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精制版87】纳西姆·奇达:《神曲》| 由地狱到天堂的奇幻之旅

【中文精制版87】纳西姆·奇达:《神曲》| 由地狱到天堂的奇幻之旅

00:00
35:38

一共是100集英文,100集中文,100集翻译节目。

每周更新一集中文精制,一集英语原声,一集英文翻译,已经买过的就可以永久收听。

相关阅读


年份:1472年

作者:[意] 但丁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中文文稿

大家好!现代西方文学批评史上最权威的专家之一T. S. 艾略特曾经说过:有一部作品,它的成就只有莎士比亚的全部剧作加起来才可能与它比肩。如果说莎士比亚剧作表现的是人类情感的广度,这部作品所展示的就是人类情感的深度。这部作品就是意大利诗人但丁·阿利吉耶里在15世纪写下的长诗——《神曲》。


很多人一提起《神曲》,就会首先想到它长达七百多页的、令人望而却步的篇幅,继而丧失了打开第一页的勇气。还有的人会理所当然地把它看作是一部宗教作品,认为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宣教、推行基督教的世界观和善恶观,继而丧失了阅读它的兴趣。


但事实上,《神曲》并不是一部板起脸来训诫人的、长篇大论的宣传册。它首先是一部极有趣的文学作品。这部长诗中有奇幻荒诞的情节,有但丁自己纯洁的爱情,还有对人间万象的深入反思。换句话说,这本书一点也不寡淡、一点也不古板,只是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或许还没找到打开它的正确方式。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有幸请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意大利学系的讲师纳西姆·奇达。奇达教授将带领我们跟随但丁一起穿越到七百年前的佛罗伦萨,展开一场由地狱到天堂的奇幻之旅。



一,放逐在佛罗伦萨外的诗人


大家好,我叫纳西姆·奇达,目前是哥伦比亚大学意大利学系的讲师。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题目恰好是但丁的《神曲》。


我们对于但丁的生平其实知之甚少,连他具体生于哪一年都是后人根据《神曲》里的相关描写推算出来的。在《神曲》的开篇,但丁说他的人生大概已经过了一半。我们知道《神曲》大概是1300年左右开始创作的,又知道当时人们阅读的《圣经》中有提到过人的寿命一般是70岁。所以根据这两个线索,学者们推断出但丁大概是生于1265年前后。


我们比较确定的是但丁的出生地:佛罗伦萨。而关于他的家庭,我们知道他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之后父亲曾经续弦,但他父亲也在但丁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丁在书中很少提及自己的父亲,但学者们一般认为阿利吉耶里家族曾经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只是到了但丁出生的时候,他们的家世已经没落了,经济状况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我们知道但丁的家境不算特别优越,但是他娶了名门之后,也因此结识了很多贵族阶层和政界的朋友。


当时意大利的政坛主要有两个政党:一边是支持教皇的归尔甫党,另一边则是效忠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吉伯林党。这两个党派为了基督教的教权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王权两者孰高孰低而争论不休。但丁跟许多中下层的贵族一样,属于归尔甫党,也就是支持教皇的一派。换句话说,他相信教权是高于王权的。


我们必须注意到一点,当时教会并不仅仅与信仰有关,它同时也是权力的中心。教会承担着很多职能,但它毋庸置疑是个权力机构,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宗教的渗透。那是一个修道主义盛行的时代,修道士随处可见。节假日的设定和公共庆祝活动也都充斥着基督教色彩。基督教对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产生了影响。有人说但丁在某些时候曾经是方济会修士,这点我们没有太多的证据。但可以确定的是,但丁是信奉基督教的。


其实早在但丁出生的前后几年,宗教派的势力就有压倒王权派势力的倾向。他们曾成功地把支持罗马皇帝的吉伯林党成员驱逐出佛罗伦萨。不过,到了教宗波尼法爵八世掌权的时候,他开始想进一步扩大教会的势力、全面控制佛罗伦萨。


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当时佛罗伦萨城中一些富裕阶层市民的反对。这些人担心教宗的势力过大、城市失去自治的自由。他们更想为佛罗伦萨争取独立。于是,原先支持教皇的归尔甫党又慢慢分裂成了两派,一派是热爱自由的“白党”,另一派是更支持教宗的“黑党”。但丁属于自由派的“白党”。


