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1. 同为布衣皇帝,朱元璋比刘邦强在哪些地方?
2. 朱元璋迅速荡平元残余势力,怎么看元朝的败亡原因?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我们说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千古以来,纯粹草根出身的皇帝,也许就是他和汉高祖两个人了。和刘邦比较一下,老朱有三个地方,应该是比刘老幺强。
第一,朱重八的军事和政治能力相当地强,这种强悍也许和他小时候几年要饭的经历有关系,也许和他后来自己勤奋好学的态度也有关系,但我觉得如果说是天授,也就是老天爷赐予他的技能,可能更靠谱一些。无论是在郭子兴的军营中脱颖而出,攻打滁州、和州自立,还是和陈友谅、张士诚的决战,每一个关键点上,他的判断、决策都相当地精准,他的下属在很多时候,只是完善或者说执行他的计划,即便是刘伯温李善长这样的超级谋士,很多时候,也只不过是把他的意见先一步提出来了而已。
朱大皇帝第二个比刘老幺强的地方就是他虽然迟迟不肯造反,但一旦加入造反的队伍,他就是最胸有大志的那个人。刘邦进入咸阳,要靠着下属不断地提醒,甚至以死相谏,才明白,哦,俺的目标原来是皇帝,现在还不到享受的时候,而朱元璋攻下滁州之后,就开始想着当皇帝的事情了,并且所有行动都是为了这唯一的目标设计的,可谓是胸怀大志的吊丝。
最后一个朱元璋比刘邦强的特点就是刻苦,这哥们勤政,能吃苦爱学习,在史书里有很多地方都记载了,什么“戴星而朝,夜分方寝”,又说“身在行间,手不辍书”,即便是在打仗行军中,也是不停地读书。你想一下啊,一个没上过学,和尚乞丐出身的家伙,后来可以写诗,写散文,谈古论今,这一点,绝对不是运气可以解释的。
有老天爷照顾赏饭吃,再加上自身刻苦努力,那无论是啥样的吊丝,最后的成功应该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一
朱大皇帝上位,头等重要的事情自然还是封赏有功之臣,人家跟在你后面,给你卖命,就是指望成功之后,可以封侯拜相。在这件事上,朱元璋也不含糊,中国传统的爵位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明初的功臣列表里面,这五等爵位断断续续一共封了150位,其中最显赫的就是六名排在前面的公爵,号称开国六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
你若是问,那个神神叨叨的刘伯温呢,他不是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吗?子房就是刘老幺手下的张良,汉初三杰之一,那这个和张良差不多的人物刘伯温,被封了一个什么爵位?不好意思,他只被封了一个伯爵,诚意伯。
其实,严格来说,就算是这个诚意伯,还是朱元璋开恩了,为啥?我们看一眼这个150人的功臣名单就明白了,除了李善长和刘伯温,其他都是带过兵打过仗的,纯粹的文臣就这么两位,而前面那个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名字都是不在这份名单上的,换句话说,人家朱大皇帝本来就是用爵位来封赏冲锋陷阵的武官的。
想当年大秦王朝就有一句明确规定,“非军功不得封侯”,朱元璋其实也是继承了这个传统,他的规定是“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所以,李善长,刘伯温二人只能说是法外开恩,无论是封个什么爵位,只要上榜,那都是巨大的荣耀。
何况具体到刘伯温,他是远远不能和李善长比的,李善长出身淮西,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朱元璋的老乡,但同属于淮西集团,并且在朱元璋队伍里属于萧何的角色,可以说是不可替代。但刘伯温属于浙东集团,天生远离朱重八不说,投入革命队伍的时间也比较短,能破格封个伯爵,已经是朱元璋对他智囊身份的超级认可了,他自己也很满意。
朱大皇帝的第二件大事自然是平定天下,尤其是北边的元朝,那更是重中之重。朱元璋的原话是“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说实话,这样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刘邦刘老幺是远远比不上朱重八的,放在汉初的阵营里,也许只有张良或者韩信能制定出来,后来的事实证明,朱元璋确实是战略上的天才,明朝北伐完全就是按照他的预想发展的。
就在这个时候,还在元大都里抹眼泪的元顺帝也看出来了,他必须要在王保保和其他所有元朝残存的武装力量之间选择一个了,他用他那个小铁锅脑袋想了一下,随即下诏,削去王保保所有官职,并且对大家说,看见那个保保的地盘和人马没有?都是你们的了,只要你们能抢到,朝廷就下旨,合理合法地归你。
