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梦者说Vol.6|孟凡浩:空间赋能乡村

捕梦者说Vol.6|孟凡浩:空间赋能乡村

00:00
29:15

一个乡村振兴项目是否成功,

关键看有没有原住民的回归,

不然就只是一群城里人

用城里的资金在乡村的土地资源上修建东西。

房子好、度假体验好

都只是锦上添花,

跟当地产生关联才是最大的意义。

孟凡浩



在初冬11月的冷寂中,孟凡浩第一次看到泰安“故乡的云”原始的场地。这个名为“九女峰”的村庄,全然不像它的名字这样优美空灵。相反,这里的绿色很少,漫山的黄泥巴土地与自己设想中的“青山绿水”颇有差距。

然而,当孟凡浩站在九女峰山顶遥望泰山时,突然萌发了“想要用轻盈的形式来回应泰山的稳重”的灵感。几乎是出于一种直觉,他想用仿生有机的形态语言,去实现一个视野收纳的场所。这个突发奇想,恰恰为这个被遗忘的山间村落带来了命运的转机。



01

热议|泰山九女峰书房

一朵故乡的云



“故乡的云”作为泰安隐秘山村中横空出世的空间,贡献了一种非常具体的乡愁,也打开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好奇心。它几乎一落地就成为了“网红”,受到热情追捧。人们花几小时的时间,把车开上盘山公路,只是为了去这个云朵一般的图书馆里看本书,喝杯咖啡,寻找心中最原初的对大山和土地的情感——或许更简单:为了拍一张值得发布在社交网络的照片。


“我不排斥这个空间被视作‘网红’“,孟凡浩在采访中提到:”我们花了3个月时间完成了这个图书馆的空间,这完全在计划之中,本意就是让这个空间成为‘网红’,在项目启动的初期就聚集流量和关注,得到更多人认可,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质疑,项目的推进就顺利多了。”他拥抱”网红“的初衷,并非为了轻松地获取名利,而是对项目存有更长远的打算。


在“故乡的云”走红之后,孟凡浩继续开展泰安东西门村活化更新。拒绝推倒重来的粗暴方式,而选择一种“针灸式”改造方法,在尊重原有村落肌理和保持宅基地边界不变的情况下,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实现旧村落的新生。


随着改造的推进,项目业主鲁商集团与当地的村集体共同成立公司,由专业团队运营民宿,当地农产品则通过电商销售。这样一来,村民们的最具体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整个村子的收益都被带动起来了。


保守估计,“故乡的云”项目一年能够创收百万以上,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终于脱掉了“贫困”的帽子,看到了未来发展的潜能。离乡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巢”,带来新的希望。


这一切并不是偶然,孟凡浩从项目初期就一直在思考:“在外力撤出后,如何让村庄仍然拥有良好可持续的生存状态?”因此,从前期的创意策划、场地规划、空间设计,到后期的产业导入、资源分配及空间运营,每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构思。


他在贵州苗寨的“龙塘山房”项目也延续了这样的模式,建筑空间既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成为了一种”讲故事“的“工具”聚集大众的关注,成为乡村振兴完整环节中的重要媒介。



02

缘起|东梓关居民回迁安置房

画境人居两相宜



怎样的建筑空间能拥有叙事性呢?在孟凡浩看来,它首先要能够“回应自然”。


早先为浙江东梓关居民设计回迁安置房时,孟凡浩曾以吴冠中的画作为灵感,重现了江南水乡的抽象之美。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为46户村民建回迁房,以低造价来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同时,政府也想建立乡村示范区继而在日后推广。


身为建筑师的孟凡浩,更多地考虑如何用建筑空间,去激活这个面临衰败命运的典型江南村落,让它成为新兴的乡村社区,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在创作东梓关项目之初,面对政府给出的“新杭派”民居的命题,孟凡浩也不想简单地做些“假古董”来交卷。他反复问自己:什么是杭派民居,什么是浙派民居?如果将这些时代留下来的具象符号重建起来,的确拥有了在地性,但也仅仅是一种“拼贴”,全无深度。


当我们游走在江南民居的聚落中的时候,体会到的究竟是什么?是粉墙黛瓦,是小尺度的街巷,也可能是阴雨天过后抬眼望见的檐廊,这些碎片的感受也可以形成某种空间化的东西。江南的朦胧烟雨,淡青黛灰的色调,可以击中人们心中的乡愁。于是,吴冠中画里抽象的江南民居就浮现在孟凡浩的心头,最终成为了东梓关回迁农居的实景。


孟凡浩希望建筑可以打破城乡二元论的“围城”,“既为都市人治愈他们的乡愁,又能为乡村人实现他们的城市梦”。



03

模式|空间赋能乡村

当建筑成为媒介



在网络时代,聚焦于建筑空间的一张图片,足够激发起人们对一个目的地的浓厚兴趣。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该如何评判建筑的价值?仅仅体现建筑师的个人思想,恐怕远远不够。


孟凡浩认为:“行业要求建筑师的职责更加社会化,我们不再单单专注于建筑美不美、构造合不合理、材料真不真实这些学科内部的问题,而是以空间为载体来赋能各个领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翔宁在为孟凡浩及其合伙人朱培栋的新书《line+空间赋能》撰写前言时,探讨了当下建筑所具备的“品质”,以及“有品质的建筑”在网络时代的潜能:“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出发了史无前例的建设浪潮。如果说早期城市建设以粗放型为主,那么近年来高度市场化的社会需求和互联网背景下日新月异的空间使用场景则催生了对品质的关注和重新认识。一方面,品质作为一种空间属性,保证了功能和使用的适宜;另一方面,在一个媒体影响力不断扩展的时代,品质也超脱了物理空间的局限而具有了传播属性。借助一张图片或是一段视频,一座建筑往往能够触及比其日常使用者更广的范围,也因此具有了更大的引发改变的潜在能量。


李翔宁还引述了英国评论家罗恩·穆尔(Rowan Moore)的观点:“建筑既是满足实际需求的工具,也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李翔宁认为:“当下的中国,建筑的后一种作用或许早已远超前者。它不再单纯地解决功能性要求,而是成为了一种媒介,传递着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未来等待着建筑师的,将是更多的挑战。“城市更新营造、乡村激活与振兴、在地文化的挖掘、度假休闲生活的塑造……都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孟凡浩说。


 END.



监制:朱丽康

编辑/撰文:李昕

音频剪辑:白希文

文字整理:东开开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59199xmwp

    音效太差,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