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虹桥机场出发,开车50分钟就能到上海世博中心。下了外环路,驶进耀华路,这座飞碟状的圆环形建筑,便映入视野。
2019年8月末,耀华路到世博大道的路段,陷入无休止的忙碌和拥堵之中。徐汇西岸的那几个“白色大罐”,每天装满世界各地对前沿科技和商业满怀好奇的人士。展馆门口,蓝色LED灯上打出的“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为号召他们的一面旗帜。
关于这面旗帜,它有很多奢华的“金丝镶料”——主讲嘉宾包括马斯克、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沈南鹏等商界人士,还有2位图灵奖获得者和十余位工程院教授。他们都是上海为打造出这场科技盛会,而邀请来的耀眼“明星”。
在B站还没有举办那场让它广受央媒表扬并迅速出圈的跨年晚会之前,在拼多多正因为下沉市场起家的原罪,被戏称为“并夕夕”的年代,在小红书上的种草文还没有成为新品牌崛起必须进行布阵的内容平台之时,在抖音还没有将电商总部建在上海的时候,上海,这座以生活格调闻名的城市,因为缺少互联网大厂,一度被称之为网络洼地。
2017年,李强履新上海市委书记一职。这位长期主政浙江的官员,急速想为上海注入互联网的基因。一场政界、学界、商界均有参与的高规格会议,是其中最容易被外界注意到的显性元素。
2019年的那场盛会,安排了难得一见的“双马对谈”环节。马斯克、马云两位天马行空的企业家有许多精彩的思想碰撞,他们谈到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马云认为AI是为人类服务的,马斯克则认为AI会比人类聪明;谈到移民外太空,马云讲自己更关注地球,马斯克继续阐述着移民宇宙的畅想,认为现在是地球 45 亿年的历史中,第一次有可能让生命离开地球生活的时刻。
按照互联网的操作逻辑,流量要给到那些转化率更高的群体。在一众前沿、严肃、混合着数据和算法等关键词分享的内容中,谈技术对人类的威胁,讨论星际移民的可能性,成为没什么进入门槛的话题。
没有标准答案,便可畅所欲言。“双马对谈”在社交媒体上派生出多种传播主题,众人争论着同意谁的观点,哪一位的思维方式更厉害,境界更高。舆论的创意总是丰富而有趣,凭借对两位流量大佬的挖掘、分析和点评,科技感浓重的大会,也有了进入街头巷尾传播的路径。
其实有的时候,也太不需要内容传播的辅助,仅仅是这几个名字列在嘉宾名单中,就给了这场会议以重量感。这些企业家们的名字,让科技从端坐于云端的艰深晦涩,变成了行业之间的愿景畅享,它离钱的感觉更进了一步,参与的话题也更多。科技大会的受众圈层扩大,甚至出现了一家三口推着婴儿车参观展会,或者是家长领着孩子来看机器人的亲子活动。
演讲口才俱佳或者拥有表演型人格的企业家,通常来讲更容易得到外界关注。马云和马斯克动动嘴皮子,就能挑动话题度。而马化腾和李彦宏这种偏理工科,公开演讲就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他们得写书。
马化腾很可能是中国写书最容易的“作家”,出版的著作,包括《数字经济》、《分享经济》、《互联网+》等等,大多是他当人大代表时候做提案,以及围绕提案做的案头研究工作。这些书的内容里,马化腾自己参与占一部分,其余,则有由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文章构成——当然,作者署名的位置写着马化腾等。李彦宏也是同样的玩法,写了本《智能革命》,署名也是李彦宏等。
通过对话、演讲、写书等方式,这些互联网企业家们向外散播自己的观察和理念,也努力为新方向争取关注度。那是互联网还有方向的年代,互联网+、共享经济、人工智能、新零售,新概念层出不穷地涌现,不管方向对错,外界至少有可以努力挖掘的落点。
这些公开表达看法的企业家们像是布道者,借助社会潮流,以及基于个人魅力的影响力,为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前景做个人背书。
02
2019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似乎成为互联网行业数位大佬同台的绝响。