那是一个极其分裂的年代,尤其是在佛罗伦萨。但丁是白党中人,希望佛罗伦萨可以拥有自由。我们知道他早年曾经服过兵役,但没有踏足政界。到了后来,他却变成了白党的中坚分子。在很短的时间内,他成为了佛罗伦萨的六位最高行政官之一,称得上是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力和权力的政府要员。不过,政治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游戏,踏足政界也就意味着他会卷入纷争,在外面树敌。


1301年,教宗宣布要委派法国国王的弟弟为使者,到佛罗伦萨去调节冲突。白党认为这次委任是要加强对于佛罗伦萨的控制,所以就派出了以但丁为首的代表团去游说教宗。最终,白党的游说失败了。


在同一年,教宗派了使者到佛罗伦萨,在六天之内组织了黑党成员试图屠杀白党、以图控制佛罗伦萨。1302年,他们宣布要放逐但丁,扬言如果但丁回到佛罗伦萨,任何士兵都可以直接把他处死。


在但丁被流放后,我们就更难知道他的动向了。我们现在研究但丁,主要参考薄伽丘的记录,但薄伽丘的文字并不完全是以写实为目的。毕竟薄伽丘是个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家,所以我们很难判断他的记录有多可靠。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但丁的书信,可以知道他在一些有钱人的家里当过秘书,负责帮助主人家执笔写信。


但丁被流放以后,大概在罗马和托斯卡纳等地生活了一段时间。我们对于他这段时间的个人生活所知甚少。不过,我们知道《神曲》是他在这段时间创作出来的。


但丁一生都在坚持写诗。他从未放弃过诗歌,一直在不断创作。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作了。我们现在还可以读到他18岁时写的诗,以及他在20岁出头的时候写给同龄朋友的一些以韵文书写的书信。


但丁格外钟情诗歌这种文体。他欣赏很多古代诗人,包括奥维德、西塞罗和维吉尔。这些人物后来都出现在《神曲》里面。当然,谈到他的写作,不得不提的是他在九岁时遇到的一个小女孩:贝德利采。但丁早在1294年发表的中世纪爱情诗《新生》,就是以贝德利采为主角而创作的。


但丁与贝德利采的故事特别动人。他其实一生中只见过贝德利采两次。第一次是九岁时跟随父亲出席邻居家的家庭聚会,那也是他第一次见到他的女神。当时贝德利采还是个小女孩,比但丁小一岁。但丁非常肯定他在那时就爱上了她。


第二次见到贝德利采是在路上。当时但丁走在一座桥上,突然看见贝德利采跟一个女伴也从桥上走过。他远远地看着她们。这是但丁第二次、也是人生当中最后一次看见贝德利采:他的缪斯女神,也是让他思慕一生的女子。


当但丁在1294年写《新生》的时候,贝德利采已经过世了。《新生》记录了贝德利采的死亡,她芳魂早逝的故事,还有但丁绵延不绝的爱意、他对贝德利采的魂牵梦萦。当然《新生》中描绘的很多场景可能都是虚构的,因为我们没有在任何其他作品中看到相关的记载。


但是通过这种方法,但丁让贝德利采实现了不朽。关于贝德利采本人,我们只知道她结了婚,在20多岁时死于分娩。贝德利采并不是一个大人物,她并没有出现在其他人的文字里,她也不是活跃于佛罗伦萨的名流。但因为但丁的关系,我们记住了贝德利采。而且,我们会发现贝德利采在《神曲》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二,通往天堂的路径


对于《神曲》的创作,我们现在只能从诗歌文本中的叙述来推测具体的写作背景,并利用当时留下来的一些书信来推敲整个创作的过程。从《神曲》的结构来看,我们知道这部诗作一共分为三部分:《地狱篇》记录了但丁在地狱游历时的故事;《炼狱篇》是但丁翻越炼狱山时的记载;最后的《天堂篇》是但丁到达天堂时的记录。


虽然没有人清楚但丁创作《神曲》的具体时间,不过我们知道在整部《神曲》完成之前,人们已经率先读到了《地狱篇》,因为当时已经有人引用了其中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至少知道他的作品在当时是有流传的。至于《神曲》是不是为了某一些特定的读者而创作,很多学者对于这一点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但丁的《神曲》内容兼容并包,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去读,所以很难说这是专门为谁而写的。


