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提到了《中庸》里的一句格言,“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看了一下留言,我发现大家对“淡而不厌”理解的都挺深刻的。实际上这句话还有后半句,这个后半句讲了三个知,“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人德矣”。
《中庸》是儒家经典,代表了儒家哲学的最高智慧,特别是从朱熹之后就备受推崇,流行了有七八百年。不过同时大家也公认,《中庸》是儒家经典里边最难以理解的,理解起来难度最高的一个著作。有人做了一个统计,从汉代以来光是解释《中庸》、注解《中庸》的著作就有一百多部。而在《中庸》这本著作里边,理解难度最大的一章是最后一章。在最后一章里边理解难度最高的一句,就是刚才我们说的这一句。
大家注意“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第一个“知”是“知道”的知,第二个“之”是“之乎者也”的之,前后一共三四一十二个字。有人做了统计,流行的解释方法就有五六种之多,那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自都有理。简单来说,比如这里边“之乎者也”的之它到底代表的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主谓关系还是动宾关系?它所表达的意思是由,是到,是和,是从还是与,或者说不用翻译?
这方面各家各派都有争论。我们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都是源自于朱熹老先生的解释。如果大家有兴趣去网上搜的话,这一句话比较通俗的说法是这样的。
“君子之道在于素淡但是不使人厌烦,简约而又典雅丰富、温和而又条理通畅,能够‘由近知远’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能够‘由风知源’知道教化别人要从自己做起,能够‘由微知显’知道隐蔽的、内在的东西终究会显露出来,这样就开启了道德之门,达到了美德的境界”。
其实大家仔细想想,“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这一句话里边存在着一个逻辑,就是要做好天边事,首先就要做好身边事;要做好身边事,首先就要加强自身修养;要想加强自身修养,首先就要端正态度、正心诚意,一定要启动内在的光明、有一个美好的发心。
从这样的逻辑里边,我们又能发现:一个人在进步提升过程当中,必须要把握好、理解好三种关系,就是天边事和身边事的关系、小细节与大趋势的关系还有外在行为与内在想法的关系。把握好这三个关系,就获得了启动智慧光明的金钥匙。
我们的先贤圣哲在《中庸》这本书里边是给我们留了智慧金钥匙的。而在这三把钥匙当中,把握好外在与内在的关系就更加的根本、就更加的重要。那么如何把握好外在与内在关系,怎样做到知微之显呢?在这方面,宋代的大儒程颐老先生给了一个生动的解释,他就讲了一个《汉书》上的故事。
汉代有个名人叫蔡邕,他擅长书法,文化修养特别高,而且特别懂得音律,非常善于弹琴。有一次有人请他吃饭,结果他在听琴的时候就听到了有杀机,蔡邕就觉得这是请客的人要暗害自己,所以赶紧就逃走了。主人就觉得奇怪,饭还没吃,客人怎么就走了。于是就来追问,蔡邕就说你这琴有杀机。
这主人就乐了,说在弹琴的时候看到一只螳螂在捕蝉,然后在心里就牵挂,他到底能不能抓到这只蝉呢?所谓的杀机可能就是这件事。蔡邕点点头说,这就是你的杀心所在。大家看一看,当一个人内心有了攻杀的想法,他的琴声就会把这种想法表现出来。而蔡邕是个高手,他能从外在的琴声当中去理解弹琴者内在的想法,确实已经达到了“知微知显”的境界。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两个启示。第一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通过行为去体察别人内在的想法,主要的就是了解动机、研究需求,然后围绕需求做文章。
第二个启示就是我们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任何内在的想法都会在外在行为中表现出来。所以无论做大事、小事,都一定要端正态度、正心诚意。一方面要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另一方面要有一颗成全别人的心,懂得为别人付出。这种由内而外的光明一定会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这是先贤圣哲对我们的教诲,我们一定要谨记奉行。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