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是100集英文,100集中文,100集翻译节目。
每周更新一集中文精制,一集英语原声,一集英文翻译,已经买过的就可以永久收听。
相关阅读
年份:1920年
作者: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文文稿
大家好!在之前的节目当中,我们介绍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传统中的一位经典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以及她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达洛维夫人》。想必大家对这本小说中晦涩的意识流表现手段仍记忆犹新。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继续现代主义文学的话题。但我们今天探讨的这位作家,他比伍尔芙文名更盛、作品难度更高、争议也更大。在一些批评家和作家同行的眼里,他无耻疯癫,品位恶俗,写东西像个“自学成才的工人”,是个“没有出身也没有教养”的人。他那部无比晦涩的天书一样的小说,被比他年长一辈的法国作家纪德斥责为“假冒的大作”。
但与此同时,也有叶芝、埃兹拉·庞德、T.S.艾略特和海明威这样的现代派文学巨匠对这位作家和他的天书之作极其推崇。几十年之后,甚至有评论家说这部作品的革命性大到足以终结小说这种文体。
这位作家和他的天书,就是詹姆斯·乔伊斯和《尤利西斯》。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语系的凯瑟琳·弗林教授,她将带领我们探索这部天书里的谜团。
一,一个爱尔兰现代派作家的“自主权”
大家好,我是凯瑟琳·弗林,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英国文学和爱尔兰文学。《尤利西斯》的确是一部令人生畏的作品,是乔伊斯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作品。它行文密不透风,大量用典,而且常常不知所云。和许多传统小说相比,它是出了名的难懂。
《尤利西斯》的故事情节说简单也可以归纳得很简单,就是写两个都柏林男人在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生活的经历和感受。或许,整本小说中唯一一个故事性很强的情节,就是其中一位男主人公,38岁的布鲁姆,他妻子出轨的事。除此之外的大量篇幅都在描写都柏林的城市细节,以及这两个从早到晚在都柏林城中四处游荡或办事的男子头脑中的意识活动。
然而,这部小说的时间和背景设定却不简单。在弗林教授看来,1904年这个时间点或许是通向《尤利西斯》精神内核的一把钥匙。
当时,距离爱尔兰加入大不列颠王国、与之组成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在这一百年当中,爱尔兰实际上处于英国政府的统治之下。许多爱尔兰人对此不满,期望寻求爱尔兰自治。
爱尔兰自治运动在十九世纪末逐渐升级。后因运动的核心领导人、爱尔兰政治家帕内尔的个人丑闻而遭受挫折陷入低谷。但爱尔兰的民族主义情绪却仍在不断酝酿,终于在1916年,都柏林爆发了“复活节起义”的武装暴动。这次起义很快被镇压了,但不久之后又爆发了更大规模的独立战争。
正是在复活节起义前夕的1914年左右,乔伊斯开始创作《尤利西斯》。他把小说的时间背景设定在了大约十年前的1904年。
乔伊斯将《尤利西斯》的故事背景设置在政治动荡发生之前的1904年,当时的爱尔兰社会尚处于暴风雨前的宁静之中。乔伊斯努力将这个国家历史中的细节都还原展现在读者面前。民众的各种态度,他们头脑中的想法,民族主义的志向、努力与干劲儿都全数展现在这部作品中。
这也是这部书籍难懂的原因之一,因为你其实是在透过一个当时的都柏林本地人的眼睛看这些情境,很多东西对那时候的本地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对其他人则未必。乔伊斯在书中引用了大量历史典故,并想当然以为读者都可以理解。
但你要知道,人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对那个历史时期的都柏林人而言,占据他们头脑的,都是革命前夕引而未发的、尚未彻底表达出来的那些念头,所以读者很难参透这些思想。读者在阅读《尤利西斯》时,实际上就是置身于这样一个复杂的语境中。
