以利用课间休息、茶余饭后交流学习体会,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分享经验。 ——《谈谈党校学员的学习——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2年9月1日)
延伸阅读
荀子在《劝学》里讲:“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学习是改变个体命运、洞察周遭世界的有力武器。勤学苦读,自古就被视为一项优秀品质。
《战国策》记载,苏秦年轻时发愤图强努力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汉书》也有则勤奋学习的故事:“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头悬梁”和“锥刺股”两个故事合在一起,便有了“悬梁刺股”的成语。
“凿壁偷光”,讲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借邻居家烛光读书的故事。《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家境贫寒,没有蜡烛供他夜间读书,于是他在墙壁上凿出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借以夜读。同样是贫困家境,同样是珍惜时间多读书,晋代车胤的“妙招”是抓一把萤火虫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雪的反光读书。这就是“囊萤映雪”的故事。夜以继日,苦学不倦,成为他们的集体写照。
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比如“韦编三绝”,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闻鸡起舞”,东晋祖逖年轻时为了报效国家,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程门立雪”,北宋杨时与好友游酢向程颐求教,为了不打扰程颐在屋中休息,两人静立门口,任鹅毛大雪落满全身。
学习,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对此,《论语》的主张颇具参考价值。《论语·为政》中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因为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论语·子张》中也提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博学习、坚定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思考眼前事物,就能从中实现仁德。
习近平讲述古人好学的事迹、学习的方法,以此勉励中央党校的学员们勤学、善思。他在浙江工作时就提出,“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习近平十分重视“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这就像爱因斯坦说的,“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本期节目
主播:小莹
责任编辑:小莹
节目监制:澄澄
平台编辑:李翌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