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是100集英文,100集中文,100集翻译节目。
每周更新一集中文精制,一集英语原声,一集英文翻译,已经买过的就可以永久收听。
若遇到国内、海外节假日(包括但不限于新年、感恩节、圣诞节等)会暂停更新一次,敬请谅解。
相关阅读
年份:不详
作者:[印] 毗耶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文文稿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人类伟大史诗中无比黑暗、神秘和暴力的一部,也是印度文学经典中的经典:《摩诃婆罗多》。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无数人折服于这个气势恢弘的故事。人们阅读它、传颂它、演绎它、对它进行各式各样的再创造,但却很少有人能够——或者愿意——完整地“拥有”这部作品。
因为这是一部被诅咒的史诗。拥有它就意味着死亡。
一,被诅咒的史诗
大家好,我们今天很高兴可以请到尼尔·夏皮洛·霍利,她来自哈佛大学的南亚研究学系。《摩诃婆罗多》的核心故事讲述了两支王族后裔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的战争。
大家好,我是尼尔·霍利。每当说到史诗,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无疑是体量最宏大的一部。这部史诗足有十万节之长,哪怕是精校本也长达七万到七万五千节,而原文则长达十万节。相比之下,就算是《伊利亚德》和《奥德赛》加起来也只有它的七分之一。
尤其是现代印度,有很多人都读过它,我当然不是说所有人,可能离所有人还差得远。但《摩诃婆罗多》对很多人来说绝对是一部文明的史诗,它讲述了一段非常“真实”的历史。但这个“真实”要看你怎么理解,总之是一段关于印度祖先发源的历史和诞生的故事。
《摩诃婆罗多》的具体编纂时间不详,但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后300年之间。它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是一些云游诗人,他们是以讲故事为职业的人,也是口述历史学者。经过长期的创作、改编和流传,这个故事成为了印度最家喻户晓的史诗作品。
没人知道这个故事是怎么演变成现在的样子的,我们甚至不知道这部诗到底是一个人写的还是很多个人写的。但它的原文本身就讲述了这个故事是如何诞生的,并且包括了一些有关创作和传播过程的记载。
即使我们不知道创作《摩诃婆罗多》的具体有哪些人,但这里至少有一位想象中的作者,他的名字是个双关词,叫做毗耶娑,又名“广博仙人”。而毗耶娑这个词在梵文其实就是编纂者的意思。
在印度教传统中,神仙有时候会从灵界下凡,变作一个肉身的凡人。这个肉身凡人就是神在世间的化身。《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毗耶娑就被认为是维护之神毗湿奴的化身。
根据《摩诃婆罗多》的记载,这个故事是由毗耶娑写下来并献给象头神的。而象头神是印度教诸神当中最广为人知、也是受到膜拜最多的神。但是,毗耶娑并不只传说中这个故事的作者,他还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毗耶娑会时不时的出现在故事当中,给某些人提供一些建议,让某个人去做什么事,分享一个很长的故事,或者规范某个角色的言行。之后他就会在一旁静观其变,然后在某个时刻再次介入。
虽然在过去两千五百年间,《摩诃婆罗多》被不断阅读、翻译、改写,也逐步成为了印度文学经典中的经典,但千百年来完整读完这部史诗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并不只是因为它让人望而却步的宏大篇幅,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是一部被诅咒的作品。
