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秦国是三家灭智的受益者

93秦国是三家灭智的受益者

00:00
15:16

吵架吵不赢,一篇绝秦书,让秦国人在诸侯面前有理说不出,无地自容,可谓侮辱很大,伤害性也很大。打吧又打不过,损兵折将,秦国遇到的对手,不但有文化,而且有武力。秦国人真是很郁闷。第二年,秦桓公死了。麻隧之战的失败,使秦国近二十多年不敢再挑战晋国,不再对晋国西部构成威胁。

公元前537年,秦景公去世,子秦哀公(?—公元前501年)继位。《秦记》叫作秦毕公,《史记索隐》作秦㻫公。秦哀公在位36年(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这时,由于晋国的强大,秦国与楚国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晋国,秦楚关系建立起来。而晋国为了对付楚国,也在寻求外交突破,在楚国的侧翼训练扶植吴国。公元前505年,给力的吴国居然攻陷楚国国都,楚国眼看要亡国,楚国大夫申包胥千里迢迢来到秦国求救。前面说过,秦楚是同盟,落难的楚昭王是秦衣公的外孙,秦哀公是的外公。但是国家以利益为重,尽管是亲戚,尽管秦楚是同盟,但那是对付晋国的,因此,秦国拒绝出兵。虽然楚国人说,吴国人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秦国,但秦国人才不相信。于是,求援的申包胥像小孩子一样耍赖,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同样人狠话不多,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于是感动了秦国人,发兵救楚,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收兵回国,楚昭王得以复国。

秦哀公去世后,秦哀公的孙子秦惠公(?-公元前492年)即位。秦惠公在位期间,晋国爆发了第一次晋阳之战。晋国六大卿族间,赵韩魏智共同对付中行、范氏氏,进行了长达七年的内战。这其实是晋国内伤严重时期,秦国完全可以趁机捞一把。但秦国没有这么做。这可能也预示了三家灭智期间,秦国人不干涉的先兆。

前492年,秦惠公去世,其子秦悼公继位。秦悼公十五年(公元前477年),秦悼公去世,其子秦厉共公继位。 从谥号看,厉是下谥恶谥,而共字还可以,说明这个秦君有些复杂。秦厉共公在位33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43年。三有分晋时,秦国的国君是秦厉共公。

从功绩上看,在秦国三十多个国君当中,秦刺龚公算是有作为的国君之一。

就对外方面来看,他在位期间有两大功勋。一是第一次拿下了南郑,就是今天的汉中一带,春秋时代的汉中指的战国汉中的位置应该是现在湖北西北部郧阳地区、陕西西南部安康地区,而不是今天的汉中。战国时代的汉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是秦楚两个大国的接触点,是政治军事的斗争焦点。而当时的南郑即今天的汉中却重来没有被楚国人占据。南郑在秦岭的南侧,从秦国国都雍城向南不远,就到了秦岭脚下,过了大散关就进入了秦岭,此后所谓的陈仓古道。而出了翻过秦岭就是南郑。把汉中纳入了秦国的地盘。这不容易,说明秦国的地盘越过了秦岭。有了向南扩张的想法与习惯。一旦有了向南扩张的习惯,即使后来汉中得而得失,但失还会再来,秦国已经有了尝到了占据汉的味道,有了占据汉中的习惯和想法,并且有了历史经验与教训,于是成为以后的借鉴与参考。

秦厉共公对外的第二个功勋是与义渠一场大战,俘虏义渠王。做到了甚至五霸之一的秦穆公都没能做到的事。义渠是戎人建立的国家,国都在今甘肃庆阳西南的宁县。义渠是有历史的西戎,商朝就有记载,西周王朝建立后,义渠君曾入朝周王。义渠臣服于周。周穆王曾讨伐戎狄于大原,周宣王曾料民于大原。周王朝在多次镇压异族遭到激烈反抗后,遂改变策略,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即五个西戎人建立的国家:义渠、郁郅、乌氏、朐衍、彭卢等安置于大原地。五个戎人建立的国家中,唯义渠居大原中心地带,这里自然条件好,南临泾水。宜耕宜牧,义渠很快强大起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北方考拉的首领

    战国开始了

    平说平论 回复 @北方考拉的首领:

  • 1x831038m云淡风轻

    谢谢老师🙏

    平说平论 回复 @1x831038m云淡风轻:

  • 北疆鹿城

    下面的文章可以不要,还不如不看呢,乱七八糟的,都不知道讲的是什么,里边的错字太多了,容易引起歧义。

    平说平论 回复 @北疆鹿城: 感谢您的批评建议

  • 李伟牛

    老师: 我偷个懒,给您请教一问题,您方便的时候看到,或者有兴趣,答复一下呗。 关于无衣这首诗,我一直有两个答案,一个是无衣是秦国初年就有的一首秦军队的军歌,第2个答案确实是秦哀公时期,为送申包胥回去复楚国而做的一首诗,哪一个更正确一些呢?或者是居于其中? 谢谢老师。

    游客家 回复 @李伟牛: 这应该是秦国的民歌吧?要不随便一个秦国人就能唱。

  • 军中无用

    大幕渐渐拉开了

  • 无名_6ma

    怙恶不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