同年教师节,马云正式退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长一职,退出阿里巴巴董事会。次年,马云在上海参加外滩金融峰会,发表言论。随后,蚂蚁金服暂停IPO,马云也甚少露面。
另一位企业家马化腾除了今年参加“两会”,近两年也没有公开露面。而在今年的提案中,马化腾讲的是乡村振兴、碳中和,已经不提互联网相关概念了。被拿出来传播的段落是,马化腾在会议上四处找代表要签名,想要联名提案《自然保护地法》。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公开露面的只有李彦宏。没有马云和马化腾,李彦宏站到了C位,只是这位企业家的公开讲话要么是讲数据,要么讲算法,或者是智能驾驶。他的讲话离技术很近,离传播很远,扛不起流量。于是,今年他贡献的传播流量,或许是跟祝融号的合影吧。
总归要有人扛起流量担当的角色,今年大会的传播重任落在了董明珠女士身上。在讲情怀和态度方面,董明珠发挥很好,比如说在数字化时代,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可提到前沿科技的表现,还是偶尔会冒出些“董言董语”。
我们现在把光能、储能和空调结合起来,空调成为一个发电站,不需要通过城市电网,不需要远程输送,一个独立的供电区间,就用空调来解决。
不仅能保证空调自身工作不花钱,甚至还能把多余的电存储到储存起来,晚上家里的所有照明,都不需要花一分电费。
董明珠说研发“不用电的空调”的念头,产生于2012年的雾霾。格力想告别消耗资源的旧模式,寻找更环保的新能源。可惜,研发立项之后,投入1个亿,一天烧掉10台电机,也看不到结果。
不得不说董明珠是技术创新理念上的巨人,技术应用场景上的矮子。一台普普通通的空调,为什么要承担这么多的功能?但也不得不讲,董明珠对传播风向的理解和把控是炉火纯青,有她参与的会议,不缺少传播话题。
时至今日,AT,或者是BAT同台的局面,很难再见到了。
过去几年马云一年的公开演讲大约有10场,往年参加的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中国绿公司年会,达沃斯论坛、亚布力企业家论坛等活动,现在都没了他的身影。今年马云只在年初的乡村教师颁奖典礼上,有视频露面。
外界获知马云近况的消息还是来自阿里巴巴永久合伙人蔡崇信,他向媒体透露:“马云现在过得很好,同时也很低调。马云现在爱上了画画,画画是他新的兴趣。”
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们流行隐退,王兴三个月没有发过饭否了,话不多的张一鸣和黄峥,年纪轻轻的就退休了。在一些不得不刷存在的场面上,马化腾依旧维持着发送50秒语音的战术性到场。
上一代退到幕后,新的流量担当正在被塑造,今年的亚布力论坛,将话题度留给了元气森林的唐彬森。他贡献了诸多金句,比如“中国不缺好的消费者,缺少好产品”、“很多传统企业老板,照搬这些模式,本来是挣钱的公司变不挣钱了”。从呈现效果看,表达方式和材料配方,很有前人的味道。
依旧在流量前沿活跃的互联网企业创始人,也就剩下李国庆、梁建章和雷军了吧。但李国庆只贡献肥皂剧的戏剧情节,摔杯、抢公章、直播卖酒,不贡献商业观点。梁建章热衷于cosplay和鼓励生娃。只有雷军在老老实实地卖小米的产品——昨晚那场长达3个小时的演讲加发布会,证明了他的诚意和体力。
03
互联网经济是在争论中发展起来的,对于嘴慢的雷军而言,这曾经是他的劣势。
2014年雷军和董明珠在“中国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大会的现场,做出著名的5年之期的赌局、他们赌5年之后,哪家企业的营收更高。
这是在节目策划下进行的赌局。表面上看,他们二人背后的格力和小米,制造业两种生产模式的代表,争论的是:未来还要不要线下的销售渠道,要不要工厂制造环节。而实际上,这场赌局的核心在于,格力和小米,谁会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样本。
赌局在此后数年为两人带来持续的话题度。但是在立约的当时,站在向来快人快语的董明珠身旁,雷军没捞着什么说话的机会。董明珠说,小米的生产方式是负责品牌和用户,而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合伙伙伴——明显她是在模糊概念,将代加工等同于转嫁生产风险。站在一旁的雷军,数度开腔被打断,只得讪讪的说,「董大姐你说完了吗?」
