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腾讯大学出品的《腾讯产品18讲》。
上一讲,我们讨论了做好需求规划,关键在于回归到用户价值,围绕所定义的问题,展开三步法——锚定目标、围绕目标多角度判断需求价值、基于目标制定Roadmap。
如果把需求规划的过程比喻成一首交响乐的诞生过程,可以说,需求规划做完,就类似于交响乐已经谱好,有主旨、有基调、有乐章的分割、有各乐章的主题。
但同样一首世界名曲,在不同的乐团、不同的指挥家手里,为什么却能演绎出大相径庭的效果呢?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节奏感”——一首乐曲在演绎过程中,会有自己的轻重缓急、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简单来说,乐谱是死的,但演奏的人是活的。
类比到产品上,相同的需求规划,换不同段位的产品经理来主导,落地过程和结果质量也会不尽相同。换句话说,产品需求规划宏观上是静态的,而在具体执行中,微观上却是动态的。即便我们确定了需求规划的大框架,明确了大版本,也需要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审时度势,准确优雅地踏准每一个舞步。
所以这一讲,我们就来聊聊“节奏”这个话题。
快与慢的思考
说起节奏,我们脑海里最容易冒出的两个词是“快”和“慢”,那么在具体需求行进的过程中,到底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呢?这里给你总结成两句大白话:
第一句,该快的时候必须快。
互联网江湖,唯快不破,产品经理对需求的敏感与执行需要非常敏捷,时刻扫描市场,一旦发现战机,立即决策、马上落地。
我们来看一个“唯快不破”的案例。2017年9月13日,苹果发布了新一代的旗舰机iPhone X,有一系列革命性的软硬件功能,其中一项叫“3D AR”。有点小意外的是,发布会上,天天P图作为国内首家适配iPhone X并搭载3D AR技术的图像软件,就以首批和iPhone X合作的自拍应用的身份,向全球媒体展示。
其实,iPhoneX 发布前夕,天天P图团队突然被苹果邀请,前往美国总部,希望能将P图的产品功能结合iPhone X的新特性进行突破性研发。当时团队面临的挑战是。这个邀请很突然,他们对iPhone X的产品能力了解很少,需要在极短时间内,思考出基于iPhone X的能力,P图如何在现有素材风格和效果基础上做出明显的产品突破。
团队成员开始迅速在网上找寻iPhone X的相关消息,任何角落都不放过。大家围绕收集到的信息,快速展开讨论,发现iPhone X的硬件特性能支持3D人脸建模,会使人脸检测更准确,也会使素材和妆容更精准地贴合。因此,团队想做出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妆容,比如中华戏剧脸谱,应该很有吸引力。除了效果好看,玩法也要新颖,团队就将戏剧脸谱和川剧变脸的玩法结合起来。
就这样,基于iPhone X前置摄像头能力,富有中华特色的“戏剧变脸”玩法诞生了。随着iPhone X火爆上市,这项新功能也引发了大量关注,用户量和市场影响力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在常规的版本迭代过程中,一旦出现计划外的“战机”,就必须紧紧抓住转瞬即逝的窗口,快速响应、加速创新、敏捷落地,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奇袭效果。正如乐曲常规旋律行进中的明快变奏,常常让人眼前一亮,增强了乐曲的活力和感染力。
第二句,慢,也是为了快。
讲完了“快”,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时候该“慢”呢?虽然我们反复说互联网需要“唯快不破”,但有些情况下,也需要压一压速度。比如产品特性变化很大,可能会对用户习惯和行为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或者影响的用户范围会很广,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口碑风险等等。在这类需求的执行落地上,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一有闪失,可能就会前功尽弃,最终欲速则不达。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2018年,腾讯视频经过三年高速增长后,已经建立起完善成熟的会员体系,会员整体保持着较好的付费习惯和忠诚度。由于视频市场日趋饱和,已经进入存量市场阶段,进一步为会员提供更高阶的增值服务,以满足商业化演进的目标,成为了团队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高阶产品定价是一个比较审慎的操作,对于上亿付费用户的影响是很大的,风险也不可预知。如果短时间内全面铺开,一着不慎,将引起巨大的用户波动甚至口碑风险。
