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有一组数字令人感慨万千: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很多党员干部,为什么心甘情愿到农村去经风雨、做贡献,耗费心力带领乡亲致富?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对父老乡亲难以割舍的牵挂,是涌动在人们内心的共同情感。正如总书记指出的:“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为了亿万人民的全面小康,无数党员、干部燃烧自己,照亮身边百姓的生活,其言其行可能只在一时一地,但其情其义却跨山越海,给无数人带来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力量。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努力和奉献,汇聚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步。
想在一起,就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古人云,“以百姓心为心”。每个决策、每项举措都关系着万家忧乐、民生冷暖,都需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设身处地听心声、感同身受解民情。黄文秀常常早上七八点钟就在山上与农户聊天,晚上八九点钟又到村民家中探访,两个月的时间遍访全村195户贫困户,绘制了一幅百坭村“贫困户分布图”,将每一户的位置、家庭情况、致贫原因详细标注,做到心中有数。如此用心用情用力,终于感动群众、走进人心。“跟老百姓坐在一条凳子上”,始终对群众冷暖抱有同理心、具有共情能力,才能永葆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
过在一起,就是“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让先富帮助后富,让城市支持农村,让工业反哺农业,在发展的路上始终不忘扶一把、帮一把父老乡亲,这体现着一个百年大党不变的初心使命。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大家庭,每个人的命运都与他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大家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历史上很少有哪个国家像今天的中国这样,追求一种“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全面价值,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我们的发展既有实践的伟力,更有民生的温度。
干在一起,就是“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汇聚起亿万人民的强大合力。正所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人民的力量被凝聚被激发,就拥有了改天换地的伟力。这样的伟力,体现在淮海战役支援前线的小推车,体现在太行绝壁上的红旗渠,体现在摆脱绝对贫困的全面胜利,体现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潮流。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前进的路上有风和日丽的旅程,也有波谲云诡的考验,但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和激发出来,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挑战、实现不了的目标。
小康,千年夙愿,今朝达成。“想在一起”标注价值追求,“过在一起”牢记初心使命,“干在一起”激发奋斗动力,中国的发展未来可期,中国的发展属于全体人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