皇帝的命令到了王保保的军营之中,顿时,王保保在他下属的眼里,就变成了超级美味的大蛋糕,大家举着刀叉就奔他冲了过来,我们的保保同学也没啥办法,只能带着一些还忠于他的队伍,跑到了山西太原,藏了起来,惹不起,咱躲得起。
我们说元顺帝为啥要下这道命令,原因只有两个,第一,他必须在两派互相厮杀的势力中选择一个,这是没办法的,否则大家彼此打来打去,都顾不上他;第二,王保保是一个相当跋扈的人,元顺帝自认为自己是绝对驾驭不了这样的人,选择王保保,他怕皇位不保。
可是这老小子的小铁锅脑袋没想到的是,生于乱世,你需要的是能臣,是有能力,能带兵干死南边朱元璋的人,只有在和平年代,你才可以考虑让那些庸才,智商不如你的人当大官。一句话,最跋扈的,也许就是最有本事的,元顺帝没考虑清楚这一点。他把王保保赶跑了的后果就是,徐达和常遇春带着25万大军北上,一连打下了山东、河南和潼关,这期间没有一个人来保卫他妥欢帖木儿这个小铁锅,李思齐看见形势不对,直接退回了陕西,其他人也都躲得远远地看热闹。
这一下子,元顺帝当然又傻眼了,眼瞅着徐达就要打到大都北京了,没办法,这哥们只好重新下旨,说前面我说过的话都不算了啊,俺这个皇帝不是金口,大家就当我刚才放了一个屁,现在我重新说,保保还是我的宝宝,是俺们大元朝大大的忠臣,即日起恢复他的河南王、太傅、中书左丞相的官爵,当然,最重要的一句是,保保啊,赶紧来大都救驾。
可惜的是,这个弯拐得实在是有点儿急,别说王保保,就连他手下的所有将领都觉得委屈,纷纷说:“我驻军云中,且观其成败为计耳!”咱们坐山观虎斗不香吗?就在王保保犹豫不决的时候,元顺帝却是实在等不及了,因为徐达北上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公元1368年农历七月二十八,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眼见形势不对,带着老婆孩子王公大臣,弃元大都而逃,跑回了北边的元上都开平。
八月初二,徐达常遇春率军进入大都,随即把元大都名字改成了北平,意思是北方已经平定。历史上,一般把这一天作为元朝灭亡的日子。元顺帝妥欢帖木儿和他的子孙们后来在开平,乃至更远的蒙古草原上又折腾了很长时间,那些统统被称为北元,北边的大元,在中国历史上,是不被列为正式朝代的。
我们说对于汉民族,这一天实在是等得太久了,自从公元938年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前赴后继无数汉人的努力,收复失地的目标终于在徐达和常遇春的手里完成,当汉民族的军旗再一次出现在北京城墙之上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430年。
二
对于元朝的灭亡,历来学者都有不一样的看法,有人说是因为元朝没有彻底汉化,有人说狂印钞票引发了通货膨胀,也有人说皇室内部不能实现权力和平交接,每次老皇帝一死,就是一场血雨腥风,还有人说就是一场偶然的黄河泛滥,丞相脱脱治理黄河,导致了红巾军起义,元朝这才提前退出了历史舞台,否则,还能多活几年。
我们说上面所有这些观点,都有道理,综合起来,就是元朝失去天下的大部分理由。但是,我们的朱大皇帝还有另外一个看法,而且我认为他的看法很有道理。
《皇明宝训》这本书里记载,朱元璋说“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同时《明太祖实录》里,也记载了朱大皇帝说的:“元季君臣,耽于逸乐,循至沦亡,其失在于纵弛,实非宽也。”这两句话好像是相互矛盾,一个说“失在太宽”,也就是元朝是因为太宽厚了,才丢掉了天下,另一个说“实非宽也”,不是宽厚惹的祸。其实,只要我们仔细看了上下文就知道了,老朱这里说的是一回儿事,元朝是因为对整个统治阶级太宽厚而完犊子的,而一旦宽厚到这个地步,那就不是宽厚了,朱元璋的说法是纵驰,放纵而管理松弛。
我个人认为,把刚才说得四条,再加上朱元璋的这个纵驰,就是元朝丢失天下的几个重要理由。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叫做“治国就是治吏”,啥意思?治理国家,实际上就是治理各级政府的办事人员,如果整个国家的基层办事人员全都是贪污腐败不干事的家伙,那这个国家早晚完蛋。元朝恰恰在基层管理上,是历朝历代最差的,前面说过一个叫做孟端的小吏,领着几个兄弟,用一个假圣旨就把河南行省的蒙古高官给团灭了,还很长时间没人发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在整个元朝简直比比皆是。
比如说江西铅山有一个叫吴友文的人创立了一家“青蚨盟会”,听起来像是一个商会,或者绿林好汉组织。实际上,是一个印假钞的,这哥们把铅山州上上下下的所有官员都拉下了水,元政府虽然知道这个组织在市场上投入了大量假币,也知道老巢就在铅山,但由于吏治不严,官员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愣是在十几年之间,对这个吴友文毫无办法,任凭假钞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这样的吏治水平,大元又怎能不亡?
