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03】张其亮x赵今巍x秦朔x马红漫: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下)

【圆桌论坛03】张其亮x赵今巍x秦朔x马红漫: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下)

00:00
07:26

马洪漫:其亮总回到企业层面,所有企业都在想数字化转型,那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要做数字化转型?


张其亮:我们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有很多,手段很多。但我实际上想提醒每一位企业家,你们要看得更远一点,要知道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


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是这样来讲,如果一个企业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大概率它的目标是这个产业的第一名,没有第二名。所以如果你把这件事作为数字化转型目标看,你再仔细想一想那个工作不仅是引进一台数字化车床,不仅是看到大屏幕数据,而是真正想到生产力、生产关系,公司内部、组织内部关系到底是什么,组织与组织之间是什么,生态是怎样构建的,你怎样为整合化以后的产业平台制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规则。数字化企业是规则边界,你要给整个产业整合制定一项规则,这才叫做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


企业家或者董事长想的不是眼前的困难,而是未来能不能活下去,活得久的问题。眼前的困难是CEO去想的,我们要不要买一台设备,要不要挂个大屏幕,但未来活多久、活多长,有多少人愿意跟你一起活下去,这件事是一个终极命题。


你当前的价格就是未来价值的折现。人家觉得你未来有价值,今天才会有人出钱,哪怕把价格翻一倍也有人跟。这才是关键,所以想象力是人类最大的困难和特点,我们需要发挥想象力。


马洪漫: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要做数字化转型?


张其亮:是的。


马洪漫:那什么样的企业更适合做数字化转型,有没有区分呢?


张其亮:都适合。企业的定义是市场要素的组织形式,它并没有说只有拥有产权的东西才是能被你组织的资源。别的公司也可以被你组织,滴滴打车就组织了一些根本不属于它产权的资源。淘宝上那些商店,产权不是淘宝的,但资产属于淘宝的。我们说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其实是想说你们对企业的理解全部都要颠覆。


因此我们企业做数字化转型,无论愿意不愿意都要参与,你可以领投,你也可以加入。如果你不领投,你可以加入,大家一起来做这个事情,总之就是跟上这个潮流。什么都不做,那肯定不行。


马洪漫:谢谢,同样的问题请教一下秦总,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要做数字化转型,你自己研究下来什么样的企业更适合,有没有区分?


秦朔:今天的中国,如果我们把online(线上),移动手机作为数字化最初的标签,那我觉得绝大部分企业应该说都在数字化过程之中。比方说你哪怕开一个餐馆,也要数字化,不数字化就无法对接美团、对接京东到家。这是最起码的数字化。


接下来,究竟是推出什么样的产品会更受喜欢,是说做三人餐、做五人餐,或者说晚上几点钟之后做什么餐,他会有很多通过外部数据来改造产品结构,那你可能就升级了一步。


接下来如果你能够用数字化工具去看上游供应链,去管理一些金融上的需求。甚至将来有规模化连锁之后管理人力资本,就会从偏C端营销数字化往B端供应链和组织管理数字化深化。


我不觉得数字化神乎其神,我去了各种工厂,就是到了博世,工业4.0鼻祖之一,它所说的数字化,其实只是使企业本身增收节支降耗精益化、精准化过程中的工具。


比如我如何更进一步精益化,我有7条生产线,在生产线的头都有一个物料进来临时储放点,最好是每一个储放点都能均匀储放,都能储放到80%,不要这里百分之百,这里就10%,不匹配,关键是浪费。


每一条生产线的原料不一样,可能那里就需要那么多,最好的方法是有一个数字化工具,让每条线上小车。当管理员接到信号之后,小车过去时就到指定位置,慢慢均匀化每个存放点存货的比例。


我觉得一个好的企业就看自己企业每个环节里怎么能够进一步改善,在改善里有什么样东西可以用,不要把这个东西想得神乎其神。


马洪漫:也不存在适合不适合的问题,只要提出具体问题,利用数字手段能够解决就行,还是一个操作问题。


秦朔:适合你的就是好的,当然你可以对标一些行业最佳标杆。比如快消费的用户运营,你可以去看看喜茶这样的公司,看它的数字内容,它是怎么做的。它的数字内容出品一直都很稳定,都很好。但你换成另外的新消费品牌,可能在小程序上表现还可以,在公众号就乱七八糟,就说明数字内容稳定性和一致性就不行,你可以根据业界最佳标杆反看自己在每个环节里到底表现怎么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清风徐来_gr4

    这帮人,嘴上很厉害,实力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 音宏

    听起来都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