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珍藏了一幅与我们传统印象当中古典、含蓄、儒雅的中国绘画截然不同的南宋绢本设色团扇画,它的尺幅不大,横纵只有27厘米左右,但画作上的内容却十分丰富,引人深思。 这是南宋大画家李嵩为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骷髅戏幻图》。
李嵩《骷髅幻戏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面分为左右两部分,左半边有大小两个骷髅,其中那个白骨嶙峋的大个儿骷髅,像流动提线木偶艺人一般正席地而坐,他用悬丝操纵着一个小骷髅在地上表演。在他身旁有一副担子,担上放着草席、雨伞等日常物品,看样子是街头艺人漂泊在外的全部家当。大骷髅身后有一个正在给怀抱中的婴儿哺乳的妇人。右边与之对称的是一个爬在地上被提线小骷髅所吸引的孩子,以及孩子身后正伸出双手担心孩童遭遇危险的年轻小妇人。
有人说,这幅画在讽刺南宋皇室不思北上,醉生梦死;有人说画中体现了宗教当中朝生暮死的思想;还有人赋予了民间鬼神传说,说画中的成年妇人其实根本看不见两只骷髅,只有年幼的孩子才能看得见,因此才会有趴在地上被其召唤的模样……而黄公望认为李嵩这幅画是表达民间艺人孤身一人、浪迹天涯、风餐露宿,惨到饿成白骨的模样。但从画面上看,画中的人并不贫穷。那么画作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呢?也许是表达对于死亡的思考吧!靖康年间,南宋偏安一隅,天下纷争不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今天苟活着,明日就不知是死是活了,更是既荒谬又平常之事。这幅画,左右对称,左边代表死,右边象征着生,画中大傀儡与小傀儡是“死”,婴孩代表的是“生”,左右画面界限分明。画面中心就是生与死的界限,所以,画面右侧小孩欲够小骷髅才会被妇人制止。近代,以徐邦达先生为代表的学者将此幅画的基调定位“生与死”,也直接影响了后来人对他的理解。
时过境迁,《骷髅戏幻图》画中的内容是暗含深意,还是我们过度解读,我想谁都无法给一个完美的答案。但在充满含蓄、典雅的众多中国古画中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而走过近千年,作为南宋风俗画杰作,他的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上拥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文案、演播:烨子
监制、后期:慕尘
长知识,增广见闻。👍🌹
这里是不是应该读chou呢?咱们外交部发言读的是chou字。这个应该比较权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