请大家记住“吏治不严”这四个字,我们马上就会讲到,朱元璋是如何在建国之初就在全国官场掀起了血雨腥风,记住这四个字对于我们理解下面发生的事情很有帮助。
三
书归正传,把元大都变成北平之后,徐达和常遇春一刻也没停留,按照朱元璋事先的部署,直接向山西和陕西扑了过去。就在同一时间,王保保也被元顺帝诚心认错的态度感动了,从山西驻地出发,向南前进,并且打败了老朱手下的大将汤和。可以这样说,这是朱元璋北伐以来,元朝的第一场胜仗,让已经逃到了上都的元顺帝欣喜若狂,马上下令,封保保为齐王,赐金印,然后恳求王保保去收复已经变成北平的元大都。
徐达和常遇春在向西前进的路上,听说王保保率主力去攻击北平了,这时候呢,他们就面临选择了,一是回去救援北平,另一个就是继续前进。
徐达最后的决定是继续西行,但是方向要改一下,山西这个大的战略目标不变,但把战术上的第一个目标改为太原,也就是王保保的老巢。这一条计策既是避实击虚,也是围魏救赵,你王保保要是继续进攻北平,能不能拿下不知道,但你的太原肯定是没了。
王保保算计了一下,用一个不确定的北平,换自己的老巢太原,好像不划算,就掉转马头,准备回去解救太原,可惜的是,他的举动被徐达算得死死的,常遇春早就埋伏在半路上等着他了,一场奇袭战下来,保保一下子被打成了真的宝宝,狼狈万分地穿了一只靴子,带着18个手下,一路逃回了甘肃。
不过无论多么狼狈,这个王保保还是比李思齐要强一些,后者在陕西拥有10万精锐的情况下,不战而降,归顺了朱元璋,实践证明,对元朝,还是保保同学要忠心得多。
不过这时候,忠心不忠心对元顺帝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小子在上都,天天盼着远在兰州的保保能跨越千山万水,一下子就出现他的面前,这种愿望就等于是做梦。最后是保保没盼来,倒是来了一个超级大怪兽,大明王朝第一杀神常遇春,奉了朱元璋的命令,带兵扑到了元上都。顺帝只能是长叹一声,赶紧轻车熟路地打包,一溜烟地放弃了上都,又跑到了应昌,也就是今天内蒙古赤峰市附近。
常遇春攻占了上都之后,留下一些兵防守,志得意满地班师回朝,准备向朱大皇帝领赏。可惜的是,老天爷也许是觉得他杀戮太多,也许是觉得这哥们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对他发出了归天的命令。当常遇春走到河北赤城附近的时候,暴病身亡,《明史》里的记载是,“暴疾卒,年仅四十”。
据后来人分析,常遇春应该是死于一种叫做卸甲风的疾病,这种病在以前的军营里挺流行,就是士兵们穿着厚重的盔甲打完仗,浑身大汗淋漓的时候,马上脱下盔甲,吹凉风导致的,所以叫做“卸甲风”。
按照中医的说法,这就是风邪侵入,气血不通,而西医的解释就是炎症,叫腰背肌筋膜炎。我们不是医学杂志,不管它到底是什么,无论是一阵小风,还是一个炎症,都告诉我们,大汗淋淋吹凉风很危险,勇猛如常大将军都不好使,死在了这上面。
听到常遇春的死讯,朱元璋是哭得稀里哗啦的,此人一辈子据说只哭了三次,这是第一次,另两次要等到后面他媳妇儿和他的大儿子死的时候,由此可见,常遇春在他心里的地位。
擦干眼泪之后,朱元璋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从公爵提升到了王的位置,并且给了常遇春最高规格的葬礼,史书上说,“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赵普这个人我们前面讲过,那是大宋王朝数一数二的开国功臣,朱元璋也是这么看常遇春的,亲口说,“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俺老朱打下来的天下,常遇春的功劳占了一大半,这话徐达当然是不服,但是他自然也不会和死人去争。