据说,谁要是把这部作品从头到尾完整读下来,TA就会面临不详的灾祸。谁要想完整翻译它,那就更不妙了。哪怕是将整部《摩诃婆罗多》放在家里,都有可能招来无妄之灾。所以人们往往只拥有诗的一部分,而且大家通常不会在家里阅读它。
在第二个千年之交,当泰卢固诗人南那亚想要将《摩诃婆罗多》从梵文完整翻译成泰卢固语时,他只翻译了个开头就去世了。剩下的部分由另外两个泰卢固诗人翻译。但即使有这三位诗人合力翻译,他们还是留了一部分没有译,好让它保持未完成的状态。
而这也反映了有关《摩诃婆罗多》的那个主题,就是大家觉得得到它的全本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有些人纳闷为什么《摩诃婆罗多》没有翻译完整的精校本,这就是原因。它受到了诅咒,而且历史上真的有人因此丧命。
《摩诃婆罗多》的原文和它的读者之间有种令人不安的关系,这一点很值得玩味。这部史诗声称它是包罗万象的。而如果它真的是讲遍天下故事、说尽世间一切的作品,那这里就存在一种有趣的张力:作为它的读者,我们不得不将它置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它的“完整性”本身,它那种笼罩性和普遍性的姿态背后,透着一些危险的东西。
二,伟大王朝的分崩离析
《摩诃婆罗多》的故事始于一个国王和一个渔家女子在恒河河畔的相遇和相爱。在此之前,这个叫福身王的国王已经和恒河女神甘伽育有一子,名叫天誓。而且天誓原本就是要继承王位的。而那个渔家女,在遇到福身王之前,其实也有过孩子。
这渔家女名叫贞信,她后来和国王成了婚。但贞信的父亲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继承王位的将会是贞信的孩子而不是福身王之前的儿子天誓。而且天誓自己也不能再生儿子,以免日后篡夺王位。
深爱着父亲的天誓为了让父亲高兴,便同意了这两个要求。于是那个原本完美的继承谱系就这样被抛弃了。天誓发誓说,他绝不生一个孩子,父亲和贞信想要多少个孩子都行,他祝他们美满。
后来,福身王和贞信生了两个儿子。在老国王去世之后,他和贞信的两个儿子,一个还没留下继承人就去世了;而另一个儿子,虽然结了婚,娶了两位公主,却也在生下孩子前就死了。于是,这个王国就没有了继承人,我们也就有了这个王权争斗的经典故事。
出身渔家女的贞信皇后,现在只剩下了两位公主。既失去了儿子也没留下孙子的她,只好去找福身王之前的王子天誓,想要求天誓迎娶自己两位公主中的一位,然后生下一个继承人。
可天誓却拒绝了。他说自己已经发过誓,决不能食言。于是贞信便坦言她在遇到福身王之前,其实还有过一个孩子,是和一位先知生的私生子。后来这个孩子隐居山林,也成了一个先知。但母子二人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现在可以去找找看,看这个孩子愿不愿意帮忙。于是他们就找到了这个孩子。那么这个孩子是谁呢?他就是毗耶娑,《摩诃婆罗多》名义上的的编纂者。
毗耶娑来了,而现在有两个王后。贞信就让他去和第一个年长的王后生一个孩子。而这个年长的王后并不想要毗耶娑,她想要天誓。你要知道,天誓生下来就是王子。他英俊帅气,有着迷人的体香。而毗耶娑已经在山林里生活了鬼知道多久了。他浑身都是难闻的气味,头发都结成块儿了。
书里就是这么说的,书的作者毗耶娑就是这么描写书里的角色毗耶娑的。这本书假想中的作者把自己描绘成一个难闻的、恶心的、苦行的家伙。而这个年长的王后,她与毗耶娑交合时吓得全程都闭着眼睛。于是毗耶娑就诅咒她说,你的孩子生下来就会是瞎的,谁叫你刚才把眼睛闭上了。
毗耶娑接着又和那个较年轻些的王后生了一个孩子。但她也被毗耶娑恶心得不行。当她看到毗耶娑时,脸色刷的一下就变了,变得惨白惨白。而毗耶娑对这也很不满。于是他诅咒说年轻王后的孩子会生下来就肤色惨白。
于是就又轮到了那个年长一点的王后。这一次她决心不再忍受毗耶娑了。她派了一个女侍从去顶替她。于是这个女侍从就和毗耶娑生下了第三个孩子,因为母亲是仆人,这个孩子的身份也只是仆人。
经过这番奇奇怪怪的组合,王室得到的三个继承人其实都不理想,他们一个是瞎子,一个肤色惨白,还有一个是仆人,没有一个人有能力治理王国。
