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星。古人分黄道爲十二個星次,大致和西洋的十二宫相當。木星每年運行一個星次,十二年爲一周。十二星次的名稱是“星紀”、“大梁”等。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在星紀。”(星紀:大致相當於摩羯宫。)
(二)年。莊子秋水:“死已三千~矣。”孟子盡心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
引申爲時間,光陰。論語陽貨:“日月逝矣,~不我與。”這種意義後代常以“歲月”連用。陶潛雑詩八首:“~月不待人。”又:“荏苒~月頽。”
(三)年齡。莊子漁父:“六十九~矣。”
(四)年成,年景,收成。左傳哀公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焉。”戰國策齊策四:“~亦無恙耶?”孟子梁惠王上:“人死,則曰:“非我也,~也。’”又:“王無罪~。”
[辨]年,歲。在年齡和年成的意義上,二者是同義詞,但是在習慣用法上有些差别。在表示年齡的時候,“年”字多放在數目字的前面(“年七十”)。偶有放在数目字後面的,如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這種情况古代少見,後代更不這樣説。“歲”字則放在數目字的後面(“七十歲”)。
“年”不泛指“光陰”,“歲”不表示“壽命”。習慣上“望歲”(盼望豐收)不説“望年”,“忘年交”(不拘年齡輩份的朋友)不説“忘歲交”等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