公元1370年,也就是常遇春去世的第二年,妥欢帖木儿在应昌驾崩,庙号惠宗,儿子爱猷识理答腊继承了皇位,历史上称其为元昭宗,也是北元的第一位皇帝。
朱元璋听说妥欢帖木儿死了,给他封了一个谥号,就是元顺帝,意思是这哥们顺应天意,在大都北京不抵抗,在上都开平也不抵抗,都是撒丫子就跑,然后,又在最恰当的时间死了,妥欢帖木儿这家伙顺应不顺应天意我是不知道的,但是他确实是顺应了朱元璋的意思。因为他一死,朱元璋的机会就来了,于是,前脚妥欢帖木儿去阎王爷那里报道,紧跟着朱大皇帝就集结了大批人马,兵分两路,进行北伐,西路军是徐达率领,直奔西北,找王保保算账,而东路军由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率领,奔着新当上皇帝的元昭宗而去。
简短地说,两路兵马全都大胜,王保保败给徐达之后,逃到了和林,而元昭宗被李文忠打败之后,也跑回了和林。大元帝国在中原覆灭之后,一对君臣分两路北逃,最终,还是相会在成吉思汗当年为蒙古修建的第一座首都,哈拉和林这里,这也算是一种宿命。
我们说从这一次北征之后,实际上,蒙古人就丧失了任何翻盘的机会,从整个中国的主人,重新沦落到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有点类似于汉朝匈奴的那个性质,你说他对中原没有威胁吧,他时不时可以抢你一把,但你要是说他真有威胁,他还没有重新夺取天下的本事,这种状态,其实朱元璋也是挺头疼的。
所以,从1372年到1396年,前前后后,24年里,朱大皇帝进行了12次北征,就是为了彻底消灭蒙古人,但最后一直到死,他也没有完成这个愿望。在这期间,王保保这个人对于北元不被朱元璋彻底干掉,起了很大的作用。
就比如说1372年的第二次北伐,明朝声势浩大,势在必得,结果被王保保一个个连环计施展下来,最终干掉了徐达的主力军团,几万名明军丧身大漠,对于这个大保保的军事才能,连朱元璋都相当地欣赏,说王保保是“天下奇男子”,多次派人试图去招降他,这里面就有以前和王保保死磕的李思齐。
我估计当李思齐接到朱大皇帝的这个命令时,心里肯定是愤怒之极,老子和那个保保是死仇,你让我去,这不就相当于拿大个的肉包子去打狗吗?可是李思齐还真不敢不去,去了是九死一生,但如果不去,那肯定是立马往生。
出乎李思齐意料之外的是,王保保看见他之后,喝酒撸串好一顿招待,绝口不提以前恩怨,只是告诉李思齐,说老李啊,俺是不可能投降的,你回去吧。
李思齐自然是一句都不想多说,翻身上马往回跑,但走到一半,就被王保保的亲兵卫队追上了,说李大人您太不讲究了,好酒好菜招待你,您咋啥礼物都没留下呢?最后说了五个字,“愿得公一臂”,您留下一条胳膊再走好不好?李思齐知道,这时候要是怕疼,那留下的就是脑袋了。于是,挥刀砍掉了自己一条手臂,强忍着回到了中原,到家几天之后,就死了,估计是伤口发炎,只能说没有客死他乡,埋尸荒野,算是唯一的欣慰。
四
朱元璋朱大皇帝在扫荡元朝残余势力的同时,也向南,向西扩展自己的地盘,公元1368年,汤和廖永忠擒获南方割据军阀陈友定,平定福建广东大部分地区;
1369年,朱元璋派人进入西藏,宣布了明朝建立的消息,明确说明,只要你们这些领主和高僧们听话,我保证你们的利益不会受到丝毫损坏。4年之后,一些藏族首领看到元朝实在是没啥希望了,就陆陆续续到了南京,明朝都对他们授予官职,并设立朵甘卫、乌思藏卫和河州卫,后来朵甘卫和乌思藏卫升为朵甘都指挥使司和乌思藏都指挥使司,你要是问,这些机构是多大的官,干啥的,这些我们后面介绍明朝政治制度的时候都会详细讨论。
