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月刊】做慈济要欢喜心安

【慈济月刊】做慈济要欢喜心安

00:00
04:25
上人表示:「受灾难的人,需要粮食来维持生命;付出的人,也需要慧命资粮。」心灵也会四大不调,烦恼无明引发种种苦难,需要用法调伏;所以要吸收佛法的资粮,用以增长慧命。

「慈济人长年累月深入人间救助苦难,付出无所求,因为无所求所以无挂碍;然而看见苦难人得救、平安,也会感到欢喜、满足,这就是法喜。用心付出,累积无量法喜,亦得到增长慧命的资粮。」

上人表示,慈济事不是只靠一个人或少数人成就,而是一群人愿意为相同的目标努力、长时间培养共同的精神理念,才能完成。

「许多资深的台湾慈济人为了利益大众而付出,无论面对什么境界,总是『做就对了』;长时间朝同一个方向精进,心志恒久不变,意志力很坚定。这不是任何人驱使或逼迫他们这么做的,而是他们本身就有这分善念,自愿、自动投入。」

「人之初,性本善」,上人指出,「善良」要以实际的作为表达,去爱人、帮助人;行善助人,还要做得欢喜、做得心安。若是付出之后心有执着,想要得到反馈,或是挂念着别人是否知道这件事是自己做的,就总有一件事情梗在心里,不会快乐。

「付出无所求,所以心境很宽广,没有挂碍。用心尽力做好事,完成之后就放下,看见对方因为我们的帮助而改善生活、安居乐业,自己的心也会很安乐。」

上人期待能合大众心力成事。「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做好本分事,但是如果缺乏横向互动,不愿意别人触碰自己的负责范围,自己切断了人际关系,这就是傲慢。」

有热心、热情,但是我执较重而有傲气,就会沟通不良。「心若不合,总是对彼此不认同,或是认为没有受到尊重,也不愿意主动与人沟通。心能合,对于彼此所说的话都能够接受,甚至可以相互感动、彼此勉励。」

【静思小语】「善良」要以实际作为表达,不只做好事,还要做得欢喜心安。
恭录自 慈济月刊 【第607期】证严上人 衲履足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