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何吃药|五石散服用指南:配套措施要跟上

7.如何吃药|五石散服用指南:配套措施要跟上

00:00
16:19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好!我是刘强。欢迎收听《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第7课。


1

根据相关文献的记载,我们知道,五石散还有一个别称——寒食散。为什么叫“寒食散”呢?孙思邈《千金翼方》的解释是:

凡是五石散,先名寒食散者,言此散宜寒食,冷水洗取寒,惟酒欲清热饮之,不尔即百病生焉。服寒食散,但冷将息,即是解药热。

“五石散”之名主要是说这个药的配方,“寒食散”则是强调它的服用方法。


为什么要“寒食”呢?因为五石散药性极热,药力发作以后,人会浑身发热,五内如焚。所以要“冷将息”,也就是采取“冷处理”的办法,以解药热。


2

怎么“冷处理”呢?第一是吃冷食,就是要吃凉菜凉饭。服用五石散后,热力开始发散,这有个术语,叫做“散发”。“散发”后必须多吃冷饭以散热降温,有时一天竟要吃七八次冷饭!估计那个时候,没人会说一个人吃冷饭不卫生,没准儿吃冷饭反而成了显示身份的标志——说明你吃得起五石散啊!


“散发”又叫“石发”。说到“石发”,隋朝侯白的笑话故事集《启颜录》载有一个很好笑的故事。说北魏孝文帝的时候,许多王公大臣都喜欢服食五石散,大家见了面,不免要交流一下服药体会,说着说着就会有身体发热的反应,于是都会说“我石发了”。结果“石发”一词竟时髦起来,有点像那句广告词:“今天你喝了没有?”


有的人家里并非贵族豪门,吃不起五石散,却也说自己“石发”,人们就说这种人是“诈作富贵体”。当时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有一人躺卧在闹市门前,一个劲儿地说自己热,闹得动静很大,于是引得很多人都来围观。这人的同伴奇怪了,问他怎么回事。这人故意大声说:“我石发了!”同伴大概见过些世面,就问他:“你何时吃过五石散呢,非要说自己石发?”这人说:“我昨天买的米里有小石子,吃了以后今天可不就石发了嘛!”众人一听,大笑不止。这个附庸风雅的家伙,压根儿不知道“石发”是咋回事,却要当场“秀”给别人看,结果闹出了笑话。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服食之风即使在北朝同样盛行,甚至对民间的一般百姓也产生了影响。


冷处理的第二个办法,是冷水浇身,就是洗冷水澡,以散热降温。今天的人到了酷暑天气,也喜欢洗冷水澡,这是“外热”导致的本能反应;而吃五石带来的是“内热”,那些石硫磺啊、钟乳石啊在肚子里闹腾,火烧火燎的,洗冷水澡当然成了散发内热的一个有效途径。


3

第三个配套措施就不能叫冷处理了,就是服药之后,必须喝点温酒。喝酒是魏晋名士的身份标志,但是如果你先服了五石散,喝酒便要小心了。大概因为酒性热,冷着喝下去,和肚子里那些硫磺之类的掺和在一起,无异于火上浇油,所以只好温一温,烫一烫,这样可以活血,促进药力散发。由此看来,魏晋人爱喝酒,和服了药以后必须要用温酒来调理也大有关系。


说到喝温酒,《世说新语·任诞》篇记载了一个故事。


东晋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大司马桓温的儿子桓玄,当时只有23岁,被召作太子洗马(就是太子的随从官),算是刚刚踏上仕途。这一天,桓玄乘船停靠在荆州刺史王忱的辖区。王忱小名叫佛大,简称王大,是王蓝田的孙子,可见他们家是个服药世家。他去看望桓玄之前,已经服用了五石散,并且先在家里喝了温酒,已经是小醉微醺的状态,然后来到桓玄的船上。


桓玄很有他父亲、东晋大司马桓温的风格,豪爽粗犷,不拘小节,见王大来访,就用冷酒招待他。王大不乐意了,几次三番嚷着要身边的人“令温酒来”!这话其实有一种服散者的自我炫耀:老子今天吃了五石散了,怎么能用冷酒打发我呢!但是王大犯了个小错误,就是说了“温”字,触犯了桓玄父亲桓温的名讳。古人对父祖名讳是很在乎的,这时候桓温已经去世多年,而桓玄是个孝子,或者说为了显示自己是个孝子,居然当场哭了起来。王忱一看,这下触了霉头了,非常尴尬,就想起身告辞。没想到,这时桓玄用手巾抹了眼泪,很可爱地说了一句:“我因犯了家讳而哭,关你什么事?”意思是,我哭我死去的老子,与你有什么关系!这显然是执意留客了。王忱也就留下来喝酒,并且十分佩服桓玄的豁达。


这故事也说明,服了药必须喝温酒对于魏晋名士来说,几乎是个常识。王大虽然在家已经有点喝醉了,到别人家仍然没有拿起冷酒就喝,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你要是喝冷酒,轻则致残,重则丧命!