到了1371年,汤和和傅友德又攻进了四川,灭亡了另一个农民起义军的明夏政权,这样一来,川藏大片地区就归了明朝;
1382年,傅友德、蓝玉和沐英三员大将打进了云南,元朝在这里的10万大军抵挡了一阵子之后,彻底溃败,随后,沐英,这个8岁就被朱元璋收为养子,从小在军营中长大的孩子,独自率领人马,讨伐云南的大理段氏。
这个大理段氏我们前面已经多次提过了,立国比宋朝还早,但在被蒙古人征服之后,不敢再称自己为皇帝了,改为总管,当沐英带兵杀到的时候,段氏末代总管段明叔倒是也不含糊,居然抱着效忠元朝的念头和沐英对杀,最后当然是干不过身经百战的沐英,打败之后被俘,捆成一个粽子,押送到了南京,最后老死在那里,从此之后,“段氏世土,至此而绝”,老段家几百年在这块土地上的经营,就此中断。
关于沐英,这里还要多说两句,平定了云南之后,傅友德和蓝玉就回去了,朱元璋让沐英镇守云南,这样安排主要就是两个字,信任。沐英其实就相当于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孩子,尤其是马皇后,特别喜欢沐英。我们前面说马皇后死的时候,朱重八哭得很厉害,其实,最厉害的应该是沐英,史书上说“呕血数升”,也就是伤心到吐血,足以说明这娘俩感情很深。
事实证明,朱元璋没有用错人,沐英在云南多次打退麓川等少数民族王国的入侵,你要知道,那可不是千八百人规模的骚乱,而是几十万正规军的鏖战,这足以说明沐英的军事水平。除此之外,他还屯田种粮,招商引资,兴办教育,可以说大大地改善了云南老百姓的生活。朱元璋在沐英回京述职的时候,曾拍着他的肩膀说,“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沐英也”,有你沐英在,我不操心啊。金庸小说《鹿鼎记》里,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之一,云南沐王府的沐剑屏,就是沐英的后代,当然,那是虚构的。
沐英最后是在48岁的时候,因病而亡,你要是很惋惜,说咋这么年轻就死了呢。那我可能就要告诉你了,在明朝的开国将领里,像沐英这样,自己得病,病死的,就算善终了,是要上辈子烧高香、敲木鱼才能得来的,大明王朝开国元勋的名单上,这样死的还真没有几个。那么,其他人都是咋死的?我们下集再聊。
终于来了,天天期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样断句然也
就好这口大碴子味儿的讲书!
后赵的皇帝石勒应该是最草根的皇帝。真正正的从奴隶(还是少数民族)到皇帝(早年他还被人像卖猪仔一样卖过,三人一枷长途跋涉)。
13309798gus 回复 @DrWilliamDong: 充其量也就是个割据军阀而已!
来了
来了来了
六公爵里有常遇春么?明朝那些事和百度上说的都是常瑁啊。也就是说朱元璋封六公爵的时候常遇春已挂了。
九月蔷薇_ 回复 @钢叉新号: 郑国公常茂就是常遇春儿子,当时只有十几岁,无任何战功,其实就是继承老爹爵位,但是后来又因自已无能力被革爵。
保保还是我的宝宝
听友191025685 回复 @外滩王熙凤: 保保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叫做“治国就是治吏”,啥意思?治理国家,实际上就是治理各级政府的办事人员,如果整个国家的基层办事人员全都是贪污腐败不干事的家伙,那这个国家早晚完蛋。元朝恰恰在基层管理上,是历朝历代最差的,前面说过一个叫做孟端的小吏,领着几个兄弟,用一个假圣旨就把河南行省的蒙古高官给团灭了,还很长时间没人发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