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怒而安天下:有能力者如何成大事?

一怒而安天下:有能力者如何成大事?

00:00
11:51

齐宣王问,说“交邻国有道乎”?说跟周围的人打交道,我们周围这些国家打交道,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您给建议建议。“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就是只有国君是仁者,他心中怀有仁爱,他才能够以大事小。什么叫以大事小呢?就是我是一个大国,但是我绝对不会欺负我身边的小国,甚至我对小国还不错,就是咱们互通有无,我还会经常性地给你一些帮助。



就比如说,像商汤和葛这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葛这个国家确实比较膈,就是他老跟商汤捣乱,他不祭祀,然后商汤就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祭祀?说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们怎么祭祀,然后商汤就给他送去各种各样的东西,祭祀用的这些动物、粮食,一次一次的就希望能够教化葛国,然后不断地给他感化。但是这葛国还是不听话,到最后没办法,商汤才开始伐葛,所以商汤安天下是从伐葛开始的,但是在之前叫作汤事葛,商汤能够跟葛主动地把关系处好。



“文王事昆夷”,昆夷也是周朝旁边的小国家,然后文王对他们也很好,“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就是你要一个小国,跟大国能够和平共处,能够处得很好,你需要有智慧,“故大王事獯鬻”,这个大王就是周文王的祖父,叫古公亶父,古公亶父事獯鬻,就是周边的这些野蛮民族。



“勾践事吴”,大家都知道越王勾践的事,勾践和吴王夫差,当时勾践已经完全被吴王夫差打败了,这时候他还能够谨小慎微地侍奉吴国。“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和畏天是不一样的,就是以大事小的人,我明明很大,我还能够对你们这些小国家,非常的客气,能够跟你们和平共处,因为我乐天,我希望能够按照天命去做事,天命既然赋予我周边有这么多的小兄弟,我就好好地照顾好他们,所以他是以此为乐的。他不觉得说,我还没有一统天下,我没有欺负他们,我心中觉得愤愤不平,因为那些人,他要逆天行事,而这些有仁心的人呢?他是乐天知命的,他安于现状,所以乐天。



然后畏天是什么呢?就是小的国家,要能够跟大的国家处理好,他心中要有一丝敬畏的心,如果他不能够感受到这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这种压力,他可能就会做出很多狂妄的举动,也很难和这些大国相处。所以仁者乐天,智者畏天,“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就是一个乐天的人他能够保天下,他作为周围最大的一个国家,他能够让整个天下都和平相处,然后“畏天者保其国”,你如果是个小国家,你能够先把自己的国保好,就像《诗经》里边讲的,“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就是我们要敬畏天威,然后时时地保护好自己的国家,保护好天下,然后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寡人有疾开始出现了。



我觉得齐宣王这个人特别有意思,齐宣王特别喜欢自我批评,因为大家知道齐宣王的爸爸齐威王是一代明主,他是齐国第一个称王的人,而且在他手下任用的人,像我们知道的田忌赛马那田忌,然后邹忌,还包括孙膑。所以齐威王呢这么能干,很有可能在这样的家庭当中长大的孩子压力会很大,所以齐宣王养成了一个自我批评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带来的结果就是,过度地贬低自己的人格,导致自己缺乏行动力。



就是他听完孟子讲了关于畏天和乐天这个道理以后,齐宣王觉得自己做不到,所以他说大哉言矣,您说得真的太好了,但是我不行,为什么呢?因为我这个人有病,我就喜欢打仗,寡人好勇。就是齐国其实作为一个大国,按照孟子所说的,你就应该跟周围的小国家把关系处好,不要老打仗,以大事小,没问题,但是他做不到,他老想打仗。



然后孟子对曰,“王请无好小勇”,你喜欢勇这件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你不要好勇斗狠,你不要喜欢小的勇气,这什么是小的勇气呢?叫“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就是你拿起一把剑,疾视,用眼睛恶狠狠地盯着前方说,谁敢挡我,挡我者死,这种感觉。当你说出这种话的时候,“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就是你所拥有的这种勇气是匹夫之勇,最多能敌一人,就是对面有人被你吓住了,他害怕。



