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社论 | 时代追问者!——写在第22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

正观社论 | 时代追问者!——写在第22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

00:00
06:00

正观新闻编辑部

正观主播:连晓东

制作运营:王宜谦




诸君,何为记者?

记录者。这可能是很多人会给出的答案。

但我们觉得,记者,首先是追问者,调查、求证、核实,然后才是记录者。

尤其是这个时代,资讯发达、信息海量,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记录者,更需要专业记者的调查、求证、核实和追问。

但很多记者在失去追问的能力。 

(一)

这几天不少地方出现了抢购潮。

之所以如此,源于商务部网站的一则保供稳价报道。其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此句被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误读,进而出现抢购。

哪怕商务部站出来解释,哪怕媒体跟进说没必要误读,哪怕农业农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用数据证明米面菜充足,都没能及时避免抢购风。

原因何在?就是报道,只有记录,没有追问。

试想,如果写报道的,无论是哪类身份,追问一下,为何会有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这么罕见的提法,主要考虑是什么,追问出“应对突发疫情”,估计就不会出现后来的结果。 

(二)

记者,要做追问者。

因为这个时代,资讯发达,不缺记录者,缺调查者、求证者、核实者、追问者。

拜技术之力,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人人都可以是记录者。

通过智能设备,利用社交媒体,随时随地,都可以用语言、文字、照片、视频,用各种图、表情包,甚至用一切手段来记录社会、表达观点。

但人人都是记录者,未必人人都是追问者、核实者。

限于专业能力、职业素养、责任意识、时间成本,并不是每个人都去追问、去调查、去求证、去核实。以至于一些信息要素不全、信源不足、证据不实、表达不周、深度不够、质量不高,然后出现误读、误导。

此时,专业记者,就要承担调查、求证、核实、追问的责任。

都是记录者的时代,追问才是职业记者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三)

可不得不说,我们做记者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还保持着这样的能力和意识。

为了求快,不去求证;为了流量,刻意迎合;为了眼球,凸显奇特。

让报道停留在感官刺激、浅层次理解,不把价值放到第一位……

把内容停留在受众舒适区,然后在流量和爆款中沾沾自喜……

视深度思考和核实求证为麻烦,当成了出力不讨好、不经济……

以至于在受众的心理舒服区,也在自己的舒适区,炮制了太多浅层次信息。要么是无价值含量,要么是误读误导……

可要知道,人走出舒适区,才能进步;信息走出舒适区,才有价值。

毕竟,深度思考比简单迎合更费时费力,调查核实比简单记录意味着更多成本。

(四)

这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

可现在,我们得到的信息更丰富了,但逼近真相的成本更高了;我们表达观点的条件更便利了,但我们思考的能力降低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了,但获得价值的机会更少了……

于是,有报道无深度,有信息无价值,有表达无思考,在众声喧哗中,如果记者,还停留在记录者角色,而面对公共事件、公共舆论,不追问、不调查、不求证、不核实,那么跟那些普通自媒体、普通记录者,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职业优势、专业优势、价值优势,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多一些追问、多一些求证、多一些核实,尽可能逼近真相,传递真相。

是的,记者要逼近真相,而不能停留在真相的远处。

不逼近真相的报道,是让人羞愧的;为价值而羞愧,为职业而羞愧,为存在而羞愧。

因为我们是职业记者。

(五)

在第22个记者节到来之际,诸君,我们不能仅仅庆祝节日,我们应该深度的反思,在这个时代,该怎么做记者,做一名什么样的记者。

不要只是成为时代的记录者,更要成为时代的追问者,调查、求证、核实;让我们的报道更深一步、再深一步,把更多事实和价值传递给受众。

不简单迎合,要带领受众突破心理舒适区;不追求刺激,要探究奇特景象背后的原因;不流于表面,要对报道的对象,无论是人还是事,保持追问,多问“为什么”……

要看到,受众也会成长。当无价值信息充斥,当审美疲劳、审丑疲劳、猎奇疲劳、看脸疲劳、唯流量疲劳、唯爆款疲劳之后,他们就会对报道价值提出更高要求。

到那一天,如果记者失去追问和核实的能力,可能就无法满足公众的需要。

所以,记者,是时代追问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柳花村

    这种文章或报道应该是内部研究学习文件吧,你和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你就自己研究学习呗,或者说你的受众只是媒体,我们老百姓听这玩意都闹腾

    正观新闻 回复 @柳花村: 可能明天记者节的时候会有听众想听听我们作为记者本身的反思吧,打扰到你真是抱歉了!

  • 任平生378222105

    这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 可现在,我们得到的信息更丰富了,但逼近真相的成本更高了;我们表达观点的条件更便利了,但我们思考的能力降低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了,但获得价值的机会更少了…… 文章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大赞👍🏻👍🏻👍🏻!

  • 听友329295656

    必须力挺,你说的是浮躁社会各行各业应该思考的底层逻辑,很有价值。关注你的栏目。给你最大的赞赏!!!

    正观新闻 回复 @听友329295656: 感谢您!

  • 1351681maes

    怎么感觉这播音怪怪的?声音还是不错的,咬字不清晰。

  • JOHYZ

    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抢购米面油类基础食品

  • 爆卤

    什么都不缺 就缺钱 谁特么先炒作起来 谁就获利最多 你跟我扯职业 搞笑吧 狼来了的现代 被麻木的现代人 迟早要被狼吃掉

  • 听友377921069

    怎么联系记者?

  • 总角闻道_白首无成

    很有深度的稿子

  • 夏玥耳

    记者虽要报道事实新闻但是大多数很难让群众明白毕竟播报得太多也有拉流量蹭热度得。让群众已经不知真实记者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