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大雁塔为什么叫雁塔?它其实跟玄奘大师没有关系(上)

18. 大雁塔为什么叫雁塔?它其实跟玄奘大师没有关系(上)

00:00
11:13

经历千年风霜、至今矗立在西安的大雁塔,也曾经俯瞰着隋唐长安那座历史上的伟大都市。它是中国中古时代带有强烈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色彩的辉煌文明的见证者,也是佛教在亚洲兴起与传播这一世界脉络的重要地标。它的建立,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土的长安崛起成为新的世界佛教中心的象征;同时,从这里出发,佛教横渡东海,将佛光洒在日本列岛上。它的宗教、思想、文化意涵,以及在整个人类文明起伏演进中的意义,清晰地刻画在历史的记忆里。不过,历史记忆又是如此的脆弱,以至于我们至今说不清楚为什么这座伟大的佛塔,叫做“雁塔”。虽然名无固宜,约定俗成谓之宜,但“大雁塔”之得名,背后却很可能存在被历史记忆所湮没的信仰与思想情节,而这些情节,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佛教的域外思想因素和中国文明的关联性。
大雁塔的得名,目前最为学界认可和大众称道的,是玄奘《大唐西域记》所记其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根据玄奘的回忆,在因陀罗势罗窭诃山东峰伽蓝前有窣堵波(即佛塔),名叫“亘(许赠反)娑”,玄奘注云:“唐言雁。”根据注音,这里的“亘”读音为“桓”。其实在汉文佛教文献中,这个词多译为“桓娑”。关于这座“亘娑”塔的兴建缘由,玄奘记载,该寺最初修习小乘,开三净食(可以吃自然死亡的动物的肉)。有一天一个僧人饿极,看见群雁飞过,戏言说,今天午饭还没着落,菩萨应该知道吧。刚说完,一雁就投身坠落,死在僧前。众僧很感动,觉得是“如来设法,导诱随机”,于是转而修习大乘,并且建佛塔,将死雁葬于塔下,将佛塔命名为“亘娑”(雁)。(《大唐西域记》卷九)
玄奘见到这座以雁命名的塔,是否就意味着长安的大雁塔是仿制这座塔而来的呢?没有任何文献记载能够证明两者之间的关联。两者之间的关联,只不过是近代学者们从《大唐西域记》中找出了这条记载,然后裁剪拼接到长安大雁塔的建塔缘由上去的。看似合理,实际从史源和逻辑上都存在着无法解释的地方。翻检唐人文献,我们就找不到两者之间的关联,甚至到了宋代,宋人似乎也并不知道长安的大雁塔和《大唐西域记》的这条记载有什么关系。比如宋人张礼《游城南记》就不买账。他对大雁塔得名的解释,依据的是《法显传》有关达嚫国(即憍萨罗国,Kosala)迦叶佛伽蓝佛塔的记载,这座佛寺“穿石山作塔五层,最下一层作雁形,谓之雁塔”,张礼由此推论,长安的大雁塔与此有关。但是检《法显传》原文,我们却发现这座佛寺最下层为象形、往上依次为狮子、马、牛、鸽形。鸽雁同类,唐代习尚以雁为贵,凡言鸟者多以雁代之,故慈恩寺大雁塔以雁命名?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是唐初徐坚《初学记·道释部》记载释道安(312—385年)在襄阳檀溪寺造五重塔,正是对达嚫国伽蓝的模仿,但是唯一的区别,就是“最下为雁形”。所以张礼所说,也未必全错。有关信息传入中土后,或有失真。但可以确认的是,达嚫国迦叶佛迦蓝有雁或鸽的符号。
史实(historical facts)和构建的知识(constructed knowledge)是有区别的。有些观点是现代学术的产物。学术研究除了能够呈现出新的历史画面,也可能会制造出并不存在的关联、绘出并不存在的历史画面。从这个角度说,越是技艺精湛、思想丰富的历史学家,其过于完美的结论越是值得警惕。