这种人,这典型的像谁呢?秦舞阳。咱们看过荆轲去刺秦王,带着秦舞阳,秦舞阳在集市之上,大家都躲着他,因为他很小就杀人,特别吓人,眼睛一瞪,把人吓得半死,但是真正见了大阵仗,到了秦王的朝廷之上,两股战战,几不能走。所以孟子跟齐王讲,说“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你把这个勇气放大。



你有没有发现,孟子依然在教他推,善推,把小勇变成大勇,“《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就是古诗里边讲,说周文王一怒,把自己的军旅整好,爰整其旅就是把军旅整好,然后去遏制莒国,这个莒国,现在还有莒县,都是在山东境内。然后以笃周祜,就是来把自己周国的福佑,祜是福佑的意思,让周国的福佑能够变得更加厚实,以对于天下,就是用这样的方法。



《诗经》里边讲文王也发怒,但是文王一怒的办法是,整理军队出去打仗,把那些捣乱的小国家收服了,让周国的根基打得更牢,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这就是文王的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就是文王也生气,但他一生气,他不是跟别人打得头破血流,他是安天下之民,我本来不想出手,但是你逼得我非得要干这样的事,让老百姓从此过上好日子,革命了。



《傅雷家书》是很流行的一本书,傅雷先生的字叫怒安,你看就从这儿来的,“一怒而安天下”,“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就是书是指《尚书》,就《尚书》里边讲说天降下民,就是老天爷给这些老百姓,作之君,作之师,就是给他派下来了君王,派下来了老师,要管理他。“惟曰其助上帝”,就是目的就是让他能够协助上帝来爱护百姓。



商朝的人认为有上帝,就是类似于造物主的意思,就是我们跟这些上帝之间是有协议的,协议是他给你派了君王,派了老师,“宠之四方”,就是“作之君,作之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他帮助上帝。因为上帝不能够直接保护这些老百姓,然后让他们来保护这些老百姓,四方的百姓,“有罪无罪,惟我在”,就是一个人有罪还是没罪,你能不能要他的性命,这件事我来承担,只有我能够做得到。



“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就是天下谁能够随便杀人,谁能够不听我的指令,这里边其实讲到了,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暴力行为的下降。就大家读过霍布斯的著作,其中谈到一个人类历史上很伟大的发明叫利维坦,利维坦其实就是国家。霍布斯在研究人类进化的过程当中,就认为说,国家的出现使得我们的暴力行为大幅地下降,原因是你想过去是部落之间的战争,有可能因为一点水的问题就打仗。没有法律,没有规定,没有第三方做裁判的人,所以部落之间的征战,是很难停止的。



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们是一个国家,我们这个国家有法令,有罪无罪我们来说了算,你们不能够随便想杀人就杀人,所以这就是孟子在回顾早年间文王安天下的过程,而文王安天下的这个过程,跟人类历史的发展节奏是一模一样的,就是从原始的部落社会,进入到有国家,有利维坦的这么一个管束的社会的过程。



要了解这部分,大家可以听我讲过的一本书,叫作《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就是专门讲人类的暴力行为,是怎么样一步一步下降的,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有像文王这样的人,一怒而安天下的这个过程。然后“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这个一人衡行于天下,就是像商纣王这样的人衡行于天下,毫无规矩,没有约束,然后武王耻之,让周武王非常的生气,“此武王之勇也”。



武王发起怒来,带着兵就平定了商纣,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武王也是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就是如果您今天也能够学文王和武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的话,那么老百姓“唯恐王之不好勇也”,老百姓唯一担心的就是你不够勇敢。所以,历史上总有一些英雄人物需要站出来,就是这一段给我们讨论的是,为什么而勇的问题。



前面我们讲了,你可以有一个园林,但是你的园林要跟老百姓共同享受,你也可以好勇,但是你好的应该是大勇而不是小勇,如果一个人做任何事只为自己,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再勇敢都是小勇。但是如果你能够为天下,这就是大勇。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边讲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你不是为一己之私利,想要报自己家里的仇恨。而是要能够为国为民,希望能够一怒而安天下。所以这部分,就是教齐宣王说,你需要建立更大的愿景,你需要为天下苍生思考,因为你的能力已经到这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