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获得者的“双面人生”

诺奖获得者的“双面人生”

00:00
14:15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后,都会成为文学界、读书界的热点,作家本人也似乎走向了人生巅峰。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伴随着巨大的荣耀,外界的困扰、创作的瓶颈也随之而来,作家面临着打破“诺奖魔咒”的挑战,有些人打碎自己、实现重塑,有些人则 困于荣耀,就此止步。

作者| 星羽(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卢敏

来源| 文化产业评论


犹如一块巨石,每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总能在平日里大多平静的书海里,激起一阵狂狼。


文学圈、出版圈、媒体圈……在结果揭晓的那一刻,几乎开始全部出动,开始为新一波“诺奖热”造势。

而今年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杜拉扎克·古尔纳——坦桑尼亚裔的英国小说家,2021年贝尔文学奖文学奖获得者。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在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前,各大国内外媒体的预测榜单中,几乎都不见他的身影。

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古尔纳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长篇小说还未引入国内,仅有个别短篇出现在合集著作中,以至于当他获奖之后,国内读者甚至买不到他的书。

这与往年诺贝奖公布之后,作家名声大噪,获奖作品销量倍增,一时洛阳纸贵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比如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市场上莫言的图书热卖,书店莫言作品纷纷告罄,出版社忙不迭推莫言最新文;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相关作品销量在电商平台上一路飙升,库存不足……

图书的热销伴随着巨额的版税,加之丰厚的奖金(近些年诺贝尔文学奖奖金维持在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00万元人民币),使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获得极高荣誉和声望的同时,也会收获丰厚的经济收益。

这对于大多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来说,意义重大。纵观这些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们大都以现实性、宏大议题的书写为主。随着严肃文学的沉寂,这些作家的生存境遇也不容乐观。

因此,获得享誉全球的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作家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从此拥有了改变人生境遇的重要契机。

不过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对于作家来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尽然都是“福音”。

有人甘之如饴,有人则避之不及,作家在获得这一“桂冠”的同时,也会陷入到诺奖“魔咒”不能得解。


诺奖加身,从此恰饭不是梦

莫言立志写作,是听了一位叔叔说,写书能赚大钱,一天吃三顿饺子。


△莫言

正是因为这个愿望,他走上了文学的道路。但一直从事严肃文学写作的莫言,日子并没有好过多少。

获得诺奖之后,靠写作恰饭才真正不是梦。

首先是不菲的奖金。除了至高的荣誉,高额的奖金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备受瞩目的重要原因。

诺贝尔奖自1901年设立,基金会逐年在3100万瑞典克朗的资金基础上,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如今奖金已经增至1000万瑞典克朗(约750万人民币)。

莫言在2012年获奖后,也拿到了约合750万人民币的奖金(按照内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莫言诺奖所得的奖金免税)。

在拿到这笔钱之后,莫言曾笑称,要在北京买一套房子。

虽然网友而后提醒他,这个钱在北京好一点的位置也只能买个100平左右的房子,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相比较日常的稿费、版税收入,诺奖奖金并不低了。

更何况奖金只是诺贝尔文学奖收入的一部分,在诺奖效应下,随之而来的诺奖阅读热,也会让作家的版税水涨船高。

读者热衷购买、出版社紧急加印,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后,获奖作家的作品,在短时间内会形成巨大的需求。

2012年莫言获奖之后,莫言全部图书的月平均销量,最高达到了获奖之前平均销量的199倍;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20分钟后,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在京东上的销量增长了接近600倍……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莫言只在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时以10年345万元的版税收入,排在作家富豪榜第20位,此后再也没有上过榜。

而到了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莫言轻松以2150万,升至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第二位,这也证明了诺奖效应的“魔力”


△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榜

不过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古尔纳的横空出世,有点让出版商“措手不及”,在此之前,国内出版商并未关注到这位作家,以至于不能第一时间引进出版。但能预想到,在此之后,中国以及全球古尔纳的相关作品,会不断涌现出来。

此外,诺奖加身,作家个人也开始IP化、明星化,演讲、商业站台、广告……作家恰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有媒体统计,截至2016年,莫言获奖后去了全世界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参加过26次会议、18次讲座,题了几千次字,签了几万个名。

据媒体报道,自从获奖之后,莫言的书法作品的价格也从之前的3000元,一下子涨到了97万元。

获奖之后,恰饭似乎再也不成问题。

但伴随着关注度的增加,烦恼也接踵而至。


也是桎梏,创作成奢侈

对于很多作家来说,诺贝尔文学奖就像一个突如其来的聚光灯,将他们的生活展露在公众之下,在给他们带来关注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让他们避之不及。

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只鹤》《古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位荣获这项殊荣的作家。


△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得知获奖的消息那天,第一个反应就是惊慌失措地对妻子说:“不得了,到什么地方藏起来吧!”

