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讨论移民问题,因为我们在美国也是移民,所以我对移民本身有兴趣,想看看他们是怎么样的。
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是所谓的“大熔炉”,但是这个大熔炉有一定的限度。你要知道虽然美国是移民国家,但基本上他们是“白美政策”——就希望来的都是白人。那么像我们黄色人种和其他有色人种,当时来讲并不欢迎。现在我先谈谈这几个族群的社会地位与他们遭遇。
一、黑人移民的悲惨遭遇
先讲一群最早的黑人移民,这群黑人到美国实际上非常不幸,也并不是他们自己要来的。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在加勒比海内的小岛屿上发展一些事业,主要是种植。那个地方也没多少人,就开始从非洲运黑人进来,这件事很残忍。葡萄牙的商人沿着非洲西海岸走,跟当地黑人的部落说你去掳掠别的部落的黑人来,我买了带走,这叫黑奴买卖。资金由犹太人出,运送由葡萄牙运送,到了美洲这以后是其他白人买,起先加勒比海都是一些西班牙的移民,后来到了大陆上美国开始出现了,美国人和比美国更早一点的法国移民,还有英国移民,他们买。
黑人移民运到这来损失很大。在非洲海岸出发的时候,每一艘船可能很小,装300个人,能活着到达美国口岸的有一半就不错了。关押黑人的方式很残忍,在船上,脖子上套个钢铁圈,两个脚套两个铁圈,钉在船板上,一排排像沙丁鱼那样排在那里,又吐又泄,又要晕船,又要心情愤怒,这样就死掉一半。
到了口岸,黑人运下来像牲口一样拍卖,一堆人在买,下面买主叫价,卖主犹太人就拉着一个人上来,牙齿掰开给你看,买牛马和羊要看牙齿,他买人也看牙齿,来看是不是健康。给你看他手、胳膊和脚掌有没有力气,卖什么价钱,男的壮汉价钱最高,年轻女子的价钱很高,因为女子可以生育,小孩价钱不高,周年以上的孩童价值很低,真是拿人当牲口卖。
最初是美国的北部和东北部,新英伦地区的也买黑人,主要拿来做家庭工作,做劳工,比如当家里的花匠、仆役和街上扫街的等等。南部会买大量的黑人,因为南部是种棉花的,这些都是很重的工作,他们从开垦土地开始就要工作。
买卖黑人最高峰的时候是美国1776年建国以后,美国大概有一半的农夫在农田耕作,但这个不够赚钱,他们就开发棉花和烟草卖到欧洲去。这一批进来的人,如果一船算100个人,我们有同事估计过,从开始向美洲卖黑奴到内战,1850年左右,200多年,大概运了3000万黑奴,相当于非洲西岸居民人口的1/4,但到了这边能用的就1000万,在工作场合中被虐待死了很多,余外就驯服下来了。
今天的我们回去看黑奴的情形,很多中国人骂他们不争气,但我们要知道有的人有勇气,敢于反抗,结果要反抗的都死了,剩下的是屈服的。没有家庭,没有教育,卖的时候妈妈跟小孩一起卖,夫妇不在一起的,不让夫妇在一起,女奴生育的孩子不知道是谁的,不知道孩子的爸爸。女奴除了种田以外,就是生育小孩了,好卖给人家,长大后或者自己用,或者卖给人家,就像卖狗卖猫一样。这种情况之下,他怎么能够多年下来还可以有反抗的勇气,也没有家庭观念。
南北战争理论上是北方人在南方解放黑奴,实际上是南方的农业跟北方的工业之间有矛盾。北方的工业希望南方卖棉花给他们做原料,但是北方自己也希望有黑人给他们做工人,这个战争不纯粹是为了人道,林肯总统是为了人道,支持林肯打内仗的大多数人不为人道,不要把他想得太美,这批人(黑人)永远在社会的下层,永世不得翻身。
二、移民的次序
我们下面讲讲移民的次序。
美洲立国以前我曾经讲过,说是许多的人民要向西部开发,一波波过来开发。第一波进来的是英国人后裔,第二波是Westmoreland(威斯特摩兰县,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到湖边这一带这边农田的人,爱尔兰人中发生大灾荒,曾经来了一批,不过到后来1910年时灾荒很严重,那时候进来的(更多),早期进来的死了很多,那时候还没大批进来。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从英国来,还有就是中欧的人和东欧的人,来是为了种田,他们喜欢种田,在欧洲他们的工业也不发达,所以他们来美国种田。
这批人今天还有很多,其中一大部分东欧的人信天主教,中欧的一部分信天主教,其他的信新教,他们的家族观念很深,通常聚族而居,开垦田地的劳动力也是附近的亲戚和同时期来的人。进来的人都是扛把锄头,带把斧头,没有别的行为,运送到开垦公司,运送到工地去,开垦公司向政府领钱,1块钱1亩地或者1块钱100亩地,都有可能。运送过来以后让他们开垦土地,偿还船上的旅费,返还地价,到最后向开垦公司买地。有些人可能储蓄了一点钱,以10倍或20倍的加盟价格向开垦公司买地,他也可以自己向美国政府标地。这批人分布的地区,在今天是从东北部到中西部中间这一块,到现在的匹兹堡市周围。
