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克拉玛依之歌雕塑

【音频】克拉玛依之歌雕塑

00:00
08:54


克拉玛依必去旅游目的地之

“克拉玛依之歌”雕塑:一首凝固的克拉玛依之歌

如若你来到“石油之城”克拉玛依,定会惊叹于它那苍茫神秘之美。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易中天曾在《克拉玛依赋》写道:“是塞北却似江南,无渔舟而有晚唱。妩媚千姿,可比绿野将萌;风情万种,最是华灯初上。”

华灯初上夜未央,灯光映照下的克拉玛依如银河般伏卧在北疆沙漠戈壁之中,美轮美奂。被誉为克拉玛依新地标的“克拉玛依之歌”雕塑便屹立其中,为克拉玛依增添了另一番浪漫风情与妩媚多姿。

这座位于克拉玛依市世纪大道、迎宾路的交叉口处的“克拉玛依之歌”雕塑,是一座以中华民族图腾——凤凰为基本形象的雕塑作品,设计者是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设计者,曾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的韩美林先生。

2012年5月,为搜集雕塑作品设计素材,寻找创作灵感,韩美林先生不远千里来到克拉玛依,探寻这座城市的独属气质。在韩美林先生造访期间,他还综合地势及周围建筑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为“克拉玛依之歌”雕塑选址,将建设地点定为市政府南广场。经过两年多的精心设计与匠心打造,2014年7月24日,“克拉玛依之歌”雕塑顺利建成。

雕塑艺术家仇世森曾说:“雕塑是城市公共空间中最传神的眼睛。”走进广场,透过这双“眼睛”,追溯沉淀于时间长河里的油城记忆,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崇高的精神境界交织并存。时空辗转,克拉玛依的辉煌岁月在这里娓娓道来。

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为“黑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石油命名的城市,于1958年建市。在克拉玛依这个亘古荒原上,勘探开发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油田,中国西部第一个原油产量上千万吨的大油田,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书写了华丽的篇章。

“克拉玛依之歌”雕塑的设计便是以此为灵感,其主体部分采用不锈钢结构骨架,高58米,呈上下三层结构,分别以八凤、四凤、一凰的趋高结构形成尖顶巨柱,象征着老中青三代石油人的克拉玛依开拓史。工匠精神在一代代克拉玛依人身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通过第一代石油人卡依霞·可可思汗、禹秀珍、齐月梅,和谭文波、陈其亮、肉孜麦麦提·巴克等石油人的艰苦奋斗,克拉玛依实现了一次次历史性跨越,不断向奇迹迈进。

雕塑主体四周由24凤环绕,象征来自四面八方的开拓者,共同擎起一片天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来自五湖四海的石油人如潮汐般不断涌入克拉玛依的怀抱,征战戈壁沙漠,织耕大油田,为荒芜冷清的克拉玛依带来了繁盛与热闹。

最上端的凤凰造型高16米,翼展宽8米,标志着历经磨砺的克拉玛依壮丽腾飞,犹如从这座中国西部石油城飞出的一只金凤凰。60多年来,克拉玛依相继开发了数十个油气田,石油产业奠定了克拉玛依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今的克拉玛依,已然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基座之上,簇拥着雕塑24凤,长羽振翅,如同无数石油柱、石油井喷涌而出,呈现出这座城市“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景象。

晴空万里之时,“克拉玛依之歌”雕塑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每至夜幕降临,“克拉玛依之歌”雕塑则在智能模式的控制下摇身一变,跟随音乐变幻出七彩之光。

从“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到这里来驻马我瞭望过你,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你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到“今年又赶着马群经过这里,遍野是绿树高楼红旗,密密的油井,无边的红地……你是大西北的宝石”,沧海桑田。歌曲《克拉玛依之歌》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悠久回荡至今,咏唱着城市的蝶变。

雕塑则是一首凝固的《克拉玛依之歌》,它用无声的语言向每一位走近它的人们默默讲述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与精神的故事。当两者相遇,克拉玛依从深远的记忆里向我们款款走来。形中之乐共同表现了第一代石油人的豪情壮志、第二代石油人欣欣向荣的奋进情怀以及第三代石油人全力打造的和“世界石油城”,凸显了克拉玛依一段段激励世人的发展史。

著名诗人艾青曾在他的诗篇中这样赞美《克拉玛依》:“最荒凉的地方,却有最大的能量,最深的地层,喷涌最宝贵的溶液,最沉默的战士,有最坚强的心,克拉玛依,是沙漠的美人。”如今,克拉玛依继续荣光焕发,北疆风情与现代工业相碰撞,沙漠的广袤与城市的繁华相交织,令人神往之至。

作为克拉玛依一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克拉玛依之歌”雕塑传达出了“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循着“克拉玛依之歌”雕塑的光亮而去,可以看到这座城市一颗热血沸腾的心。而这光亮背后,还有克拉玛依人的一份感恩、一份期许、一份持之以恒的努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