在这个语境中诞生出的《尤利西斯》,它最重大的主题之一,便是自主权。这既是指现实层面上爱尔兰渴望从英国那里获得自治权,也包括更广义层面上的、现代人的自主选择权和独立性。
这部书的核心主题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一道无法轻易作答的问题。每一天我们都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思考什么?相信什么?如何行动?传统思想已经式微,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我们不再受到传统的约束,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沿袭传统的习惯。
因此,我们可以说,自主权是这部书所探讨的一个主题,包括自主自决可能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影响人类的本质,还有自主地为自己考虑究竟意味着什么。
的确,生活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人们,都面临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剧烈转变,以及伴随这种转变而来的选择困境。一切都在崩塌,一切又都在重建。
出生于1882年的乔伊斯本人,他的人生就折射出了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他经历过从天主教信徒到天主教叛教者的转变,经历过从中产阶级上层跌落到负债者的转变,也经历过从欧洲文化边缘的爱尔兰进入欧洲文化中心、而最终又在文学中回归爱尔兰的转变。
乔伊斯出生于上层中产阶级家庭,但后来家道中落。他的父亲因为爱尔兰的政治问题而失业,常常酗酒买醉。乔伊斯不停地打工,并搬离了父母家。那个时候他们经济上捉襟见肘,常常负债度日,又常常负担不起房租,债主上门追债。
所以少年时代的乔伊斯见到了都柏林非常极端的两面:一面是上层中产阶级家庭眼中的都柏林,生活优渥舒适;另一面是工人阶级眼中的都柏林,生活穷困潦倒。这些经历也令乔伊斯对社会的理解更为完整和复杂。
尽管他们家经历了阶层滑落,但乔伊斯在学业上却一直很顺利。他十岁左右进入了当地一所很好的耶稣会寄宿学校读书,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他爱上了学习,尤其喜欢思考语言的精确性。
在16岁时,乔伊斯进入了都柏林大学学习英语、法语和意大利语。他痴迷于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的作品,并发表了一篇对易卜生戏剧的评论。也是在大学时期,乔伊斯自己创作了几出戏剧并在当地报纸发表了若干篇文章。大学毕业后,乔伊斯前往巴黎,在医药领域继续深造。
乔伊斯在巴黎呆了四个月后,因为母亲病危回到了都柏林。他在都柏林继续呆了一年左右。期间,他遇到了诺拉·巴纳克尔。他与诺拉坠入爱河,两人决定私奔到欧洲大陆。他们的首选是巴黎,但并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最终乔伊斯在当时的奥匈帝国,也就是现在意大利的“的(dí)里雅斯特”,找到了一份英语学校的教职。
在这段时期内,乔伊斯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故事的主角叫斯蒂芬·迪达勒斯,这是一个带有自传性质的角色,故事探讨了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意义。斯蒂芬这个人物后来也出现在了《尤利西斯》中。
乔伊斯和巴纳克尔在的里雅斯特住了将近十年。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一战爆发时,乔伊斯和巴纳克尔搬到了中立国瑞士的苏黎世。战争结束后,他们又回到了的里雅斯特,但当地经济受到战争重创。1920年,他在埃兹拉·庞德的建议下搬去了巴黎,他几乎在那里度过了余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为了逃避德国人他们不得不回到苏黎世。所以乔伊斯的一生是布尔乔亚和波西米亚两种生活方式的奇异融合。
旅居巴黎的乔伊斯,在这个欧洲文化中心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作家。他找了一些愿意资助他写作的富人,让他们相信他正在进行重要的文学创造。事实也诚然如此,他的资助人如果有幸能看到《尤利西斯》后来获得的巨大成功,应当会为自己当时的眼光和远见感到欣慰。
