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词】“读后感餐厅”开张了

【开篇词】“读后感餐厅”开张了

00:00
04:03

“读后感餐厅”开张了


一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我绞尽了脑汁。


没错,这个课程,我们主要讲读后感,或者观后感。一到假期,同学们就会被这类作文“袭击”,它字数不多,但很烦。给一堆书目,然后让你写读后感;看一场电影,要写观后感;看一次展览,也要写观后感。有时候我们心里会想:这电影我不看还不行吗?带着这种任务去看展,去读书,再好的心情都没有了!


这个心情我特别能理解,我小时候遇到这样的任务也不愉快。比如,这本书、这篇文章我其实是不太爱读的,你非要我写个读后感,我总不见得说“我读完了,不喜欢”吧;再比如说,我读到喜欢的内容,看到喜欢的电影,你让我跟别人聊天,讨论剧情,我是很乐意的,但要我写下来,乐趣就没有了。


但在所有的作文类别里,读后感是“基础”级的,从小学低年级一直到成人,都会接触到它;它的“入门”也不复杂,老师可能也会教一些“四步法”“五步法”之类的套路,但有时候我们写起来就是难受,这些套路用起来就是别扭,最后的得分就是不高。


怎么办呢?能不能给一点新方法呢?那些教写作的课都很类似,听上去套话也很多,能不能出个新花样呢?


还真能。毕竟我是你鸽叔嘛。


我发现,写作这件事,和世间万物都能产生一些奇妙的联系,比如,烧菜。烧菜这件事情很奇妙的,什么时候放盐,什么时候加水,什么时候放葱姜蒜,都凝结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你说哎呀忘了,我后头再补上,口味就会完全不一样。


就像一篇文章,少了一个过渡句,好比忘记放盐,看起来只有八九个字,盐可能就一勺,结果整篇文章就读不下去,菜也难以下咽;你觉得哎呀漏了,我下一段再补上,就像烧完后再洒盐,文章不完善,菜也不好吃。


还有土豆烧肉,里头找不到肉不行,找不到土豆也不行,这就特别像我们一直在唠叨的详略得当。


至于顾客点了包子,你觉得包子是面做的,于是上了披萨,那就是偏题了。


你看,写一篇作文,其实就像当一名厨师:明白别人要什么菜,然后,怎么把菜做好吃;怎样的创意是合理的,不会损害美味,怎样的想法是胡闹,会导致“中看不中吃”……


对读后感或者观后感来说,那本书、那篇文章、那场电影、那次展览,就是已经摆在桌子上的“原料”,考验的就是我们“料理”的本事。


和其他类型的作文相比,它更适合拿“厨师”来做比方。所以我干脆把这类写作中的注意事项,改造成我们的“读后感餐厅”,和大家一起做一个能料理好读后感的“大厨师”。用这种方法讲,大家肯定没听过,但一定很有意思。


以前有个综艺节目叫“十二道锋味”,我们带来的也是十二节大厨秘籍,这是它的目录:


1、案板上的鱼,到底是什么鱼?——找到“原料”的亮点

2、红烧,还是清蒸?——找到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

3、刮鱼鳞、去内脏、摘碎叶——把“有用的部分”留下来

4、只有羊腿不叫“烤全羊”——“合集”怎么读

5、土豆烧肉里要有肉——别弄混“读后感”和“书评”

6、土豆烧肉里的豆肉比——“读”不可不够,“感”不可太少

7、为什么糖醋大排不常见——谈谈“感”和“读”的契合度

8、糟了,姜和料酒放晚了——如果顺序错了

9、不要把红烧肉和豆豉蒸鱼塞一个碗里——别在一篇文章里说两个独立的故事

10、用超大号的盆子装一点点菜——有些写法,看上去“很厉害”,但拿不了高分

11、先冷再热再甜点——越完整,越安全

12、一份套餐——回头看看“套路”


里头所有的案例都来自于灰鸽叔叔公众号读者的提供,大多来自各位同学的“真实操作”,之所以在这门课创作之前做这件事,问大家收集作文,也是希望所有的总结都源于此刻同学的烦恼,而不是只有老师以往现成的总结和经验。


希望我们做的这些菜,你喜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