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刚,很高兴和你一起读《西游记》。
在第五十一回《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里,唐僧师徒碰到了一个青牛怪,他有一个金刚琢,可以将对手的武器法宝都收掉。孙悟空打不过他,只能到西天搬救兵,佛祖派出了十八罗汉,带了十八粒金丹砂来降妖。
别看《西游记》里的十八罗汉出镜率不高,在民间传说里,他们可是大名鼎鼎的神灵。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十八罗汉的故事。
罗汉其实是“阿[ā]罗汉”的简称,在小乘(chéng)佛教里,佛教徒所修成的正果,会被分为四种,这其中的最高成就,就是阿罗汉果。得到这个成就,就永远不用再投胎转世,遭受轮回之苦。能修行到这种境界的人,就叫阿罗汉。
补充一下,“大乘”“小乘”的“乘”(chéng)本意是乘车,引申为佛教的度化。这个字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读法,台湾地区旧读“shèng”,现在通行的读法一般念“chéng”。
再说回阿罗汉。与大乘佛教里注重普度众生的菩萨和佛不同,阿罗汉注重的都是自身解脱,大乘佛教兴起后,阿罗汉就排在佛和菩萨之后,属于第三级。
最开始,阿罗汉只有四个,在唐代演变为十六罗汉,他们不入涅槃,是佛派来常驻人间的使者,受人供养,帮助人们摆脱烦恼。到了宋代,又增加了两位,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十八罗汉。
这十八罗汉尊者各有各的名号。我们今天流传的罗汉名号,跟佛经所记载的不同,多是俗称。这些俗称有的是根据罗汉的形象动作而来,比如说阿[ā]氏多尊者,传说他生下来就有长长的眉毛,所以叫“长眉罗汉”。
还有像/那迦犀[xī]那尊者,因为对“耳根清净”的道理很有解悟,所以常被塑造成挖耳的形象,被叫作“挖耳尊者”。“耳根”是人的“六根”之一,所谓“耳根清净”指的是听不到恶语妄言与嘈杂之声,达到这种境界,便能听到见众生的声音。
还有一个经常带着小狮子的伐阇[shē]/罗弗/多罗尊者,被称作“笑狮罗汉”。
还有一些罗汉的名号,则是来源于他们的事迹,比如著名的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降龙伏虎,用于比喻佛教高僧的神通广大,因为罗汉们维护佛法,常以神通来造福人间,所以这样的名号,便被放到了罗汉们的身上,衍生出了种种事迹。
据说古印度时期,曾经有个龙王用水淹了那竭(nuó jié)国,将佛经偷走,藏于龙宫,最后是一位罗汉挺身而出,降伏龙王,取回了佛经,因此便有了降龙罗汉的称号。
降龙罗汉一直在佛祖座下修行,维护佛法,他也很受民间的欢迎。南宋时期疯疯癫癫的济公和尚,就被视为降龙罗汉转世,这个既好酒肉,又精通佛法的阿罗汉,在人间扶危济贫,传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
另一位、伏虎罗汉的得名,则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慈悲心肠。据说他居住的寺院外有许多老虎,因为饥肠辘辘而整日咆哮,罗汉便将自己的饭食分给那些老虎,用善心降伏猛虎,所以得称“伏虎罗汉”。
后来,在《西游记》的情节里,十八罗汉也得以出场,被改编成“十八罗汉斗悟空”“十八罗汉斗大鹏”等故事,广为流传。在民间艺术中,十八罗汉的形象更是层出不穷,我们在画像、雕塑里,都能看到各式各样十八罗汉的形象,其中有很多珍贵的艺术品,比如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里就藏有乾隆时期的叶画《十八罗汉图》,就是将十八罗汉的像画在菩提叶上,栩栩如生,十分精致。
在文玩界,十八罗汉也是很热门的主题,很多人喜欢用玉雕刻成的十八罗汉手串,认为戴着可以辟(bi四声)邪消灾。所以说佛教文化里最接地气的形象,还真非十八罗汉莫属。
好了,我是和你一起读《西游记》的王刚,咱们下回再见。古代人借妖喻人,借鬼喻人是一种常用的写法
为什么罗汉明明脱离六道,却有降龙罗汉转世?
前面不是说罗汉可以不用转世轮回,咋济公还是降龙罗汉转世
crystalxinxi 回复 @听友109457423: 很形象
沙僧不是封了金身罗汉
🙈🐷👑
王老师啊,a罗汉,不是e
真能扯淡,伏虎罗汉是猪八戒变得吗?他的饭食能喂饱一群老虎?
错了
对不上
这对不上呀,这一集压根还没讲到猴子去西天找如来呢。更新不规律,解惑和解析也乱套了。西游记的制作明显没有红楼梦用心了。解析,解惑总是快着有声书,剧情还没到,就先把它揭晓了。
我是好好妈妈 回复 @和风问讯: 我也有此感,有时候解析就像剧透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