拿到资助之后,乔伊斯立刻停止了工作。他花钱大手大脚,经常和巴纳克尔外出就餐,购置华服。他们十分享受生活。但与此同时,坊间也有传闻,说有人曾造访乔伊斯的公寓,发现他们夫妇只是坐在地上,俩人中间的地上放只烤鸡。所以这是挺奇怪一件事,不是吗?乔伊斯或许挺喜欢那种成功人士、中上层中产阶级的装扮,就像他自己拍的身着丝绒吸烟装的照片里那样。但他其实并非一直过着这样体面的生活。
尽管生活上没那么精心规划,作为作家,乔伊斯却是相当严肃的。他从很早的时候就确立了在文学上的志向,并为此做着不断的努力。但他的写作状态却并不是人们惯常想象的那种离群索居的、孤苦的状态。相反,他喜欢在家人嬉闹的包围中进行写作。他非但不需要安静的书房,他连桌子都不需要。
乔伊斯喜欢在家人的陪伴下工作。所以他的伴侣诺拉·巴纳克尔和他们的两个孩子一直陪伴着他,他通常坐在床上或仰躺在椅子上,就在纸上写。他不用桌子,也不在那种作家们通常有的安静的、离群索居的状态下写作。
20世纪20年代初,作家瓦列里·拉尔波借了一套巴黎的公寓给他,公寓里有一个精装的书房,但乔伊斯无法在书房创作,他需要一些吵闹声和人气,好从周围的声音和言语中汲取灵感。
他不是那种可以凭空写出作品的作家,他总是在“改写”,改写他自己以前的作品,改写他在街上听来的东西,改写他在文学传统中发现的东西。所以他不断地汇总、叠加、编辑和补充,这是一种累加式的风格。他从未试图在孤寂的环境中等待缪斯女神凭空而降。他走的是一种截然相反的路子。
二,一个没有英雄的“英雄史诗”
从1914年开始动笔到1922年正式出版,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历经了七年的漫长打磨。全书共分三部分、十八章节。书名“尤利西斯”是古希腊著名史诗《奥德赛》中的英雄主人公“奥德修斯”的另一种写法,而这部小说在整体结构和角色设置上,也是对《奥德赛》的有意呼应。只不过,从人物形象到思想内核,《尤利西斯》都可谓是对它脱胎而来的这部古希腊史诗经典的处心积虑的反讽。
在深入分析这两部经典的“错位”呼应之前,我们有必要简述一下《尤利西斯》的主要情节。
全书的开篇是围绕一个年轻人斯蒂芬·迪达勒斯展开的,写的是6月16日这一天早上的事。斯蒂芬这个角色在乔伊斯早年的作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出现过,现在又延续到了《尤利西斯》中。
这个角色贯穿了前三章的故事。这段故事情节感觉平平无奇。斯蒂芬和一个朋友共进早餐,他和这个朋友亦敌亦友。他们俩还和一名英国人同住。斯蒂芬去到一所学校教课,他教得很差,他和校长展开对话,结果不尽人意,他到海滩散步。这就是前三章的全部故事。
然后布鲁姆就登场了。小说开启了全新的篇章。第四章开头写的是早晨八点的两场早餐,布鲁姆自己吃了早餐,又为楼上的妻子莫莉·布鲁姆做了早餐。随后布鲁姆出了门,在都柏林走街串巷了一整天去完成工作。他是一名广告经纪人,他的工作是为广告主锁定报纸的版面,包括磋商条款、设计广告等,并以此来获得佣金。
这期间还穿插了一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细节。比如布鲁姆去买了块肥皂,因为他想洗澡;他还吃了几顿饭、撞见了几个他熟悉的都柏林人。随后,他又来到一个妇产科医院,因为这里住着一个他认识的产妇,已经生产了整整三天,他有点担心这个女人。
就在医院,三十八岁的布鲁姆遇上了二十三岁的斯蒂芬·迪达勒斯。当时,斯蒂芬正在和几位医学生一起喝酒。布鲁姆很担心斯蒂芬,萌生了想要照顾他、一种父亲般的情愫。
其实布鲁姆和斯蒂芬并不熟,他只是认识斯蒂芬的父亲,在斯蒂芬小时候见过他。这种父亲般的情愫的产生,多半是源于布鲁姆早年的丧子之痛。他和妻子莫莉曾经有过一个儿子,但这个孩子在十多年前就夭折了。担心斯蒂芬的布鲁姆一路跟随着他,最后来到了一个红灯区。
当时斯蒂芬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布鲁姆帮斯蒂芬逃过了妓院老板的敲诈。当他们离开妓院时,斯蒂芬与一名英国大兵起了争执,面临被捕。
斯蒂芬失去了意识,当他昏睡不醒时,布鲁姆和另一个朋友设法帮助斯蒂芬脱离了困境。当斯蒂芬醒来时,布鲁姆邀请他到自己家喝热可可。
他们在厨房喝了热可可。随后一起到后院并排解手。布鲁姆邀请斯蒂芬当晚住在自己家,但斯蒂芬拒绝了布鲁姆的好意,转身离开。他一个人走进了黑夜里,并决心不再回自己与人合租的圆塔,没有人知道他将会栖身何方。
