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临过期食物 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经常吃临过期食物 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00:00
05:49

每逢傍晚时去生鲜市场、蛋糕店,或者平时在超市购物时,总会被特价区醒目的广告标语,和诱人的超低价格所吸引。这些促销商品被以“骨折价”抛售,主要是因为大多属于保质期时效较短的品类或者处于即将面临过期的状态。

商家利用半价促销、买二减一等优惠手段来吸引顾客购买,一方面可以减少因货物囤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保持次日食品的新鲜度,另一方面对于有即食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购买促销商品也有着较高的性价比,可谓“双赢”。但低价促销的临过期食品,其食品质量是否有保证?若是经常性食用,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呢?很多人都在心里存在这样的疑问。

我们先看一下,食品的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保质期有如下的定义:指的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而这个保质期期限的设定通常是由生产厂家根据具体食品的特性来确定的,不同生产厂家的加工工艺和包装方式有所不同,所以整个行业的同类产品并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

但厂家并不会因此而乱标,因为乱标虽然可以让食品销售的时间更长,但会导致保质期内食品的风味和口感下降,消费者可能不愿意再次购买他们的产品,产品出问题的概率也会增加,最后再出现赔偿或者影响声誉就得不偿失。

我们再看一下,食品的有效期,也叫保存期,即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产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一般来讲,超过这个日期,食品可能会发生品质变化,不再具有消费者所期望的品质特性,甚至发霉、变质。而保质期与保存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保质期是最佳食用期,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在一定时间内仍然具有食用价值,但是这时食品的安全性和品质都会下降。根据《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食品的生产日期都不能省略,而保质期、保存期可以任选或同时标出。

而在生活中,我们也有不少还未拆封就放置过期的食物,那么这些超过保质期的食物是否可以再继续食用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统一的,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食品的保存条件、加工方式和原料特性。事实上,很多食品的实际有效期远比产品标示的有效期更长,特别是一些采用腌制、罐藏等加工方式生产的食物。比如:食醋、酱油、腌菜、麦片、茶、可可粉、香菇、木耳等,只要储存得当、包装完好,即使超过了保质期,拆开后没有发现色、香、味发生变化,也可以继续食用。

而即使是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如若保存条件没有达到要求,也有可能会造成外观、口感、营养成份、卫生质量等发生变化甚至变质。所以,食品保质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影响保质期长短的因素多种多样。那么在生活中,针对一些保质期期限不明确的食物,如蛋糕、面包等无包装的即食食品,以及冷藏保存的三明治、饭团等加热的即食食品,我们该如何辨别其新鲜程度呢?

除了标注的保质期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食物的外观(形状、色泽、软硬程度)和气味来辨别它们还是否新鲜,如果食物可以闻到有霉味、馊味、酸败的味道,颜色发暗,外观出现腐坏、霉变和拉丝现象,则表明该食品已经变质,不能再继续食用啦!

我们再说一下水果蔬菜保质期的事情,而水果蔬菜作为人们饮食生活中的必需食材,自然是家中常备。买回家后的水果和蔬菜会因为温度、湿度、保存方法等因素而出现脱水或局部腐烂现象,有的人为了避免浪费,会将腐烂的部分切除之后继续食用。

在这里跟大家强调一下:实际上,去除掉腐烂部分的水果、蔬菜仍含有大量细菌和有害物质,将坏的部分切除并不意味着微生物就被一起切除了,它们仍然潜伏在看似完好的,那部分果肉里生长繁殖!当我们食用了这类食物,很有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上吐下泄的情况,严重的还可能昏迷。尤其是水果发霉后,就会产生大量毒素,会对人们的神经和呼吸系统造成伤害,使人产生神经麻痹、肺水肿、肾功能衰竭等。

对我们消费者而言,对待临过期食品,只要不贪小便宜,选择正确的渠道购买,看清保质期,按需购买、理性购物,还是很划算的。商家减少了经济损失的同时,我们也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于社会而言,也可以减少资源浪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