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怎么建?戴斌:坚持家国天下与人间烟火的统一

大运河文化带怎么建?戴斌:坚持家国天下与人间烟火的统一

00:00
02:20

          “没有人间烟火的关注,文化不可能传得开、留得下。”10月22日至24日,在杭州举行的2021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上,谈及大运河文化带怎么建、如何融时,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这样形容:万丈红尘最温暖。他说,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就是家国天下和人间烟火的有机统一。

          他认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找到大运河面向未来的场景,让游客与大运河沿线城市居民一道去体味历史、分享现在。

          “繁华不只为追忆。我们应当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大运河的生活功能。”他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既要有家国天下的格局,也要有人间烟火。

          在他眼里,家国天下即沿线省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因地制宜。沿岸各节点城市错位发展,形成特色;人间烟火即关注民众需求。

          他说,大运文化带建设,既要有历史文化的自觉传承,也要有国际视域的当代表达。如何对外讲好中国的大运河故事?

          他认为,中国要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国际旅游市场,不能过于强调自己的独特性甚至唯一性。法国米迪运河、比利时中央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等五条运河先于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他认为,中国要用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平台,以及东亚文化之都、中日韩文化和旅游部长会等双边多边机制,加强运河领域的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政府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也要“走出去”。

          2021京杭对话旨在打造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开放平台、传播平台、创新平台、国际平台,发挥京杭两端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多地、多点、多方联动参与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的共同行动,突出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提升中国大运河文化带的国际影响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