作者在这里还设置了一个悬念:布鲁姆想请斯蒂芬做莫莉的意大利语老师,因为莫莉是个歌手,学习意大利语对她有好处,或者斯蒂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有所改变。但我们无从确认,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最后,布鲁姆起身上楼睡觉了。
再接下来就是《尤利西斯》的主要情节:莫莉出轨。莫莉将在6月16日这一天,在家中与另一位都柏林人布雷兹·鲍伊兰幽会。鲍伊兰是个家境阔绰的花花公子,大家都知道他沉迷女色,没有固定的伴侣。布鲁姆认为他是都柏林最差劲的男人。
这是莫莉第一次出轨。布鲁姆似乎早就知情,至少是有所疑心。但他仍旧选择了在这一天一早出门去,在外面逛到很晚才回家。事实上,一整天布鲁姆的脑子里都在上演着这个出轨场景的片段和镜头。
布鲁姆和莫莉的孩子夭折后,二人不再有夫妻之实,就是那种性交意义上的夫妻之实。布鲁姆仍然愿意跟莫莉有些亲密的举动,但都不是真的行房。莫莉有可能想借出轨激怒布鲁姆,令他回头。
但是小说的开头又提到莫莉收到一封布雷兹·鲍伊兰的来信,她把信藏了起来。但还是被布鲁姆看到了。布鲁姆质问莫莉,莫莉只是说布雷兹下午四点会到家里来讨论下周他们一同参加的巡回演唱会的演出。所以布鲁姆只是起了疑心。一直到了书的结尾,他的怀疑才得到证实。
布鲁姆应该是一早就知道莫莉会在这天出轨,但整个故事是围绕着布鲁姆逐渐接受这件事展开的。归根到底他不知道自己应该作何反应,他只是任由事情发生。他在脑海中幻想着莫莉出轨的场景,甚至从中得到一些快感,他知道这对莫莉很重要。
他有时会想,人为什么要通过性关系保持年轻呢?但对莫莉来说的确如此。布鲁姆很清楚是自己以某种方式抛弃了莫莉。他知道,女性的身体就像乐器,需要演奏才能保持活力。这听上去像是物化女性的意思,但布鲁姆的确是从女人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这种非占有欲也是本书的核心。我们仍然不知道最终布鲁姆会做些什么,即便是他躺在床上、脑海中闪过各种感受和回应的方法,但他对莫莉的爱胜过了对忠诚的渴望。这个故事有效地回应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看法。
乔伊斯的创作深受亨利克·易卜生的影响。他认为易卜生的作品围绕男女关系的转变展开,改变了以往女性是男性的私有财产和工具的认知。莫莉显然不是布鲁姆的财产或工具,她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布鲁姆也是被这一点深深吸引。
对基本情节有了了解之后,让我们回到这一节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尤利西斯》对荷马英雄史诗《奥德赛》的“扭曲”的呼应。乔伊斯基本上是把奥德修斯花了二十年才完成的“出征、漂泊、回乡”的英雄之旅,翻转重塑成了几个小人物在一天十八个小时中上演的庸常细碎的人生。
乔伊斯选择了《奥德赛》这部经典著作,加以重塑,把它变成了一个非常新的东西。《尤利西斯》常常被视为一部日常史诗。人们普遍认为《尤利西斯》粗略地模仿了荷马的《奥德赛》,但它主要关注庸常的凡人,中下阶层的人和他们的生活日常。
布鲁姆就是奥德修斯。但在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是国王,是战士,是战略大师。他为希腊赢得了特洛伊战争。而布鲁姆却是毫无建树的普通人。他被妻子背叛,父亲又是从匈牙利移民到爱尔兰的犹太人,布鲁姆一直是个局外人,社会地位也不高。
《奥德赛》的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众所周知,在奥德修斯离家的二十年间,他的妻子佩内洛普运用各种策略将追求者拒之门外。她告诉他们,在为公公织完寿衣前,她不会改嫁给任何人。但她每晚都会把织好的东西拆掉,以此来为自己争取时间。佩内洛普对奥德修斯绝对忠诚,但莫莉不是。这是《尤利西斯》与《奥德赛》的对照,两部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有如此的反差。阅读《尤利西斯》时,寻找与荷马作品的对应是很有意思的,但这么做往往会让人发现更多的问题,而不是给出更多的答案。
不过,尽管并不能通过对比这两个作品找到答案,但有一点应该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乔伊斯是在有意地扭曲这个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英雄史诗,把它变成一个反英雄的“日常”史诗。
这是乔伊斯做出的一个重要反抗姿态,否定传统等级制度,也否定传统文学作品中对“主人公”和对“英雄”的理解。