有人认为《神曲》是随地创作的,因为但丁在《神曲》里谈论政治事件时的口吻,仿佛他就在事件发生的当下,或事件发生不久之后记录下来的。被流放的但丁辗转于不同城市,也许他在某个地方发现了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然后在那创作了两三首诗歌。他可能又经历了一些磨难,去到另一个地方再创作了几篇。没人知道全书的创作过程,我们现在也没有发现但丁的手稿。现在我们能看到的《神曲》都是抄录下来的。我们有的只是这些手抄本。从这些手抄本,我们可以看到但丁并没有为这部作品取名《神曲》,因为“神”字是由后来转印但丁作品的人加上去的。


这部长诗标题的字面意思是“神圣的喜剧”,但那却不是一个明确的标题。事实上,作品的明确标题过了很久才最终固定下来。


我们看到最早的手稿开篇直接写道:“但丁·阿利吉耶里的喜剧从这里开始,他出生在佛罗伦萨,但不是典型的佛罗伦萨人。”可以说,“神圣的戏剧”也不能说是一个明确的标题。但是,我们会发现,但丁自己知道自己的作品是一部喜剧。在中世纪的文学分类里面,体裁的划分其实比较简单:如果结局是好的,那就是喜剧。如果结局不好,那就是悲剧。《神曲》里面的但丁最终会与上帝会面,这是个美好的结局,所以这部作品就被划分为喜剧。但丁以“喜剧”命名这部作品,也是想提醒读者:“结局将是光明的,我将走出地狱,越过炼狱,迎来美好而神秘的结局。”


《神曲》的整首长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每一部又分别由一首首诗歌组成。每首诗歌长约150-200行,全书加起来共计14200多行。


这部作品情节非常复杂。这首诗的前34首组成了《地狱篇》,其中但丁发现自己在一片漆黑的森林里醒来。他遇到了诗人维吉尔的鬼魂。维吉尔成为了他的向导,带领他一直从地狱走到炼狱,并把他带到天堂之前。


维吉尔先带他来到地狱的门口。在地狱的门外,但丁看到了这样的一句:

“由我这里,直通悲惨之城。

由我这里,直通无尽之苦。

由我这里,直通堕落众生。[……]

我永远不朽;在我之前,万象

未形,只有永恒的事物存在。

来者啊,快把一切希望弃扬。”

(但丁,《神曲1:地狱篇》,黄国彬译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但丁心里非常震惊,但维吉尔告诉他,这是他必须要做的。他必须走过九层地狱。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由九层同心圆组成,每一层都比前一层更窄,但丁一行人越靠近中心就会面临越危险的状况。撒旦被捆绑在同心圆的中心,其他的罪人则根据他们所犯罪孽的深重程度而处在地狱不同的层级,接受永久的刑罚。


维吉尔带着但丁一层一层地穿越地狱。地狱的第一层是灵薄狱,这里没有任何惩罚。在这一层的鬼魂似乎全都穿着衣服,围绕着篝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埃涅阿斯都在这一层灵薄狱。除了与上帝失去联系以外,这一层感觉并不可怕。但丁在这一层与其他诗人、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传奇人物、军人和女性一起度过了一段时间。这是维吉尔与但丁逗留的第一个地方,也是维吉尔本来的归属地。这会立刻引起人的负罪感和谴责欲。


但丁在地狱里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罪人。他们都弃绝了跟上帝的联系。他们在世的时候的确都犯下过一些罪行,但从读者的角度看,我们却不免会同情这些“罪人”。


比如说,维吉尔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会反问:他被困在地狱公平吗?又比如说,但丁在犯下了鸡奸罪的罪人中发现了他的老师,但丁流露出真挚的情感,不停描绘老师慈父般的形象。他的老师不时向但丁传授实现不朽的方法,并对但丁说:“记住我和我的书”。在面对犯下鸡奸罪的人,我们很容易会觉得他们罪无可恕,理应受到惩罚,甚至可能觉得但丁不应该在这些人身上浪费时间。但是,但丁并没有这样做,他花了许多笔墨去描写这些罪人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我们很难不去思考究竟自己应不应该去同情这些罪人?