“荣誉和地位是一个障碍,我希望在所有荣誉中摆脱出来获得自由。”这位文坛巨匠,最终以自杀谢幕。

同样的烦恼,也曾折磨着最年长的诺奖获得者,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她平静的写作生活完全被打乱。她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场灾难”,自己恐怕无法再继续写作。“现在我所做的就是接受采访和拍照。”

因此,历史上也存在着知悉获奖之后,拒接领奖的人。

其中就包括以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了法国乃至全世界整整两代文学家和思想家的萨特。

在1964年,瑞典皇家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萨特。瑞典皇家学院授奖给萨特的理由是:“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报纸上落实了他获奖的消息后,萨特立即给瑞典皇家学院写了一封措辞委婉但意思明确的信,请对方取消这项决定,否则他会拒绝领取。

在声明中,萨特说明了他拒绝的理由:一个作家在政治、社会和文学方面的地位,应该仅仅依靠他自己的工具也就是他写的词语来获得,而任何他可能得到的荣誉都会对读者造成压力,这是他不希望有的。作家应该拒绝让自己转变成一个机构。

为了保持作家表达的独立性,萨特直接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授予。

而对于领取奖项的作家来说,与诺奖光环与之相伴随的“诺奖魔咒”,也似乎在很多获奖者身上应验。

所谓“诺奖魔咒”,指作家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往往会陷入一种创作困境——要么再也写不出像样的作品(这与获奖身份不相符),要么无法超越以前的自己。

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沉寂8年无新作。

作家苏童曾说,诺奖之于莫言是“桂冠”,也是“枷锁”,伴随获奖而来的是无形的压力和更高的期待,一度使他无法持续创作。

作家忙于商业活动,忙于生活琐事,是否就失去了创作的能力呢?

莫言认为,“诺奖魔咒”的确客观存在,“在时间精力上各种各样的牵扯,在精神上的各种各样的干扰,这都是存在的。”

为了躲开诺贝尔奖带来的干扰,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干脆选择隐居。


△鲍勃·迪伦

其实,所谓诺奖魔咒,也与获奖作家的年龄有关。有人曾经算过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获奖时的平均年龄,大概在65岁左右。

试问一句,不管得不得诺奖,一个65岁左右的老作家还能创作如泉涌吗?而且,有为数不少的获奖者,在得奖前很多年就封笔了,不管给不给他奖,他也都不会再创作了。

例如2011年获奖的瑞典作家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此前已经因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卧床二十年,这期间虽凭借强大的毅力出过一本诗集,但创作力显然大不如前。得诺奖时,他已彻底封笔七年。这样的作家,即使有心创作,身体也不允许了。

那么诺奖魔咒,就无法打破吗?


诺奖热之后,文学依然孤独?

在诺奖公布之后,作家及其作品在一段时间,无疑会备受关注。

但诺奖在书籍销量上的效应会随着时间消散,真正能够读完诺贝尔获奖作品的人又有多少呢?

作家也会困于“诺奖魔咒”苦苦挣扎,尤其随着作家明星化的趋势越发明显,人们对于人的关注,更甚于作品。

比如最近作家余华因为在《朗读者》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幽默的画风频频上热搜。而上一次被大众关注,则是因为为国内某教育机构站台,分享的主题叫做《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由此引起了大众对于文学的讨论。

全然不是因为作品本身。

那么在当下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这些媒介,如何抓住当下年轻人的点,打破这种魔咒,重建与读者、大众的关系呢?

莫言的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思考。

作为时代变化的参与者和观察者,他时刻保持着与时代变化的同步。

2020年,在获奖8年之后,莫言的第一部作品《晚熟的人》出版,在这其中,有一篇《表弟宁赛叶》的故事,讲述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表弟宁赛叶的不服,总觉得表哥莫言能做的,他也能做,甚至做得更好。在央求莫言利用其名气发表自己的作品未果之后,而怀恨在心。


虽说是虚构出来的,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莫言这些年的经历。莫言曾在一档节目中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我跟很多亲戚都不联系了!”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亲历者,可以看到莫言认识到了诺奖带给他的荣耀与桎梏并存,并将这些变化在文学中展现,正如以往他的作品一样,保持着对现实的观察与关照,只是以前他的主角,是生活在“高密”那片土地上的人,如今变成了更魔幻的名利场中的人。

是否打破了诺奖魔咒,我们无法给出答案,但能看出来,莫言努力这么做了。

这也体现在莫言走下“神坛”,开始以更“时髦”的方式,了解当下社会。

8月9日,《莫言开公众号啦!》的文章在朋友圈里迅速传播开来,正式宣布了作家莫言新近开设该微信公众号的消息。


公众号slogan是“我想和年轻人聊聊”,从阳春白雪到走下神坛接地气,莫言,选择通过年轻人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了解他们,并将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传达给读者。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自己不被这个时代过早地淘汰,也使他的文学创作能够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让大众更容易去“接近”文学,从而为文学买单。


其实无论俯下身来与读者互动,还是基于作家本人的影响力,只要能吸引更多的人们,关注一下文学、关注一下阅读,其积极的文学意义、阅读意义,都显而易见。

在这个过程中,作家如若能够实现自我突破、重拾创作激情,岂不是皆大欢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88244770

    莫奖不要也罢,于锅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