三,被戏仿和被颠覆的传统
众所周知,《尤利西斯》是一部实验性极强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这种实验性表现得最明显的地方,与其说是它的内容,不如说是它的表现形式。从总体上来说,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但在具体的章节中,它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文体。有的章节是用散文写的,有些是剧本,还有的是大段的、没有句读(jù dòu)和标点的内心独白。
研究乔伊斯的学者将前11章称为初始风格,当然其中也有一少部分章节风格不那么一致,但这个初始风格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对小说文体的一个重大革新。“初始风格”是以第三人称叙述混合意识流的手法展现的,也就是使用了“自由直接引语”。
所谓的“自由直接引语”,是不加引导词也不加引号的人物对话或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小说语言的表达技巧。比如,我们惯常的表达是:
她点点头—逗号—说—冒号加双引号—我明白了。
如果用自由直接引语的表达方法,呈现在纸面上便是:
她点点头—句号—我明白了—句号—。
在前面这些章节中,乔伊斯用了大量的意识流手法,尤其是在塑造布鲁姆的人物形象时。
布鲁姆的意识是跟随着潜意识的牵引而流动的,像局外人那样有意识地反观自己的潜意识,甚至带着诙谐地意味审视这种潜意识。这样一来,他反而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自主权,让他可以对抗那些加诸其身的强大外部力量。斯蒂芬和布鲁姆这一对人物,斯蒂芬是要把自己从一切中抽离,而布鲁姆是要把自己浸淫在一切当中、浸淫在都柏林中,以此对抗所有的压力。
关于这种新兴的意识流表现手段,比乔伊斯年长一辈的爱尔兰民族诗人叶芝曾经评价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写的既不是眼睛看到的,也不是耳朵听到的,而是人的头脑从一个片刻到另一个片刻进行着的漫无边际的思维和想象的记录。”
乔伊斯自己对这种抛弃全知全能的作者视角、关注内心独白的写作技巧也有一个精彩的说法。他说,“艺术家就像创造万物的上帝一样,留在他的作品之中、之后、之前、之上。他是无形的,仿佛并不存在于作品之中,而是满不在乎地在一旁修指甲。”
从第12章开始,小说在实验性上走得更加肆无忌惮,这之后乔伊斯几乎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塑了整本书。这就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但只要以探索更多可能性的心态阅读这本书,你可以持续从这些疯狂不羁的文字中找到乐趣。
第13章是在戏仿维多利亚时代的言情小说和女性杂志,并将这种戏谑的风格发挥到极致。乔伊斯将此称为橘子果酱风格,就是那种甜腻腻的淑女风,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风格。
第14章则运用了历代英国文学语言,它以盎格鲁-撒克逊语和爱尔兰盖尔语开篇,以街头黑话收尾,是语言的大杂烩。中间也包括了从狄更斯到特洛勒普、及其中间发展阶段的所有作家的模仿性的语言。
这是一个用英语写作的爱尔兰人。带着戏谑的口吻来模仿以往的经典英语作家语言风格,颠覆它、戏弄它。这让狄更斯那些作家听上去可笑极了。此外,他还会用那种“假科学”的口气说话,一句很简单的话,他会用五六句正儿八经的科学术语语言来表达。
第15章是以剧本的形式写的,乔伊斯称之为爆发的幻象。这一章的描写充斥着出现幻觉的时间,其中纽扣会说话,物体都被赋予了生命可以开口说话,人也会变形。妓院老板成了男性,她原先是个女人,现在变成了男人。布鲁姆本人也以一种非常迷幻的方式改变了性别。他在这一章中经历了很多次变装。这是非常神奇的一个章节。
再下一章则是用一种令人感到疲累的英语来呈现,充斥着陈词滥调和有意为之的谐音误用。但如果你能欣赏得来的话,这些语言其实听起来非常有趣。还有一个章节以问答形式展开,参照了天主教教义问答书的形态。
