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作业:四大支柱【文本四《城南旧事》节选】

第四周作业:四大支柱【文本四《城南旧事》节选】

00:00
03:07
创作背景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此文本为《城南旧事》节选,主人公英子是一个善良、聪明、大胆,五六岁的小女孩。生活在北京胡同里,以充满童真的眼光观察着世界,关注着她周围的各色人等。最终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爸爸因病离世,英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本段文本是最后一节,爸爸因病不能去参加毕业典礼,在病床上和英子的一段对话,播讲节奏以舒缓型为主,凝重型为辅,语调以平调、降调为主。
【练习文本四】括号是重音,斜杠是停顿
新建的大礼堂里,坐满了人;我们毕业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
爸爸病倒了,他住在医院里/不能来。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我告诉爸,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我问爸,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六年前/他参加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老师真的选了(我)做这件事。
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但是我说:“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
爸爸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那么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
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他把脸转向墙那边,举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转过脸来/叮嘱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啊!”
“我知道,爸爸。”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英子?”“是。”我虽然这么答应了,但是/觉得爸爸讲的话/很使我不舒服,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