其实大雁塔得名“雁塔”甚晚,并非在建塔之初就命名为“雁塔”,而是后人追加命名的。也就是说,玄奘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建造的这座塔名叫“雁塔”。玄奘弟子记载玄奘于652年在长安晋昌坊慈恩寺建塔时,“仿西域制度,不循此旧式也。塔有五级,并相轮露盘,凡高一百八十尺。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不但玄奘本人并没有把这个塔叫做雁塔。翻检初、盛唐诗文、佛教文献、官方文书等各类史料,这座佛塔主要的名字叫做“慈恩〔寺〕塔”、“慈恩寺浮图(屠)”,因其位于慈恩寺西院,有时也被称为慈恩寺西院浮屠,比如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韩愈《长安慈恩塔题名》文、高适《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屠》诗等。中唐之前慈恩寺并没有“雁塔”固定说法,到了科举制度勃兴,“雁塔题名”成为潮流,使得雁塔之名流行开来。至于在雁塔前冠“大”字, 则大约起于明代。明代科举考试的文举人和武举人,仿照唐人故事,分别会聚于慈恩寺和荐福寺立碑留念,亦曰“雁塔题名”。因西安南郊有两座雁塔,为便于区别,遂有大、小雁塔之称。
其实,“雁塔”作为一种对佛塔的描述性文字,在唐代非常普遍。比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其文字中不厌其烦地用“雁塔”描述各个寺院的佛塔,比如《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云:“都人狎至,瞻雁塔而欢心。”沈佺期《游少林寺》诗也称少林寺佛塔“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卢藏用《景星寺碑铭》也用“雁塔分身,初疑踊出;蜂台合势,更自飞来”来形容景星寺佛塔;武三思《大周封祀坛碑(并序)》云:“心悬万月,从雁塔而乘时;足驭千花,自龙宫而应运。”敦煌写本P.3445是一篇咏赞法门寺真身舍利的五言诗。《偈》诗中称法门寺真身舍利塔“神光分皎皎,雁塔起巍巍”。最值得注意的是武则天撰《大福先寺浮图碑》描述大福先寺佛塔云:“于阗香像,尽写龙龛;舍利全身,咸升雁塔。”其实这里已经点出了“雁塔”跟佛教舍利信仰的紧密关系,“雁”是跟佛教舍利信仰紧密相关的一种符号。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推断三点:第一,“雁塔”早在慈恩寺那座今天叫做“大雁塔”的佛塔建造之前,已经被广泛使用来指代佛塔;第二,在慈恩寺大雁塔建造之后很长的时期内,它并不叫做“雁塔”;第三,“雁塔”成为慈恩寺那座佛塔的专属名称,并不是玄奘赋予的。所以,从跟玄奘有关的文献中裁剪一段记载来推断大雁塔的得名,从逻辑上并不成立。如果要解释为什么慈恩寺大雁塔被叫做“雁塔”,可能需要解释的不是单个的塔为什么叫做雁塔,而是为什么“雁塔”这个词在中古时代被广泛用于描述佛塔。其根源性的原因,在于“雁”(桓娑)和佛教的密切关系,而不是跟哪座具体的佛塔有什么因缘。这涉及到“桓娑”的真实意涵。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韬略妈咪

    看纪录片玄奘西游记,说大雁塔是印度那边塔的名字,玄奘归来设计、建造大雁塔为了纪念印度的大雁塔。

    邙洛山 回复 @韬略妈咪: 玄奘自己都不知道这个事

  • W倒过来是M

    哈哈,“蒙太奇式手法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 tltracy

    我觉得对佛教鼎盛时期的南北朝和隋唐人来说,佛塔就是寺院的一部分,供奉舍利的地方,所以不存在塔有名字这回事。但对佛教衰退后的后世人来说,塔是一个景观,而中国景观建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要有文字,比如在明清时期臻于完美的园林,没有匾额对联就不是完整的工程,连个亭子也要取个名(红楼梦里题咏大观园是园子建好后必须步骤),所以就非要穿凿附会给塔取个名字。说到底都是今人对古人的误解和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