最后一章是莫莉的内心独白,直接以她自己的话表露了她自己想法的流动。整一章仅有八句,但每一句都非常长。只有极少的两处断句。你其实可以将这些长句子分解成短句,但乔伊斯让读者自行断句。所以你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如此强的实验性势必会造成很高的理解和欣赏的门槛。先锋文学因为曲高和寡或故弄玄虚而导致无人问津、被人遗忘的例子,在文学史上其实比比皆是。为了让读者和评论家看懂他的天书,乔伊斯可谓煞费苦心。早在这部小说最初在文学杂志上连载的时候,乔伊斯就开始向外界星星点点透露书中的机关。
比如整本小说对《奥德赛》故事框架的挪用,就是他自己首先向经纪人透露的。此外,他还给他认识的文学评论家朋友写信,亲自解释他埋藏在书中的那些小“心机”——他用了什么典故、呼应了哪些文学传统、或者直接告诉别人某个怪异的表达应该怎么理解。换句话说,他在书里设置了大量的谜团,又因为担心别人无法破解而亲自做好了标准答案,期待着两相结合,他的天分和苦心便能为人所知,名扬天下。
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些实验性极强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乔伊斯的确重新划定了小说表现力的新边界,也因此重新定义了小说这种文体。用有些评论家的话说,小说在乔伊斯之后,变得无所不能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乔伊斯占据了小说这种文体的主权。通过《尤利西斯》的不同章节,乔伊斯一遍遍地对小说进行了再造。那么接下来,其他作家还剩下什么可以做呢?开拓新的小说风格吗?哪怕能做到,你在某种程度上也仍然是在走乔伊斯已经走过的路。
乔伊斯也的确启发了很多小说家。福克纳就借鉴了乔伊斯的风格,创作了《喧哗与骚动》,并广受好评。福克纳之后,涌现了一大批后现代主义作家,他们不再写作家惯常关注的严肃的政治和历史话题,而是将小说打造成一场引人入胜的游戏,其中代表人物有伊塔洛·卡尔维诺和约翰·巴特。后现代主义浪潮之后,又出现了回归精致文学小说风格的潮流,意识流手法被更多小说家采用,成为叙事模式的主流。
乔伊斯自己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拿过几个欧洲语言的学位,对文学传统其实非常熟悉。但他对文学传统并没有仰视或崇敬。他曾说过“我们不能再照搬传统的小说范式。我们必须走出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我们得质疑它、把玩它。” T.S.艾略特后来评价说,《尤利西斯》是一个里程碑,因为它摧毁了整个十九世纪。
四,从被禁的淫书到西方文学经典
1918年起,《尤利西斯》的部分内容开始在《小评论》上分章连载,《小评论》是一份小型的文学杂志。1920年,小说连载到了第十三章,突然被人举报说内文有淫秽的成分。
当时,有人向纽约禁止社会恶习协会的秘书提出了投诉。随后《尤利西斯》被裁定涉嫌淫秽内容,在美国被禁。乔伊斯找不到机会出版这部作品。他之前计划在纽约发行这部小说,但他拒绝修改内容,小说出版也被拒。
但幸运的是,巴黎莎士比亚书店店主西尔维娅·比奇决定以莎士比亚公司的名义出版发行这本小说,这是乔伊斯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幸运。1922年《尤利西斯》终于面世。出版后受到了很多追捧。同时,人们也大为震惊。
在首发城市巴黎,读者们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很显然,巴黎人对书中描写的1904年的都柏林不会有很多了解,但他们真心欣赏乔伊斯的新写法。但《尤利西斯》口碑的建立,还是花了很长时间。
尽管得到了欧洲文化之都巴黎的首肯,《尤利西斯》在英美却一直长时间被禁。直到十一年之后、美国法庭对这本书的写作动机做出裁决之后,这本书才得以在美国出版。1933年,美国的一家法庭对《尤利西斯》下了这样的论断:“这是一部出于真诚的动机,采用新的文学方法写出的作者对人类的观察。”当时的律师恩斯特说:“《尤利西斯》的胜诉标志着一个转折点。这是对书籍审查者的一次粉碎性打击。”
现在,距离《尤利西斯》问世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百年。站在百年之后重新审视这部书的意义,同样身为爱尔兰人的弗林教授在乔伊斯和他的作品身上,至少看到了三个特别突出的价值:一是对权威和旧秩序的反抗,二是对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价值的新发现,三是对“一切皆可被重塑”的理念的推崇和实践。
就第一点而言,乔伊斯的反抗对象主要包括两个,对爱尔兰实施政权统治的大英帝国和对爱尔兰实施精神统治的天主教会。