在主持人陈伟鸿的安排下,为二人颁奖的马云和王健林,没有像往常的嘉宾一样,在颁奖之后离开舞台,而是被主持人留住,站在舞台一侧,观听二人的辩论。被主持人要求用一个词形容两家公司时,王健林说格力是实业,马云形容小米是营销。雷军听罢,挑了挑眉毛,神色不服气,但没有多说什么。
原本是节目组安排的流程台本,但是在董明珠的强大气场之下, 整个对讲的过程,还是有着对决的火花。主持人要王健林和马云选择,如果支持一个人,会选择谁。马云走到了董明珠身边,电子商务起家的马云,没有选择线上销售的雷军。
马云曾经数度说,小米这种0工厂、0线下门店的模式,如果到小米23岁,还能继续保持,才是真的厉害。当年小米是一家成立3年的企业,格力是有23年历史的企业。懂得自黑和自我调侃英文梗“Are you ok?”的雷军,感觉到脸上挂不住了,急忙辩白说:小米之前我掌管了一家25年历史的企业,金山。
某种程度上,马云提出的问题,很有前瞻性。如今小米已经自建线下销售渠道,也已经自建工厂。格力也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经销渠道,售卖产品。建立在当年非此即彼的做品牌还是做制造的赌局,已经失去赌约成立之时的现实基础。
今天,你很难讲线上线下的区分和边界线在哪里,但退回到5年前,互联网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冲突还挺剧烈。
2016年末,央视财经频道播出《对话》节目,邀请了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做客,共同探讨中国制造业寒冬的深层原因。
宗庆后公开怒怼马云:“他提出的‘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除了新技术外,其他都是胡说八道!(马云)本身不是(从事)实体经济的,(能)制造什么东西。”、“虚拟经济把实体经济搞得乱七八糟”、“炒概念太多,把实体企业搞晕了”。
其他两位委婉一点,但也态度鲜明,李东生表示除了“新技术”之外,其他看不明白,董明珠表示,宗庆后讲的是实话,“刚才讲的新技术,因为我们技术不断地要去创新,请你把新字拿掉,都是以前原有的,都是存在的”。
四天之后,马云出席“江苏省浙江商会十周年大会”时,主动谈到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争,表示“企业没有实体和虚拟之分,只有好企业和坏企业之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是互联网冲击了你,是保守的思想,不愿意学习的懒性淘汰了你,是自以为是淘汰了你。”
像这样针尖对麦芒的观点碰撞,理念上的交锋,创造了群众围观的热闹,也保持话题讨论的鲜活性。
在2017年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马化腾、宗庆后、杨元庆,以及吴晓波同台探讨了“互联网+”赋能经济转型。
宗庆后借此机会突然发问:“我们(指腾讯)互联网公司后台,也就是服务器在美国人手里还是自己手里?”马化腾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接招,只能答非所问,想把问题给敷衍过去。
可宗庆后一再追问要确定的答案。最后,还是联想的杨元庆帮马化腾解围了,他说:“腾讯里的服务器不少都是找联想做的,存储、计算、监控等非常安全,请宗总放心。”
这些由多位企业家即兴创作的“小剧场”,往往会成为一场行业大会中,留下印象最深的片段。谈及商业中的伦理元素,总是更容易吸引眼球,比如家族继承,员工维权等等。只不过,如今已经不流行企业家的群戏,那些各自秉持独立观点,试图说服对方和在场观众的名场面就更少了。或者说,大家也发掘不了太多的新思考和新观点了。
独自演讲的方式似乎更稳妥,它偏向表演,而非探讨。
04
曾经口才不太好的雷军也做起了演讲,去年小米10周年,雷军讲了三个多小时。昨天,小米手机发布10周年,雷军一口气讲了近4个小时。这场演讲之前,雷军以“这10年,我最沮丧的那一天”作为看点,在社交媒体上做足了预热。
他承包了昨晚的微博热搜,比如小米为首批用户发1999元红包,雷军删掉手机上所有炒股软件、被投资人训1个小时,衬衫都湿透了等等。相比以往在发布会上秀英语的梗——虽然昨日也有,但是雷军的公开演讲明显更会讲故事了,画面感十足的细节,喂足了围观群众。
