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12.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00:00
08:24

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皆是网红,是没有怀才不遇这一说的,因为平台和网友就是你的伯乐。

但在体育行业不一样,大部分的奥运冠军是从5岁开始培养,很多孩子连毛都没长齐,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更谈不上擅长了,他们的天赋和潜力绝大部分都是被伯乐发现的。

大部分是在幼儿园或上小学的时候被教练一眼相中,送到体校逐步培养。

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有的奥运冠军就出生在体育世家,从小就被父母刻意培养。

有的是自己从小喜欢,然后被父母有心发现,送到体校学习。

也有父母只为孩子强身健体,误打误撞送到体校,一不小心培养成了奥运冠军的。

接下来结合我国东京奥运会奥运冠军的成长经历,看看他们是如何被发掘成才的,学到了也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明日之星哦


1

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自己喜欢

东京奥运会第7金,十米手气枪混合比赛中夺冠的庞伟,从小痴迷玩枪,家里像武器库一样堆满了各种玩具枪,有一次,一个街坊对14岁的庞伟说:“你这么爱玩枪,干脆去练习射击得了。”一句玩笑,竟让庞伟兴奋莫名。

庞伟把此事告诉父母,通过关系找到了保定市业余体育学校的张广伟教练,从此开始练习射击,但练习射击又影响学习,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庞伟父母最后做出一个大胆决定:让庞伟放弃学业,全身心投入射击训练。事后证明,这一决定非常正确。

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东京奥运会第32金,女子平衡木冠军管晨辰,6岁那年有天晚上看到电视上的体操比赛,盯着看了半天说想学这个。妈妈当时以为她就是心血来潮,看个新鲜,就答应带她去试试,带女儿到了隔壁县的仙桃市李小双体操学校,学校老师看了一下她的身体条件,让她做了几个劈腿下腰的动作,觉得身体平衡性柔软度还不错,可以留下试试,这一试就试出来了个奥运冠军。

这两位奥运冠军的共同特点是孩子打小能发现自己的天赋,从而争取父母的支持,走向了职业运动生涯,如果你为人父母,细心观察,孩子的有些想法真的不是说说而已,说不定下一个奥运冠军就出自你家。


2

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父母培养

东京奥运会第8金,陈芋汐和张家齐获得双人跳水冠军,他们俩都出生在体育世家。

陈芋汐,祖父陈新熙是上海市前体操运动员,父亲陈健是上海徐汇区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体操教练,母亲董春华是上海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的副教授,3岁就开始练习体操,6岁被时任上海跳水队领队史美琴选中,转而练习跳水。

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而张家齐的父亲也是一个体操运动员,4岁就被母亲送到了北京东城区的一家体操俱乐部进行体操训练,但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因身材不适合练习体操而被教练员退班 。于是,张家齐又被送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跳水俱乐部,开始学习游泳、跳水。

他们俩有着相似的经历组合到一起,配合默契,顺利拿下冠军。

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东京奥运会第15金,女子单打冠军陈梦,之所以与乒乓球结缘,是因为他的妈妈就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曾获得青岛市部队乒乓球比赛冠军,妈妈把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希望传递给了女儿,5岁就开始学习打乒乓球,13岁就进入国家队,一路顺风顺水获得奥运冠军,很多乒乓球冠军运动员家庭如张继科、福原爱等也是如此。

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在众多奥运冠军中,其中一部分父母就是运动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子女既有先天遗传基因又有后天科学的专业训练,加上父母打拼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可以说比一般孩子就赢在起跑线上,获得冠军只是时间问题。

有些奥运冠军是经过家里几代人的努力和培养成才的,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你现在努力拼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


3

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教练挖掘

东京奥运会首金,杨倩获得女子十米气步枪冠军,杨倩上小学时,遇到了自己的启蒙教练虞利华。当时虞利华一眼扫过去,就立刻看到了眼睛格外有神的杨倩。虽然她的眼睛不是很大,但却很有灵气,眼神也格外坚定。

作为一名射击运动员,一颗强大的心脏和稳定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一项品质之一。杨倩沉稳的性格在射击比赛中相得益彰,为我国赢得了东京奥运会的开门红。

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东京奥运会第2金,举重49公斤级女子冠军侯志慧,是家里的是留守儿童,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在桂阳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被启蒙教练李志平相中,在李志平的建议下,侯志慧从田径改行练习举重。

进入体校时还不到60斤,就这样被教练化腐朽为神奇把留守儿童硬是培养成奥运冠军,不得不佩服教练的眼光真的很准啊。

大部分的奥运冠军来自普通家庭,父母既没发现孩子的天赋也非运动员出生,但教练凭借着几十年的经验和直觉,硬是能发现万绿丛中的一点红,为祖国输送源源不断的运动苗子,他们是伯乐也是奥运冠军的发现者。

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有趣的是,马龙的父亲因乒乓球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容易受伤而让5岁的马龙开始学习打乒乓球,就这样误打误撞家里培养出了个奥运冠军

我国的体育是举国体制,奥运冠军从娃娃抓起。

从被教练发掘,送到县体校上学,成绩优异者调到市队,突出者再进省队,在全国比赛中夺冠才能进入国家队,而在世锦赛中获得冠军才能被国家队的重点培养选入选奥运会。

奥运冠军是如何被发掘的?有被父母从小培养,也有被教练一眼相中

公平竞争,层层选拔,师承有序,然后集中培养,能参加奥运会已经是站在塔尖上的运动员了,一个个奥运冠军的诞生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训练和背后团队的心血练就而成,为奥运健儿点赞,为国家队点赞,为无数为体育事业默默奉献者点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