经过反复斟酌讨论,团队确定了“局部灰度、小步慢跑”的产品节奏,选择在“用户规模可控、收入水平适当、影响风险较小”的城市,进行会员价格变动的灰度测试,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优化产品和节奏。基于这个原则,团队选取了在某沿海二线核心城市展开了产品灰度测试,密切关注各项指标,如付费用户增长流失率、DAU、付费收入等的变化,以及用户反馈和舆情口碑,在过程中指导优化付费特权的组合、动态调整定价。最终,产品灰度积累的数据模型和方法论,成为了后期全面加速推进会员特权产品量价齐升的重要参考,为之后视频会员产品的良性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重要与紧急的思考
说完了对快与慢的思考,我们再来谈谈对重要与紧急的思考。从大量的实战案例中,我们总结发现,决定产品需求节奏,很重要的方法是——找寻“重要性”、“紧急度”与“成本”三者的平衡 。换句话讲,决定节奏快慢的,就是这三大要素综合评估的产物。
我们来直观感受一下什么是“重要性”与“紧急度”。举个例子:修复产品Bug的需求,相对于用户重要建议的需求,哪个更急迫?Bug(产品错误与漏洞)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即使看起来不大的Bug,都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变成大Bug,导致严重的用户体验问题和口碑风险。比如一个小的登录密码校验漏洞,就有可能被黑客利用,演变成重大事故。而Issue (线上问题与反馈)可能是产品运营过程中,用户主动建议或被动发现的产品缺陷,大多Issue可能有损体验,但未必致命,比如用户抱怨注销按钮隐藏太深,不容易找到,虽然也可能会涉及到投诉,但对整个产品主干没有影响。因此,在成本可控范围内,通常Bug的重要性和紧急度,都要高于Issue,Bug类需求就要快节奏推进。
面对一大波需求,怎样更高效地快速评估节奏呢?这里,我们介绍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工具——UIC综合评估法。这里的U,是紧急度(Urgency),I是重要性(Importance),C是成本(Cost) ,基于这三个元素,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四象限决策模型。你可以打开文稿,看到这个象限图。
在这张图里,横轴代表需求的紧急度,纵轴代表需求的重要度,以此形成四个象限:重要又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我们还引入了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变量——成本,也就是你在图里看到的大大小小的圆圈,圆圈越大,表示需求实现的成本越高。
当我们拿到一波需求集合后,可以结合前面所学的方法,比如运用上一讲里“价值评估模型”,给各个需求的重要度打上价值分,归类到重要性的打分范围内;再利用“节奏评估原则”,归类到紧急度的打分范围。这样,就可以在四象限图里,清晰直观地看到各个需求的分布情况了。
那么对于同一象限内的A需求和B需求,要先做哪个呢?很明显,A的实现成本比B少很多,意味着占用资源少,协调到位快,所以先做A并加快A的节奏是最佳策略。同理,虽然“重要不紧急”象限的总体优先级理应低于“重要又紧急”象限,但由于需求C的重要性评分特别高,实现成本又特别低。因此我们常常会把C提前,快速落地。
所以你看,需求规划的节奏,一定是动态灵活控制的,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讲到这里,我们还想多谈两句工具与人的关系。可以看到,UIC模型以及之前介绍过的许多产品方法和工具,都是前人总结提炼出的非常好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做产品更科学、高效。但请务必记住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些工具方法需要产品经理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来活学活用、敏捷迭代、与时俱进。真正好的产品经理,不仅有开阔的产品思维、严谨的产品逻辑,更有产品实战中的节奏感和应变把控力。这也是“产品感觉”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课程。这一讲,我们主要谈到的是,确定了需求规划的大框架,明确了大版本后,也需要产品经理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审时度势,准确优雅地踏准每一个舞步,踩准节奏。
具体来讲,该快时一定要快,产品经理要对需求的敏感与执行非常敏捷,时刻扫描市场,一旦发现战机,立即决策、马上落地;而慢,也是为了快,在一些特殊需求的执行落地上,必须慎之又慎,否则一有闪失,可能就会前功尽弃,最终欲速则不达。
决定产品需求的节奏,我们还介绍了一种方法——找寻“重要性”、“紧急度”与“成本”三者的平衡 ,并介绍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工具——UIC综合评估法。
a show 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