《地狱篇》的设计其实吸纳了亚里士多德的想法。比如说,在《地狱篇》的第11章里,但丁向维吉尔发问:“那些罪人的刑罚为什么在这地狱里执行?”维吉尔就提醒他说:“你以前也读过《伦理学》,知道人会犯下三种违背天意的过失。”这里说的《伦理学》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他提到人会犯下“不知克己、心肠狠毒、堕落成禽兽”这三种过失。显然,《神曲》中的地狱其实是参考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说法。


但丁和维吉尔走过地狱,接着他们需要翻过炼狱山。炼狱山也像地狱一样,分成不同的层级。它们一级比一级高。只要但丁和维吉尔爬得越高,他们就越靠近天堂和上帝。炼狱山共有七级,大致可以与七宗罪对应起来。这里跟地狱最主要的区别是炼狱中的罪人都在修炼,努力净化自己的罪孽。


相比起《地狱篇》,《炼狱篇》的理念与框架更为传统,也更偏向于基督教的教义。这里的七宗罪分别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净化。例如,嫉妒者会被缝上眼皮,这种净化方式即痛苦又具有象征意义。即使在炼狱中,罪人本来也应该能够看到上帝的光,但是由于嫉妒者无法张开眼睛,他们就无法看到这种光明。至于傲慢者,对他们的惩罚是背负巨石。这块巨石似乎象征着他们的自大。背负巨石的傲慢者不得不弯下腰来。而罪孽最浅的色欲者,离伊甸园只有一步之遥。


但丁和维吉尔来到了炼狱山的山顶,到达了伊甸园。维吉尔于此必须跟但丁分别,因为他是地狱的罪人,他没有资格带领但丁游历天堂。但丁的向导变成了他一生倾慕的对象:他只见过两面的女子贝德利采。


《神曲》里的天堂分为九重,主要以不同的星体命名,包括月球天、太阳天,直到最后的至高天。在至高天的天国玫瑰里,但丁可以一窥上帝的思想。但丁在天堂的第一重天遇到了童年的相识贝德利采。贝德利采是但丁幸福感的源泉。她处在天堂的外围,离中心很远而离地球最近。


贝德利采带领但丁逐渐接近上帝,沿途他们遇到了很多前人的灵魂。在太阳天,他遇到了许多智者和神学家。但丁还在途中遇到了正义之鹰。所有前人的灵魂都聚集成鹰的形状,他可以向他们问一个问题。最后,但丁提出的问题是:“有一个人在印度河边出生。在那里,基督的福音无人传播,可那人却是个好人,那为什么要谴责他呢?”


正义之鹰从他的问题看出了他有意要主持自己心中的正义,并作出审判。于是他斥责但丁的灵修水平太过浅显,并申明上帝原初的意志是希望人自然而善,如果印度河边出生的人正直不凡,那他其实并不会受到谴责。


但丁在《天堂篇》里思考了很多神学问题。这些问题全都很值得我们思考。他对上帝的信仰也受到圣徒的考验。终于,贝德利采带领但丁来到了至高天。贝德利采在最后一章里离开了但丁,由圣伯纳德代替贝德利采继续引领但丁。贝德利采来到至高天,成为了天国的玫瑰,在那里注视着上帝。但丁则和圣伯纳德一起走完了整个旅程。


但丁最后一次见到贝德利采时,贝德利采望着但丁,然后又抬头望向上帝。但丁最后使用了昵称来感谢贝德利采。他没有使用尊称,因为那是一个特别亲密的时刻。但丁认为是贝德利采带领自己从束缚走向了自由。


《神曲》的结尾一如但丁在《地狱篇》开篇所说:他必须走过地狱,一直走到天堂。单纯从情节来说,这个结尾没有什么悬念。但是,但丁花了许多心思去设计整首诗的结构。


《神曲》的结构非常巧妙。整首史诗前后有不少的章节都提到全文共有三篇,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难发现《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三篇都以“群星”这个词结尾。


《天堂篇》的最后一段,但丁看到了驱动太阳和群星的上帝的爱,他看到了上帝的思想,他拥有了领悟上帝心意的能力。一瞬间,他看到了一个抽象的光环。这是一个不可言喻的景象。《神曲》就这样戛然而止——但丁看到了上帝的爱和整个宇宙。


虽然《神曲》的主要情节并不复杂,但是其中但丁在地狱、炼狱和天堂所见到的景象,常常会有出乎人的意料的支线情节。


在阅读但丁与不同的灵魂一次又一次的会面时,包括当他遇见地狱底部的魔王卢齐菲罗时,读者可能会产生出非常复杂的情绪。我们可能要么以为自己会谴责地狱中的人,要么以为自己会怜悯他们。但是,这些灵魂的背景往往都很复杂,很难简单的用同情或谴责来面对这些灵魂。可以说,但丁通过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考验着读者的道德观。读者会对这些故事产生不同的反馈,从而直面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的本性。