西晋名士裴秀就是前车之鉴。裴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有个绝活,就是制作地图,为此还创立了一套绘图理论,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这还不算,他甚至还最早提出了比例尺的问题。可就是这样一个挺有才华的名士,也吃五石散,最后竟然死于五石散!死因就是《晋书·裴秀传》所说的,“服寒食散,当饮热酒而饮冷酒”,中毒身亡。裴秀也不是喝了冷酒马上就死的,死前害了几个月的寒热病,大呼小叫,神志不清,家里人也不懂,以为这是内热所致,于是就用冷水往他身上猛浇。用了几百石水之后,裴秀终于死在水中,年仅48岁。


4

除了吃冷饭,洗冷水澡,喝温酒,还有一种散发热力的方法,就是户外散步。这叫做“行散”或者“行药”。因为吃完药的人不能静坐不动,必须让身体“烦劳”。哪怕你身体很弱,自个儿走不动,也要靠别人帮助,或拄着拐杖四处走走。像王蓝田那样非要跟鸡蛋过不去,脾气大固然是一个原因,我估计也是吃了药,闲着也是闲着,非要活动活动胳膊腿儿不可。因为“安坐不动”正是服药的大忌之一。


人在行散的时候,常会做一些意想不到的事,表现出一种特立独行的风度。比如东晋名士王恭就有两件与“行散”有关的雅事。


王恭字孝伯,出身太原王氏,仪容俊美,人见人爱,有人称赞他的美貌“濯濯如春月柳”,说他长得清朗而又明净,就像春天里的柳枝,清新宜人。王恭和他的堂叔王大是齐名的,两人关系很好。有多好呢?有一次王恭从会稽(今浙江绍兴)回来,王大去看望他,看见王恭用的一张六尺见方的竹席,也不客气,就说:“你刚从会稽回来,所以有这种物品,给我一张带回去吧。”王恭便将那领竹席送给了他,自己没了竹席,坐在草席上。王大听说以后大为惊讶,对王恭说:“我以为你有许多,所以才向你要的。”王恭笑着说:“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老叔您不了解我,我做人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成语“身无长物”“别无长物”即由此而来。


可惜这对关系很好的叔侄,后来因为别人挑拨离间,竟然在一次宴会上,拔刀相向,反目成仇。但人毕竟是感情动物,所以后来这叔侄二人还是互相惦记,难忘旧好。《世说新语·赏誉》篇载:

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至疑隙。


王建武就是王大,因官建武将军,故称王建武。故事说,王恭和王大是遭到小人袁悦的挑拨才有了嫌隙。

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


然而每到兴之所至的时候,彼此还是会思念对方。


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


有一天早晨,王恭吃了五石散后,外出“行散”,来到京口(今江苏镇江)一个演习射箭技艺的射堂,他看到清冷的露水在晨光中闪闪发亮,新生的梧桐刚刚抽出嫩芽,不觉心旷神怡,竟又想起堂叔王大来了。于是说了一句很怀旧的话:“王大故自濯濯。”——王大确实是清新明朗,讨人喜欢的。


这个故事足以说明,服用五石散后的行散过程中,一个人的确容易进入超尘脱俗的精神状态,以至于连过去的仇怨也都不再计较了。


《世说新语·文学》篇还记载王恭“行散”途中的又一件雅事:


王恭住在京城建康的时候,有一次服药之后,出门行散,信步来到他的四弟王爽家门口,就问王爽:“古诗中哪一句写得最好啊?”这里的“古诗”应该指的汉末流传的一些无名氏的诗歌,大都是五言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收入《文选》中“古诗十九首”。王爽想了半天,答不上来。王恭就说了:“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这句最佳。


你看,王恭在行散的过程中,想的是“古诗何句为佳”这样十分高雅的文学话题,而且这两句诗的确充满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叹,这不仅说明王恭的文学鉴赏力很高,也说明服散之后,人会思考一些“形而上”甚至“高大上”的问题,显得很超脱,至少不像一天到晚只想着功名利禄的人那么庸俗。


东晋名士殷觊(《晋书》本传作殷)更有意思,他仕途失意时,竟在一次服药之后的“行散”活动中,干脆离开官衙,来个一走了之,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这事完全是他兴之所至,事先里里外外没有一个人知道。当时舆论因此赞美殷觊,说他意趣神色潇洒自得,不同凡俗。说明人在服药之后,身心俱轻,飘飘若仙,陶然忘我,而行散正是要放空自己,达到“神超形越”的状态,名缰利锁之类统统可以抛在脑后了。


5

以上,我们讲了“五石散”的名称,服用的方法,以及行散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可以得出一个印象,就是吃“五石散”这种药,和吃一般药不同,实在十分麻烦,十分危险,连怎么吃都是一门学问,如果服用方法不当,不注意善后措施,那真是“后果很严重”的。


问题是,既然“五石散”这么有杀伤力,为什么魏晋名士还要争相服用呢?除了那些无关痛痒的“附加值”,这种药到底有什么功效?从生理到社会文化,五石散对魏晋的人们又有哪些作用呢?我们且听下回分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4727107

    老师讲的真好~听的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