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为什么在一起

4为什么在一起

00:00
06:29

漫谈人生意义篇(之三)

                                                           为什么在一起

                                                      —寻找自己应该要的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夫妻之间同床异梦,甚至反目离婚;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一句典型的语言:不是因为家人而在一起,而是因为在一起而成为家人。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一起不舒服,即:心理学意义上的舒适区。为了寻找自己的舒适区,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圈子。每一个圈子,一定有“最大公约数”。或者志同道合;或者意气相投;或者兴趣一样;或者利益驱使。最近,社会上热议的“饭圈”,就是因为出现了很多乱象,造成很多社会负能量,而得到高层的重视。

人,寻找或者加入一个圈子的需求,大概离不开三感:存在感,归属感,认同感。

人,经常自己找不到存在感,即存而不在,所以会感觉生活没有意思。到了一个合适的圈子,马上就有了强烈的存在感。如:一个摄影爱好者,家人、身边的同事,没有一个人懂摄影。他,经常感到对牛弹琴而郁闷。加入了摄影协会,大家在一起眉飞色舞,高谈阔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价值,似乎马上发挥出来了。

人,需要有归属感,本质上人类就是群体动物。作为社会意义上的归属感,最明显莫过于层次和群体。让一个农民工和一群企业家在一起,他不会舒服;让一个艺术家和官员在一起,也显得很别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人和一群陌生人在一起,实在难受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有道理。

人,需要有认同感,才能体现出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准确的说,应该是被认同。这,主要应该在业绩、道德、人品、价值观方面。我们看到那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得到人民普遍的认同。如:心冠疫情爆发以来,尊敬的钟南山老师,得到了那样多的鲜花和掌声。

当然,在一个圈子中,彼此之间的认同感是圈子稳定和存在的基本要素。这类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成为社会稳定与否的巨大能量。搞不好,也会变成社会不稳定因素。这里,我们不从社会管理角度去讨论。

北大公益讲座为什么凝聚了一批志愿者?关键是在这样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上,很多人不仅感觉舒服,而且相见恨晚。来这里的人,不是家人亲如家人;来这里的人,三观(人生观、价值感、是非观)相同或者相近;来这里的人,同频共振强化认知;来这里的人,共同追求快乐与幸福;来这里的人,探索从生命到慧命的人生旅程。

如果您加入了北大公益讲座,祝福您!如果您还没有来,我们会一直等待您呦!

202191日星期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