三,对不朽的追求


《神曲》作为文学经典,它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在于它是用意大利语写的,而不是地位更高的拉丁语。在当时,拉丁语是知识界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传承经典文化的主要责任。而意大利语,则是日常使用的“方言”,很口语化,似乎也不够“高级”。


当时有一位诗人卓凡尼·德尔维吉利奥曾经写信给但丁,劝他还是用拉丁语写作,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有格调的经典作家,才能扬名后世。但是,但丁并没有接受卓凡尼的意见。他认为自己的母语意大利语自有其伟大之处,写得好一样能成就经典。


但丁非常清楚不用拉丁语写作的意义。他早年就写了《论俗语》这本书,说明自己对于文学和语言的看法。他知道非拉丁语的作品可以触及更多的读者,了解它对广大读者的影响。所以,他选择用意大利语创作。其实《神曲》里有不少地方都可以看到口语化的表达。例如,许多段落用拟声词来呈现物品。但丁喜欢用带有震颤或爆破音的单词,让读者听到罪孽者抓挠自己的声音。但丁是有意这么写的,他希望作品可以被朗诵甚至唱出来。


虽然但丁选择了使用比较口语化的意大利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创作态度很随意。相反,他花了大力气去研究与其创作内容有关的学问,诗中涉及到的很多人物和事件都是有来历有典故的。


但丁也很清楚读者可能需要依靠注释才能阅读他的作品,因为他的文字带有大量隐喻。即使你是当时最博学的读者,即使你知道但丁提及的每一个人物,你也不一定能够看懂但丁文字里隐藏的含义。不过,一旦你明白了其中的这些故事,你会发现这首诗包罗万象。假如有些读者喜欢政治谩骂,这里面有这样的政治讽刺;假如有人着迷于探险精神和美感,《神曲》能让他们追随诗里的人物冒险。还有些读者更喜欢音律,但丁的这部书同样可以满足这些读者。所以这是一部互动性很强的作品,它在不同方向上,与不同类型的读者进行互动。


这个包罗万象的世界中,当然少不了各种精彩的人物。他们当中最动人的,当属但丁毕生爱慕的女子,贝德利采。


在但丁早年写的爱情诗《新生》里,贝德利采并没有直接发言。但到了《神曲》,她成就了但丁的救赎。但丁就是以这种方式让贝德利采的生命保持鲜活。这几乎可以说是女性主义的雏形。当时的人对于这样的描写非常震惊。他们惊讶的地方在于,这个佛罗伦萨女人向但丁解释上帝、科学和神学,她与圣母玛丽亚和圣露西站在一起,她与维吉尔对话,她做到了上面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神曲》最终成就了两个不朽:不朽的女神贝德利采,以及不朽的作家但丁本人。


但丁为什么要写作《神曲》呢?我认为他写作的动力主要来自他内心对于不朽的向往。但丁渴望让后世记住自己。当书中的主角但丁到达天堂时,他遇见了一位先贤,但丁对先贤说:“如果我唯唯诺诺,不说真理,我担心后代将会忘记我,我将无法在他们的思想中长存。”但丁明确地表示,他想与后代直接对话,而为了做到这一点,但丁选择直面真理。这是但丁内心深处的动力。但丁活了半辈子,人生行至半路,隐约看到人生的结局,也开始思考可以留下些什么。恰恰是在这个阶段,但丁被流放,开始了人生最艰难的阶段。也正因如此,《神曲》是他在逆境中让自己长存不朽的寄托。


《神曲》面世以后,毁誉参半。由于其强烈的政治色彩,这部作品曾一度面临来自统治阶层的各种压力,连传唱它的人都因此受到牵连。但它最终得以流传,多半是得益于它的文学性:当人们把它当作一部神话著作而不是神学著作来阅读的时候,它就显得“安全”多了。


但丁将所有的教皇都置于地狱,这在有些基督教徒眼中当然是难以接受的说法。另外还有一个故事,薄伽丘是但丁后一代的佛罗伦萨诗人,他因为复述《神曲》而被撵出家乡,薄伽丘的后人也因此入狱。《神曲》是政治色彩很重的著作,书中提及了当时很多人物,而且有时会讥讽他们,所以当时这部著作的评价大概好坏参半。