《尤利西斯》在第一章中借着斯蒂芬的口说,都柏林人面临两个“教师爷”,一是天主教会,二是大英帝国。斯蒂芬拒绝将自己视为大英帝国的奴仆,他觉得自己是独立于这个帝国之外的。他要面临的问题是,他要如何定义他自己,以及他的“独立性”。这其实是很难的。
而布鲁姆,他面临和斯蒂芬同样的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是,将自己浸淫在这个现实世界当中,他也想寻求独立或是保持自主性,但他不采取激进的行动,而只是一直在头脑中琢磨这些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布鲁姆和斯蒂芬相比,其实在精神上是非常自由的一个人。
乔伊斯自小成长在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对天主教这一套非常反感。但他其实也深受天主教影响。天主教传统给了他一套关于世界的叙事、一套艺术意象,和一整套哲学框架,他可以重新挪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用来表达一些全新的理念。
《尤利西斯》刻画了伴随传统和权威崩塌而生的焦虑与问题,但同时也写了这里面的潜能与可能,以及在那个崩塌的瞬间所产生的兴奋感。那种感觉就像是,我们现在可以重塑这个世界了,我们要如何来重塑呢?《尤利西斯》作为一部小说来讲,它实际上是重塑了整个小说文体;它的篇章一次次地重新定义了小说。
乔伊斯的另一大成就在于,他向我们展示了普通人是值得受到关注的,值得受到持续的关注、专注的关注。
这样一来,你几乎能对所有人都产生共情。哪怕是那些不讨喜的角色,只要你对他们的经历有足够了解,你就能对他们产生共情。普通人不需要成为英雄,不需要成为英雄才有被关注的价值。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关注,我觉得这一点有深远的意义。
乔伊斯曾经说过“如果你无法适应阅读《尤利西斯》,那你也无法适应生活。”这也是他创作《尤利西斯》的主要目的。乔伊斯并不是在危言耸听,也不只是想冒犯或撩拨读者,他是真的痴迷于描述人的日常生活体验,并且在小说中呈现这种平凡的日常生活。
文学史上早有展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尝试,莎士比亚中就有很多了。但在乔伊斯之前,这种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呈现大多都是经过雕琢的程式化的呈现,而且倾向于泛泛而论。但乔伊斯笔下的普通人都是特别的,每个人都有和自己性格、社会阶层、职业、教育背景以及宗教信仰相关的一种说话的样子,每个人说的话都极其个人化。
在乔伊斯那里,不再有什么所谓“中上层阶级”的语言这种类型化的东西。不存在什么有钱人的语言、穷人的语言这种简单化的语言分层。富人们或许的确有他们说话的方式,但每个富人也是不一样的。
其实小说家们大多都对于记录人们的体验有兴趣,但从来没有人像乔伊斯一般将细节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这部书呈现了一个人每分每秒的体验,各种各样的思想、感受和生理需求。这部作品蕴含了一些全新的东西。
但《尤利西斯》最终极的影响力,或许是它传达出的那种“一切皆可被重塑”的理念。
一部小说可以在不同章节中被一遍遍重塑,世界本身可以被重塑,人也一直在被重塑。这是一部关于再造的书。再造是很难的,它会挑战现有的东西。但与此同时,它也会带给我们那种伴随着新生而来的巨大兴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潜能。
本期节目由喜马拉雅制作播出。本节目中文版由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许止峻撰稿、编译。英文版由Zachry Davis, Galen Beebe 制作。
尤利西斯,谜一样的文字,诡异善变的情节,琢磨不定的人物,天马行空的想象,展示了特定人性的各种细节。我们对当地当时的不熟悉,使得这部小说成为可以有无尽解读的文本。
《尤利西斯》喜马拉雅听书几年来最难听懂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听了二三十个小时后还没有听出个头绪,只好放弃。
感谢你们的努力,对于了解这些名著很有帮助。名著远不限于100本,所以期望还有下一季,倒不一定需要翻译。感谢🙏🙏
多美好啊~一切皆可被重塑
还有六集就结束了……感谢!!!致敬!!!伟大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