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东方港湾的工作目标:追求长期而稳健的增长

8 东方港湾的工作目标:追求长期而稳健的增长

00:00
04:43

HI喜马拉雅的各位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忻工,忻工继续为您播讲《我的师兄但斌和他的东方港湾》,东方港湾的工作目标:追求长期而稳健的增长。


    年轻的时候(这是相对而言,其实目前我们仍觉活力不减,青春焕发),我们曾经追求快速致富,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真希望早点明白爱因斯坦说的那句话就好了,“除金字塔、长城外,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复利”。投资回报能长期稳定增长,结果可是了不得的事,复利是金融行业的TNT炸药,复利具有爆炸性特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用的风格为:坚定的长期和相对的集中的投资。


    真正优秀的企业必须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俗语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是优秀企业家和企业的朋友,我们只能用最好的耐心与奉献最宝贵的时间来获取丰厚的投资回报。短期的波动对我们意义不大,除非给我们增加购买更多股权的机会。对于市场波动,很少有人能长期准确预测,这些东西对投资者来说是代价昂贵的消遣。


那为什么又要“相对的集中”呢?我们选择企业时,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为了规避非系统风险,我们投资于几家相互不太关联的优秀企业,同时我们深知,真正卓越的企业犹如钻石般稀少,杰出的企业寥若晨星,所以我们采取了“相对的集中”策略。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4815日给他的合伙人的一封信中写道:“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确信,正确的投资方法是将大笔的钱投入到有所了解的企业以及完全信任的管理人员中。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将资金分散在大量他一无所知或毫无信心的企业中就可以限制风险,完全是错误的……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绝对是有限的,因此在特定的时间里,很少有超过两三个企业,我认为值得完全信任。”据我们所知,凯恩斯是难得的一位学术研究与投资事业同时成功的人。




    如何选择企业




    在投资的时候,我们既不是市场分析专家,也不是宏观分析师,更不是证券分析师,我们把自己看成企业分析师(假如你允许我们这样称呼的话)。因为我们相信,长期而言“股票绝不可能表现得比企业更好”,选择杰出企业是我们成功的关键。我们曾用一句英文来概括考察企业的八个方面“I met a huge magic Figure”:


I——Industry,代表行业。


m——market,代表市场。


e——entrepreneur,代表企业家。


t——technology,代表技术。


h——humanresource,代表人力资源。


m——management,代表经营管理。


c——culture,代表企业文化。


F——Finance,代表财务状况。


    简而言之,我们希望选择的企业符合几项标准:


1.有长期稳定的经营历史;


2.有高度的竞争壁垒,甚至是垄断型企业,最好是非政府管制型垄断;


3.管理者理性、诚信,以股东利益为重;


4.财务稳健,负债不高而净资产收益率高,自由现金流充裕;


5.我们能够理解的,能够把握的企业。


    作为投资人,应该更多地研究企业经营,简单称为“产、供、销”几方面,只有经营得好的企业,才有投资价值。


    我们如何评估价值(何时买进卖出)


    当我们选择了优秀的企业后,正如我们挑选了钻石后,下一步至关重要的是以什么价格购买。


    学术上,企业内在价值严格的定义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对于内在价值的计算应该是这个世界上“好说不好做”的经典案例。内在价值是估计值,而不是精确值,它随利率变化和企业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修正而改变。难怪某年股东会议上,伯克希尔的股东问询巴菲特如何计算企业价值时,芒格插话说:“我从未见他在办公室用计算器计算企业价值。”而巴菲特幽默地说:“有些事情是要私下做的。”尽管内在价值难估,但有条线索是可以跟踪的,长期而言,内在价值变化的百分比通常与企业账面价值变化的百分比成正比。实际上评估企业的价格有许多方法,例如市盈率法(P/E)、市净率法(P/N)、成长率——市盈率法(P/E/G)、现金流折现法等等。但有件事是可以确定的,企业估值需要定性配合定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可以估测一家企业的合理投资价值区域。既然连投资大师巴菲特在谈论估值时都闪烁其词了,那么也请大家别怪罪我们不能把精确的估值方法公布于世了!


    寻得价格合理的卓越的企业,自然会买进,那么何时卖出呢?理论上讲,好企业最好长期持有,但以下三种情况我们也会选择卖出:


1.好企业被市场高估太多了。


2.好企业开始衰退期。


3.当我们发现更好的企业,更换旧的投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