不过,但丁真正引起争议的作品并不是《神曲》。后来教会尝试烧毁和删改他的著作,但针对的不是《神曲》,而是另一部政治著作《帝制论》。有人以为《神曲》并未被烧毁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部作品涉及了大量古典文学内容:维吉尔以向导的身份出现,书中还出现了半人马和地狱犬等意象。这些古典文学的元素让当时的读者相信这是一个神话故事,而不是一部神学著作。所以他们觉得不需要烧毁这本书。就这样,《神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借助这种方法流传在读者之间。


《神曲》没有被当时的教廷禁毁,但它却在十七到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中被淘汰出局。


到了启蒙运动时期,人们将中世纪想象成一段黑暗的、残酷的、愚昧的历史,《神曲》也就因而和许多其他中世纪的文学作品一起被弃置。当然,假如我们阅读《神曲》中的任意一首诗歌,我们会看到它与启蒙时代对它的评价大相径庭。它并没有像启蒙时代人们所宣称的那么黑暗蒙昧。


跟启蒙时代的想象不同,但丁其实一点也不迂腐。事实上,《神曲》本身并没有过分恪守基督教教条。比如说,《神曲》提到教皇未死就已经预期自己会进入地狱。这一点本来就没有什么根据。而且根据诗中所设计的“从地狱到炼狱再到天堂”的三重结构,即便一个人在有生之年得到了宽恕和救赎,他/她死后也要先通过地狱、最后才能升至天堂,因为这是但丁设计的路径。但在传统基督教的教义中,其实是不用经过地狱的,得到救赎的人死后可以直接进入天堂。


读者有可能因为但丁的《神曲》而接触到基督教,也有可能因为阅读了《神曲》而推翻了自己想做虔诚的教徒的想法。当然,但丁会在自己的诗歌里设置了一些有趣的悬念和魔幻的情境。比如说,炼狱山、炼狱,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但丁定义的。在但丁之前,炼狱这概念也是存在的,但它仅仅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没有什么细节,没有人会愿意去描写炼狱。但丁描绘了炼狱的形态,人们根据但丁的描述想象炼狱,并认为“这就是教会认为的炼狱”。但其实但丁的描述只是他个人的想象,所以但丁对后世的神学和美学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神曲》一度因为启蒙运动而被边缘化,但到了十八世纪末,随着浪漫主义兴起,这本书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它也更进一步得到了其它行当的艺术家的关注和认可。


紧接着启蒙运动,到了浪漫主义时期,《神曲》被重新发现。威廉·布莱克为《神曲》画了许多插图。在那个时期,但丁对所有的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米开朗基罗、达利,都曾为《神曲》画过插图。作为虚幻现实的奠基者,但丁为许多文人和画家留下了重要遗产。画家们都对但丁兴趣浓厚,因为他对于如何以文字描写特别的视觉效果有很独到的心得。


但丁最终因为《神曲》而实现了不朽。时至今日,这部作品已经是世界文学遗产中无可争议的经典。单单是中文版的翻译,就至少有六七种译本。


除了对不朽的追求,有人认为但丁写作《神曲》是为了回到佛罗伦萨。的确,但丁曾经说过:“我终有一天会以诗人的身份回来。”不过,但丁生前从来没有得到赦免,所以他并没有机会回到佛罗伦萨。


但丁在56岁时离开人世,死后被安葬在意大利拉文那。佛罗伦萨非常后悔驱逐了但丁,屡次要求将但丁的遗体运回,皆被拒绝。1829年,佛罗伦萨为但丁修建了墓园,但墓穴一直是空的,并没有放入诗人的遗体。直到2008年,但丁死后约700年,佛罗伦萨才正式撤销了对但丁的驱逐令。尽管但丁生前未能如愿回到佛罗伦萨,但他的遗愿或多或少因为《神曲》而得到了满足。这也可以说是《神曲》为但丁生前的遗憾所带来的一点补偿吧。


本期节目由喜马拉雅制作播出。本节目中文版由牛津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许止峻撰稿、编译。英文版由Zachry Davis, Galen Beebe 制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7629527miq

  • 卢芒Amy

    在喜马拉雅上找但丁的《神曲》,居然没有听到喜欢的版本,为啥好的主播不选这本书呢?

  • 彩云梧桐

    KK猫

  • 小狮子还是小脑否

    好棒!神曲诶!

  • 苏菲马蒂

    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