雷军开始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相较于马化腾和李彦宏而言,雷军的演讲有更多的细节和故事,整体发言也没有那么抽象。跟马云相比,又少了些对行业共性的观察。他只是讲小米,讲自己,偶尔憨憨地怼两句友商,言辞并不犀利。
糯糯的仙桃口音,偶尔被提问时不知如何回怼的尴尬笑容,以及愿意跟年轻人分享创业经历和如何带团队的心得,让雷军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事业有高度,人却不张扬。
他在B站有自己的主题曲《Are you OK?》。之后进入B站的企业家还有马云和马化腾,官方的宣传团队也有意按照雷军路线走鬼畜区或者是舞蹈区,但是没有人赶上雷军受欢迎的程度。
马云在B站的形象不是马老师,不是马爸爸。B站上的关于马云的弹幕里,经常出现的是“你的工人阶级爷爷”来了。因为腾讯的主要收入来自游戏业务,马化腾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形象总是跟“充值”联系在一起。
大约10年前,投资人问创业者「如果BAT也做怎么办」,那时候BAT还可以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如今投资人都问自己「如果AT不投怎么办」,阿里和腾讯已经成为了“爸爸”。
这种充满爹味元素的形象,不太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这可是实习生会在内网上以命令的口吻,建议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拒绝酒桌文化的时代,字节跳动的实习生,也敢在飞书上跟张一鸣发私信借钱。很显然,这届年轻人的自我意识,远远强于前辈们。
在这样的大语境之下,雷军的“糯”成了他的优势。
在众多企业家出席的场合,雷军的发言鲜有出圈言论。他不太点评行业发展和政策,自然就会少了一些号召力。甚至有媒体人吐槽,早年的雷军,有本事每次公开发言,都变成一场小米的产品发布会。言下之意就是,枯燥且无聊。
雷军不是行业前景的布道者,在公开场合,他更多时候像是一个汇报者。他要跟米粉汇报小米的发展进度。此外,他会发布文章,回顾自己一年的工作,还会回复米粉的建议,并且将这些建议整理出来。
在现在的社交媒体,一个可以被二次加工,被演绎、被鬼畜的形象也会更受欢迎。
就像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最出圈的照片。西装革履的雷军,用犀利的眼神凝视着养神打盹儿的周鸿祎,画面张力带来的故事感,吸引了网友们纷纷下场加入PS大军,将这张照片二次创作,给他俩加戏。
从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第一届开始,大佬们的高调言论以及“乌镇饭局”霸屏着网络,饭局上的企业家越来越多,吃饭的心思越来越杂,江湖意味越来越重,这一切都成为媒体捕捉流量新闻的最佳场所。
“老男人局”、“11位大佬局”、“丁磊局”、“东兴局”等先后爆火的“乌镇饭局”,还一度在百度百科里拥有了自己的位置。只是,铁打的饭局,流水的江湖,谁组的局最热闹、谁坐C位、谁是主咖、谁缺席,这些变量传递着哪位大佬风头正劲、哪位更有钱、谁和谁是一派、谁被孤立、谁是新势力、谁是old money的江湖信息。
于细微处见知著,乌镇饭局每年的变化,曾经无比真实地折射出互联网行业高效洗牌的现实。
转折发生在2018年,连续热闹了4年的大饭局从这年开始变成小酒局,大佬们集体出席一个饭局的局面不再复现,只剩下几位友人的小聚和私约,灯光师、摄影师也纷纷退下,饭局受关注度明显降温。
再到如今,这些微弱的光束也找不到了。曾经贵为前沿科技的互联网行业,如今似乎没有太多创新和新意涌现,贫乏成为新的注脚,逼得资本只能提着钱袋子去敲餐饮烘焙老板的门,还得做好吃闭门羹的心理准备。
还在大声说话的互联网企业家们,就这样成了稀缺物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我只相信用一句话:大浪淘沙,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