第一个盲孩子长大后娶了一位公主,生下了一百个儿子。这一百个儿子和他们那边的家族就被称作俱卢族。俱卢族在这个故事里就类似于反派或者反英雄角色。
而那个肤色惨白名叫般度的儿子娶了两个女人,但般度却生不了孩子。因为一个先知之前诅咒了他,只要他一与女人结合就会丧命。幸好他娶到了一个对的女人,就是他年长一些的妻子贡蒂。在贡蒂还是少女的时候,她曾很好地款待过一个造访她们家的先知,这个有点可怕的先知就因此许诺给贡蒂一个福利。这个福利便是,贡蒂可以在她需要的任何时刻召唤各路神仙。这言下之意就是,她可以与这些神仙交合,跟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一起生孩子。
其实在嫁给般度之前,贡蒂就和太阳神生过一个孩子,名叫迦尔纳。不过她当时也并不想要孩子,只是好奇这样做会发生什么。所以当她生下迦尔纳后,就把他扔到河里漂走了。此后她便嫁给了般度。但因为般度并不能生育,她就又召唤了几个神仙,再生了五个儿子。
这五个男孩被称作般度五子。后面故事的主要情节,就是般度族和俱卢族这两大堂兄弟家族之间的王位争夺大战。其间牵涉到的主要人物,除了般度五子和俱卢百子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就是贡蒂的第一个儿子迦尔纳。迦尔纳被遗弃之后,曾经被持国家族,也就是俱卢族这边的一个战车车夫收养。迦尔纳和俱卢百子,也就是他的堂兄弟们一起长大,还和百子中的长子难敌结为了挚友。但迦尔纳自己和俱卢百子都不知道迦尔纳的身份,不知道他们彼此其实是处于敌对双方的堂兄弟。
最终这两大堂兄弟家族,也就是俱卢百子和般度五子之间展开了争夺王位的大战。在大战前,般度五子中的阿周那不愿对同族兄弟开战。他把自己的心绪和踌躇倾诉给了他的向导兼车夫黑天,而黑天实际上是毗湿奴的化身。阿周那和黑天之间的对话就被称为《薄伽梵歌》,而这可以算是印度典籍中最著名的一部,尤其是在西方广为人知。
这场战争持续了十八天,十分惨烈,几乎所有人都战死了。在最终,王位继承者所得到的王国已经被摧残得所剩无几。
而当时南亚次大陆正处于一个群雄争霸的时代,介于孔雀王朝到笈多王朝之间的过渡期。所以我们可以说虽然《摩诃婆罗多》讲述了一个伟大王朝如何分崩离析的故事,但它描述的这个王朝我们并不能在当时的地图上真的找到它。但很多人相信文中的角色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而在当时宗教信仰上,当时处于吠陀印度教时期——这个古老的宗教系统是现代印度教的前身。吠陀在梵文里就是知识的意思,而《吠陀经》则是一套很庞大的宗教经典,其中包含了各种祷文、仪式和吟唱。
在《吠陀经》中有各种吟唱和诗歌。当然了,还有以诗文的形式书写的各种故事和传说。它由曼特罗,一种仪式性的语言以及举行这些仪式的具体步骤构成。同时还有很多其它围绕着《吠陀经》的作品,这些更多的是指导日常生活中的仪式规范,以及如何理解它们。
《吠陀经》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而怎样才是学懂学透了《吠陀经》呢?这就需要把它牢记在心,并且日日践行。而关于《吠陀经》一共分多少部其实也有个故事。最开始《吠陀经》是被分为两部的,之后又变成了三部、四部,而不同的婆罗门会背诵全本中不同的部分,并举行相应部分的祭祀。
然而在《摩诃婆罗多》成书的时期,传统吠陀教也在演变。为解答关于生命的各种疑问和挑战,那时的人们总是在探寻各种新观点和提议。为此很多人抛弃了祭祀仪式和物质上的富足,开始践行苦行主义。
于是就有了吠陀中比较高深难懂的,比如像是《奥义书》。还有了佛教和耆那教,这两种庞大而复杂的宗教都摒弃物质追求。而这在印度教、吠陀教的某些方面也有体现。
那时的人们都很想知道到底怎样才是好的、符合道德的、正确的生活。《摩诃婆罗多》全面地探讨了这些问题,并给出了可能的答案。比如我们和《吠陀经》还有吠陀的那些祭祀仪式到底是什么关系?一个国王在社会里应该扮演哪种角色?摒弃物质追求的意义在哪里?什么时候我们应该归隐山林远离世俗?什么时候又不能?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问题?我们如何把摒弃物质追求和举行祭祀仪式这两方面结合起来?
