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王芳 × 夏夏:“空心病”流行的时代,在生活的缝隙里找寻意义感

18. 王芳 × 夏夏:“空心病”流行的时代,在生活的缝隙里找寻意义感

00:00
01:16:45

你好,我是看理想的音频编辑夏夏。

本期《理想青年》的嘉宾,是北师大心理学教授王芳老师。


作为一位心理学教学科研从业者,王芳老师是一位我非常佩服的老师,她就像女超人一样,不仅科研能力超强,上课也十分有趣,同学们也都超级喜欢她。每次和王芳聊天,都觉得收获特别大,带给我很多看问题的新视角。

顺便预告一下,王芳老师的人格心理学节目正在筹备中,应该过一段时间就会跟大家见面了——对,你没听错,看理想也要有心理学节目啦!

 记得上次见王芳老师,我们聊到了内卷、焦虑,以及“空心病”。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空心病”这个名词,它是北大徐凯文老师根据他多年的观察和临床经验提出的这样一个概念。

他发现,北大新生有30%的学生有“空心病”。之所以说“空心”,是因为这些学生从小都是最好最乖的孩子,是人群中的“精英”、佼佼者,但他们自己却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其中最极端的,甚至会放弃自己的生命。

另外,“空心病”看起来跟抑郁症非常像,同样都伴随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然而所有的抗抑郁药物和治疗手段对他们都无效。

我第一次听说“空心病”这个说法,是几年前读到徐凯文老师的一篇文章,《空心病与时代焦虑》。我一方面特别吃惊:为什么能力那么强、那么优秀的人,也会有强烈的无意义感?

进而联想到自己和身边的很多朋友,似乎都有一些“空心”的症状。在过去很多年里,我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然而无解,也曾经有一、两年深陷在“意义感缺失”的状态之中。尽管我做了很多事情,很努力,也很疲惫,但依然找不到意义感。

所以这一次,我和王芳老师从“空心病”谈起,聊了“意义感缺失”这个似乎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怎样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也许王芳老师的回答,能给你一些启发。

收听提示:

3:01“空心病”和抑郁症二者的区别?

9:12为什么“空心病”这么普遍?

19:21应试教育的高压之下,孩子们是怎样变“空”的?

23:47身处恶性竞争环境中,作为一个个体可以做什么?我们真的有机会改变环境吗?

36:30焦虑与“意义感缺失”,是一种时代病

45:56当王芳老师还是“王芳同学”时,是怎样进行自我探索的

51:57  过劳、没有时间反思,很容易陷入“意义感缺失”状态

58:19心理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它“有用”还是“没用”?

1:03:58“坚持理想”VS“向现实妥协”,二者只能择一吗?

1:12:43如果穿越时空回到20多岁的时候,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什么?

 本期参与:

嘉宾 | 王芳

主播 | 夏夏

文字 | 夏夏

制作 | 夏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弘驿站

    死去原知万事空,其实人的一生都在对抗生命的虚无。

  • 柠檬不卖萌_j6g

    听两个很温柔的女孩子聊天的感觉

  • 听友75874946

    这个心理老师观点好片面,社会问题教育问题都归罪于父母家庭。

    红色天竺葵_mq 回复 @听友75874946: 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幸运的人一辈子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社会问题、教育问题还不就是身处其中的一个个具体的人的问题?不同认知方式的人身处同样环境作出的决策可以完全相反,而一个人的认知模式、情绪情感表达和性格养成等在学龄前就形成,教育过程是加强或纠正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建立、塑造的过程。所以儿童的父母家庭(准确来说是抚养者、玩伴儿)就是根源所在。

  • keyman_cT

    这期问题全中!!甚至感动得包含热泪

  • 断翅的青叶儿梦

    没有在追求真理和至道的路上,活得累累如丧家之犬,就会让我觉得非常痛苦……

    1326816mvop 回复 @断翅的青叶儿梦: 理解同情!活着不容易!

  • 老娘080

    这里是矛盾的,越是做了很多功课越郑重的选择,越怕选择错误,反而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随波逐流,心理压力不会太大。 老师当年没有太多选择,命运做了选择,反而不会给自己太多压力。 另外,外部空间也很重要,当你在一个向上的时期,风口,闭着眼睛走路也不会摔跤。

  • 虚空_0c

    往上点就是人为什么要活着,人解决了温饱,就问想些别的问题

  • 大钊有话说

    我佩服你们所有人…

  • 1350919sfbn

    空话不清不楚没用的话太多,太差

  • 夏兮读书

    夏夏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