举个例子,我的老秘书她跟了我20年了,我退休了她才离开我,变成系里面的秘书。她两个女儿结婚,每次结婚的时候他要招待200个客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他家一小时的车程距离之内,就有200多家他们的亲戚,这些人在工作上上升不了太多。我的秘书从中学毕业以后修了点秘书课程,在 Community College(社区学院)修了点课程就做我的秘书,我的秘书是系里派过来的,她做到今天就做了系里的主任秘书了,明年退休,但她永远都不能再升职了。她的丈夫是一个印刷工,自己开个小印刷所,印喜贴、广告这一类的东西,但现在有了computer印刷(数位印刷)以后,他就失业了,失业将近20年,他一辈子就做这种半劳力的工作。他们的职业多是公司小职员,乡下的小店铺里帮忙的,因为他们累积的资本不多,他们过来的时候都是很穷的穷人。
三、欧洲移民与亚洲移民
第二批进来是美国工业发展的时候,1810年左右到1850年左右,这时候美国铁路开始开通,这时美国的铁路网发展了三四十年,有三条横的和三条竖的,他们有一个大的铁路网,(有助于)西岸的开发。一般是想发现黄金,就有大批的欧洲人过来,那时就不管哪儿的人都有进来。
这批人中有一批人是意大利人和后来的爱尔兰人,在城市里面这些人大概都做警察或是城里面的劳工,还有船员,当时很多当船员的进来美国,这批人在东岸的城市和中西部的城市里势力很大,尤其是意大利黑帮会,黑手党很团结,但互相争斗也都很厉害。
爱尔兰人因为都讲英语,所以常常做警察这一行,警察、救火员,大概就属他们最多。这是铁饭碗,可以世袭的,还具有政治影响力,这批爱尔兰人就逐渐进入地方基层的政治活动,在市政府阶层和县政府阶层的势力非常大,可以掌握政治力量,而你其中一个往上走的,像肯尼迪就爬到了很高的阶级。所以这一批人在美国移民里面是阶级最高的,刚刚讲的中欧和东欧来的是第二阶级,再下面就是黑人。
为什么我们说不上黄种人呢?我们黄种人在“黄金潮”的时候进来是当奴工进来的。中国人进来的时候恰好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时候,太平天国的兵在海外逃亡,一大批逃亡到东南亚,其中一批运到澳洲,或者运到美国来,他们就当金矿里开矿的工人,以及西岸的开发农田的,负责挖沟开垦土地,农庄整理好后让白人来耕种。然后他们转业做铁道工人,西岸的铁路,南北走的铁路,一直到通了东边的铁路,(这些铁路有)44条,以华工为主力,但是不给华工配额,排华率很高。
开垦东西岸农田的华工,开垦好了以后,白人半夜里把他们赶上船运出去,常常运到墨西哥去,所以今天正宗的墨西哥人里面有很多人,名字的中间有一个字是中国姓,因为西语系的姓中最后一个是妈妈的姓,第一个是自己名字,第二个是爸爸的名字。所以这些人跟印第安种的墨西哥人混血了,混在一团看不大出来了。再有一批就从墨西哥分散出去,分散到比如智利和秘鲁,帮助他们打独立战争。中南美的将军们里面有很多中国人的后代,因为是太平天国的军人,他们本来就会打仗,所以帮他们打内战打得很好。
华人因为排华率一直没有配额,作为华人的铁路工人跟着铁路走,分散到各处,每个铁路线的站口上都可能有华人做杂工,比如花匠园丁,洗衣之类的,更多一点的说开餐馆,卖Chop Suey(杂碎),就是什么菜都混在一起,这就是杂碎菜,所有菜用酱油一炒都好吃,华人餐厅就永远沉沦在这个层次。
四、移民中的阶层
所以我刚刚排的次序应该是:苏格兰,爱尔兰,有中南欧以及到第三批,又在工业发达的时候进来,钢铁和汽车工业都发达,来的是中欧一带比如德国的熟练劳工,这些人就变成第三波人的劳工里边的台柱。他们是熟练劳工,这些劳工家庭的社会地位便慢慢上升,他们的子弟就变成中产阶层。
所以第一波是英国人的英伦三岛来的,第二个层次是后来居上的德国人等等,第三个层次是中东欧来的,第四个层次是中国人和西语系的拉丁语系的人,最底下是黑人,这个阶级非常分明。
这时西语系的人还在继续不断进来,今天西语系的人口要超过黑人了,变成最大的白人以外的语系,所以今天美国的语文里边,西语已经是第二国语。在西岸也看得到更多,美国的中部一大块土地,加州的领土,这些本来也是墨西哥遥控的领土,本来他们就人多。
美国的移民造就了美国的今天,但是白人占尽了便宜,有色人种包括其余在内,都压在下面。
东方人里边,中国人以外到战后进来一批韩国人,还有战前日本人。日本的待遇并不比中国好,尤其二战的时候,他是敌国,是关在集中营里边的,关了两年半。韩国是韩战进来的一大批人,越战的时候进来一批越南人,这些跟中国人是差不多的,地位也差不多。日本人数不多,但日本人慢慢也在往上爬。
最近进来的印度人地位很高,因为他们在印度就是高阶层的人物,受过高等教育到这儿来,他们很聪明,尤其是数学非常好,所以他们一进来就位居中产阶级上层,不在下层。所以美国号称是个自由平等的国家,“平等”两个字是给自己听的,不是给人家听的。
八十多岁的口齿清晰度啊!某些人得知荣知耻而后勇啊 背景音乐也恰到好处,一点没喧宾夺主啊! 有些人越是咬字吐字含糊不清,越是把背景音乐调到最大,其实他就是想掩饰缺点,但没想到却弄巧成拙了 感谢老人家,真是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犹如国谱,脉络清晰。
讲的非常清晰明了,一下子懂了。感谢许教授,良心学者
美帝不愧是地球之癌
字幕不准确
良心学者
许老师在耄耋之年,88也被称作米寿,感恩老师的分享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