《摩诃婆罗多》作为一部宗教经典,很特别的一点就是它不提倡一种单一的普世真理。它鼓励不断地进行各种辩论、研讨和探索,而不需要有一个最终结论。任何一种观点都经过了辩论,所有事物都遭受了质疑。
作为一个读者,或者更有可能是一个听众,这部典籍很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点是你会听到两个角色展开激烈辩论,比如讨论“因果报应”,即好的行为或者取决于情况的最佳行为它的本质是什么。
你可能会先在里面的个地方听到辩论以某种方式展开,然后在你往下读的时候,可能三卷以后或者再往后你又会听到这场辩论的另一个版本,这次可能是在另外两个角色间展开的。这时你对这件事就有了一个新的看法,可能还有了新的结论。
所以我们读一部文学作品,只是为了接受一种看待世间万物的观点吗?不,我认为文学的意义并不在于此。我们赏读文学是出于情感上和艺术上的原因,让我们能以另一种方式看待这个世界。
《摩诃婆罗多》中很多这些辩论,哪怕它们可能又长又难懂,为的就是给我们提供这些新的观点。它们能帮助我们意识到视角的的多样性。在这部史诗中,你会从各个方面来看待这些角色、看待这些议题、感受这些情感。你绝对不会只有一种角度。
三,叠加的叙事框架
《摩诃婆罗多》试图营造一种不断搜索、辩论、探究的氛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它采用了一个叙事框架。在这个框架当中,每个主干故事里又都包含了一系列子故事。这些旁支的故事可能会在主干故事发生数年后再次展开。
例如故事一开头,一个名叫厉声的吟游诗人走进一片森林。他四处漫步,发现一群先知正在举行一场长达数年的献祭。这种仪式会花很长时间。而在献祭的间隙你会干什么呢?你会听故事。而这个叫厉声的吟游诗人就说:好吧,你们想听什么故事?于是先知们说,我们想听这样那样的历史故事。
于是吟游诗人就说:我刚好从另一个献祭过来,那是王子阇那弥觉耶举行的献祭。他们那边正好讲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我就给你们讲讲这个故事。
《摩诃婆罗多》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套着另一个故事。比如,在刚才提到的这场献祭中,王子阇那弥觉耶听说了他的曾祖父与他的堂兄姐妹们展开的大战;而王子的这个故事是从广博仙人毗耶娑的一个弟子那里听来的。我们知道,毗耶娑是这部史诗名义上的编纂者,也是他血缘上的曾曾祖父。王子阇那弥觉耶在厉声参与的这次献祭上讲的其实就是他的家族的故事。
在祭祀的间隙上,王子阇那弥觉耶听说了这个关于他祖先的故事。这两层故事就引导了我们要如何去品读《摩诃婆罗多》。就像一开始的那些先知一样,你已经对故事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而且想继续读下去、听下去,去品味它。而且你可以假装自己是阇那弥觉耶,是你在听这个故事。那这就成了你自己的故事,这些人是你的祖先,他们来自你的家族,这是关乎你的历史。
另一个情节套情节、主题叠加主题的例子,是前面提到的阿周那和黑天之间的对话。
这二人是很好的朋友,而且在生理特点上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当阿周那不愿卷入家族争斗、拒绝参战的时候,黑天试图激起他的男子气概,对他说:“别像个懦夫一样,坚强起来!” 黑天还告诉阿周那,不论他对生死有什么样的看法,这些看法都是虚幻的。在当下,阿周那必须坚强起来,肩负起自己作为战士的使命。此外,黑天还借此谈到了他关于社会责任的看法:
黑天神讲到了为什么社会里的不同群体里的人有不同的职责,为何在其位就要尽其责,而不能去扮演另一个角色。所以,阿周那作为一个战士,作为一个王后的儿子,他的职责就是去战斗、去主宰、去向外投射力量。
