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
爱默生说: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家,还是老人的凉椅,让他们可以在摇曳中,笑思过往,慢渡余生。
一个家,一间屋,里面却关系到几代人的命运走向。
只有家庭兴旺,人生才有可能趋于圆满。
家,包容越多,越和睦
蒙田说:
“一个人能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深以为然。
包容家人,足以包容万物、包容天下,对亲近的人和颜悦色,是一个人最大的教养。
生活中,明理的人不在少数,但却少有人,能拥有压制脾气的修养。
有时,我们明明知道:不管自己提醒多少次,伴侣也不会改变那让我们抓狂的习惯。
我们却还会一遍一遍地提醒,甚至怨声载道、大发脾气。
其实,家人的不良习惯,何尝不像我们对家人某些行为的“看不惯”一般,早已根深蒂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神经病。”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永远比在别人身上挑毛病更有意义。
与其改变,不如包容;与其针对,不如接纳。
就像杨绛对钱钟书那样,把他所犯的小过小错,都溶解在一句“不要紧”里。
以此,换来丈夫对自己的体贴与疼爱。
这比数落与埋怨带来的效果,要积极得多。
老子曰:“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不责家人过,是修养,更是智慧。
家,包容越多,越和睦,越兴旺。
家,勤俭越多,越富裕
看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有得必有失,在得到金钱的同时,必然会失去很多烦恼。”
“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是生存的基本条件,财富自由,是无数人的毕生所求。
而金钱财富,是从勤俭中来的。
若是只俭不勤,则难以发财;若是只勤不俭,则难以守财。
再富的家庭,如果肆意挥霍,也会慢慢走向败落。
再穷的家庭,如果勤劳节俭,终有一日走向兴旺。
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离不开唐太宗的勤俭之风。
当年已经国富民强,但长孙皇后仍在丈夫唐太宗的影响下节俭朴素,不穿戴奢华服饰,宴请时也不会铺张浪费。
若当时唐太宗没有提倡勤俭,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也许不能把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
国如家,家如国,成由勤俭败由奢。
常言道: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奢懒败家门。”
但生活中,有的人为追求品质生活,不惜超前消费,妄想借助名贵奢华的物质以提高地位。
却不知,浮华背后,只有冰冷的账单和赤裸裸的现实。
富裕时,可以享受生活,但不可挥霍无度;贫穷时,可以知足常乐,但不可好吃懒做。
家,勤俭越多,越富裕,越兴旺。
家,关爱越多,越兴旺
莫罗阿:
“没有了家庭,在广大的宇宙间,人会冷得发抖。”
有的家,只是一间没有温度的房子,里面只有生存,没有生活。
有的家,里面的人一条心,所以哪怕流离失所,也始终让人心安。
在一个家庭里,精神上的贫瘠,永远比金钱上的贫困更可怕。
没有关爱的家庭,里面就少了灵魂,再奢华,也备具讽刺意味。
亲情淡漠的家庭,就像是饭店与住所,所谓的一家人,只是多了血缘关系的一群人罢了。
同在屋檐下,若没有家人的关心与爱护,将扼杀掉家庭本应给人带来的幸福感。
不仅如此,淡薄的亲情,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孩子身上衍生出自私冷漠、不孝之心。
让一个家庭的悲剧,应运而生。
家庭里,拥有关爱,才称得上完整与美满。
家,关爱越多,越温暖,越兴旺。
小时候,家是安乐窝,里面衣食无忧,安逸舒适。
叛逆时,家是监狱牢房,里面满是规矩与限制,似乎只有外面的世界,才是丰富多彩的。
人到中年,家成了避风港,慢慢才发现,家人,是我们的底牌和后盾。
就像王小波在《爱你就像爱生命》中写的那样: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点亮
【在看】,
愿你我的家,都有包容、勤俭与关爱,里面满是父母的叮嘱,爱人的蜜语,孩子的嬉闹,老人的微笑。
说到我心里去了 ,如果我所谓的父母们懂得这些道理,我也不至于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听得很有感触
明白了很多
👍👍👍
听友193614134 回复 @听友376754905: 赞同
对外人和颜悦色是礼,对父母和颜悦色是孝。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愿大家爱自己的同时,也能多爱父母,及时尽孝。
赞同👍
什么时候会更新啊
为什么这么久都不更新了呀
说的很有道理,领悟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