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当中有一段著名的故事,相信很多朋友都特别熟悉。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草船借箭”。话说大都督周瑜给诸葛亮下达一道命令,让他造十万支雕翎箭,并且立下军令状,限期完成。你说周瑜为什么给诸葛亮下这道命令呢?正所谓“水有源,树有根,事情原因藏得深”,周瑜很嫉妒孔明,想借造箭这个机会把他给害死。我们这位孔明先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和,对付周瑜这点小心机,那是不在话下,完全轻松自如。
孔明让鲁肃安排了二十只船,船上扎满了草人,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晚上就驶向了曹军的大营。江面上大雾弥漫,曹军并不知道虚实,一见东吴的船队驶来了,于是就万箭齐发。孔明和鲁肃在船舱之内喝着小酒、吃着小菜,那真是神闲气定、谈笑风生。等船上两面的草人身上都射满了雕翎箭,孔明就下令全军撤退。回去一数,在这些草人身上收获的雕翎箭数量在十万只以上,完成周瑜下达的任务绰绰有余。
这一段故事被称为“草船借箭”。其实这一段故事是虚构的。首先按照历史原文的记载,周瑜并不是心胸狭隘之人,他对孔明也没有记恨之心,更没有想办法、动心机来害孔明的意思。“三气周瑜”这故事完全是小说里边出来的。另外诸葛亮也根本没有做“草船借箭”这件事,这段故事也是《三国演义》小说虚构出来的。不过很多虚构往往有原型,“草船借箭”这段故事它也是有原型的。
三国时期真实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13年,东汉建安十八年,也就是赤壁大战的五年之后。曹操在赤壁大战之后养精蓄锐,并且平定了西凉,在公元213年的正月,整顿水陆大军四十万,讨伐东吴要报赤壁之仇。这一次曹军士气旺盛,来得突然,攻得猛烈。第一战就攻破了东吴的江西大营,活捉了主将公孙羊。孙权组织了七万大军来抵御曹操。从那数量上看,大家会发现规模是超过赤壁大战的。因为赤壁当中周瑜只有三万多部队。这一次孙权有七万大军。
接下来两军隔江对峙,在史书《魏略》上记载了这么一段小故事。孙权乘坐大船来侦查曹军的情况。当时江上有雾,形势不明朗,曹操就命令手下军兵万箭齐发。孙权的大船一面受箭,重心发生了偏移,这个船摇摇晃晃就发生了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孙权连忙下令船只调头,让另一面来承受曹军的弓箭。《魏略》用了六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情况,“箭均船平,乃还”。意思就是当时这艘大船两边受的弓箭数量差不多了。重量平均了,这船也平稳了,孙权这才下令全体返航。
就是在这次战役当中看到东吴军队军容严整、兵强马壮。曹操就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意思就是说要生儿子就得生孙权这样的,像刘景升的儿子这跟猪一样,太没出息了。
在这里我们要补充一个知识点,曹操比刘备大7岁,刘备比孔明大20岁,孔明比孙权大1岁,这是这几个人的年龄差距,所以实际上曹操应该比孙权大28岁。这个年龄差距基本上跟我现在和我大一本科生的年龄差距是一样的。当时曹操59岁,孙权应该是31岁。当59岁的曹操赞叹“有子当如孙仲谋”的时候,他对孙权这个30多岁的小伙子确实是很欣赏的。后来在三国故事流传过程中,“草船借箭”那段故事主人公由孙权就变成了周瑜,再后来就变成了诸葛亮。
另外通过这段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竞争当中,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利用信息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可以震慑对方、保护自己。无论是小说里的草船借箭,还是历史上的草船借箭,都是虚张声势,让对方不敢贸然进兵。在对方只能选择万箭齐发的时候,自己就顺理成章地得到了战略资源。
这正是无中生有,化虚为实,得信息者赢,得人才者胜。
好了,今天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