最终,黑天神说服了阿周那去参加战斗。虽然在一开始,般度五子在战斗中占了上风,但到最后,包括阿周那在内的大部分兄弟都战死了,只剩下一个叫艰战的活了下来。他通过了神的考验,升入了天堂。
除了劝阿周那参加战斗,黑天其实还给他传授了各种知识和理念。这段讲学的内容,被称为“薄伽梵歌的讲学”。其所涉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从形而上学、因果报应、各种哲学和社会理论,到瑜伽、仪式等各式各样的内容。
在形而上学方面,“薄伽梵歌的讲学” 主要传达了一种二元论的世界观。世界有原质和本质之分。所谓原质,是现实中所有我们能看得到、摸得到或想的到的东西。而在此之上,则存在分离性的、终极性的、以及超越性的东西。
“薄伽梵歌的讲学”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段,发生在黑天向阿周那坦露其真实身份的时候:他其实不仅是阿周那的好友兼车夫的凡人黑天,他还是大写的黑天神。透过阿周那的眼睛,我们看见了这位黑天神作为宇宙化身的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形象:
那是一个很神奇,又有些恐怖的形象。他是黑天神的宇宙化身。他的嘴就那样大张着,而一切生物都跑进他的大嘴里。他既是时间又是死亡。他是宇宙中的一切。看到这些,阿周那吓坏了,他说对黑天说:“我以前完全没想到会是您。我很抱歉之前竟敢以兄弟朋友称呼您。请原谅我吧。能请您变回之前四只手臂的那个正常形态吗。”于是黑天就变了回去,然后继续他那段被称为《薄伽梵歌》的讲学。
四,抵抗诅咒的再创作
自诞生以来,《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已经被重述了很多次,有过各种各样的版本。
最初的版本都是梵文的,只是文体不同。除了原本的梵文史诗故事,后来还演绎出了梵文戏剧和梵文诗歌的版本。这些改编本或许会增加新的角色,原先的角色们或许也会做不同的事、经历不同的冒险。
后来,开始有了其它语种翻译的《摩诃婆罗多》。古代印度地区的每一种主流语言,包括泰米尔语、特卢固语、卡纳达语、印地语等,都有自己版本的《摩诃婆罗多》。到了今天,我们在网飞上也可以看到英语版本的《摩诃婆罗多》故事。
事实上,每一个时代、每一种语言都试图重新定义《摩诃婆罗多》。所有这些故事的根基,都源自最初用梵文写就的那个史诗故事。
当我提到《摩诃婆罗多》的时候,我说的就是这部梵文史诗,而它本身就有许多种形态,许多种手稿,许多种修改版,它本身就有一种多样性。但同时《摩诃婆罗多》也可以说,不仅仅局限于它的文字,而是更多的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而这些《摩诃婆罗多》的各种重述版本对今天的南亚文化和生活产生的影响才是最大的。
所以尽管你和我在讨论《摩诃婆罗多》,但实际上我们应该说这场谈话是关于那个特定年代的梵文版《摩诃婆罗多》。而这里还有很多很多其它的《摩诃婆罗多》。在过去的至少一千年里,几乎每种印度语言都在反复地书写、讲述这部史诗。
值得一提的是,《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两大梵文史诗中的一部。另一部叫做《罗摩衍那》。这是两部相交辉映的史诗,在情节上互有勾连。《罗摩衍那》中关于罗摩故事的那一部分,在《摩诃婆罗多》里被拿出一整节来重新讲述。两部史诗所传达的观点也多有相似之处:例如,两个作品当中的人物都曾面临出世和入世间的选择,而这两部史诗都主张要把时间花在进山修行、而不是管理国家上。而且两个故事最后也都不是大团圆的圆满结局。
但它们之间也有很多区别,而且很显然不止是在文字上和情节上。很大一个不同就是《罗摩衍那》中的反派是非人类角色,尽管他们有很多人类特征,也表现出同情心。但里面的罗刹人,比如罗波那,都被很明确的描述为非人类。但在《摩诃婆罗多》中,这是一场家族内的纷争,你打的是自己的堂兄弟、甚至是亲兄弟。
此外,《罗摩衍那》的故事情节,很明显是在致力于一种融合。而《摩诃婆罗多》则完全相反,它讲的是在一个不断衰败的年代中,一个王族衰败下去的故事;它讲的是灾难性的自相残杀的战争。它更多的是关于分崩离析,好像宇宙中的所有生命、所有人都会死亡一样。
所以,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摩诃婆罗多》是让人感到危险的作品。危险到你都不想把它放在家里。但人们还是会不断地想要重新演绎这个危险、黑暗、充满暴力的故事,这个关于战士们如何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最终的结果甚至连胜者也笑不出来的故事。
要写出这样一部作品真的需要一个文明的智慧。唯其如此,才能有足够深入的反思,去探索人类社会中的生活是怎样的艰难、怎样的充满暴力。我们在美国会讲一些更理想化的故事来讨论人类的处境,《摩诃婆罗多》的故事却包含了一切破坏的情节。但当人们一次又一次的以各种文体、各种语言来重新讲述这个故事,它原来的破坏力好像就这样给抵消掉了。这实在是太神奇了。
故事里面的主角都是很美但也存在缺憾的英雄。而反派们也都具有同理心。所有角色的塑造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被有意地增添了一些“灰度”。书里那些人物在某些方面的确被当做模范来敬仰,但他们的形象中有多重层次的灰度。他们会为自己的理想、甚至有时候是为了某种迷思而奋力挣扎。
《摩诃婆罗多》表达了一种特定的英勇无畏的精神,直面作为人会面对的一些最糟糕、最具挑战性的事情,并抛出一些非常非常发人深省的问题。任何事物或观点,包括本质问题、因果问题这类大问题,都在《摩诃婆罗多》中有激烈的辩论。任何观点都可能被解构。我觉得这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发问和辩论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这也是为什么今日的读者对《摩诃婆罗多》仍能产生共鸣。
《摩诃婆罗多》这部古代典籍构成了印度文化的根基。它在今天依然生生不息,因为它的故事从未结束。它的魅力似乎不在于给出了什么确定的答案,而是抛出了更多关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越深入进这些故事,就越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感知力,来赋予它们全新的生命。
在过去两千年中,大家对《摩诃婆罗多》的通常的反应是不要去读它,而是对它进行二次创作。这就是从事这部作品的意义,就是不断重述。因为,就像我们所说的,一部完整的《摩诃婆罗多》是危险的,你不能让它结束,你必须要让它一直继续下去。这也是逃脱它诅咒的一种方法。
这部史诗不会直接回答问题,而是教你如何问问题。而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如此频繁地被以各种方式重新讲述的原因之一,不只是因为每一种重述给出了它们自己的答案,还因为它们能以另一种方式重新抛出这些问题。而我觉得我们作为读者和听众,现在就应该继续去追问这些问题。而这本书真的能让我们在这方面受益匪浅。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制作播出。本期节目中文版由爱丁堡大学博士潘杰旿撰稿、编译。英文版由Zachary Davis, Galen Beebe制作。
100个孩子哈哈哈哈,一看就不是女性写的
是的,但是他们老是干啥啥不成
黑天→宇宙中的黑洞
古代的神话都挺可怕的
脑洞真的大!!想看
是不是听完这集,手机就死机了?
主播老换人
小高姐
印度文化,对我们来说,总有一种神秘感,需要好好领悟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