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老师都要懂规律,大师说全部教育心理学可以浓缩为一句话

学生家长老师都要懂规律,大师说全部教育心理学可以浓缩为一句话

00:00
05:10

到了周末有一个特别幸福的时刻,就是忙完了这一天的事儿,在灯下泡一杯茶,打开平讲平说,一条一条地看大家的留言。这感觉就像和好多老朋友在交流在聊天一样。我看到有一个妈妈留言说,她有两个娃儿,二宝学东西又快又好,可是大宝学东西就特别慢,怎么教都学不会。这妈妈显得很焦虑。今天我们就谈谈这个问题。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种感受。如果家里边是两个娃或三个娃,你就会发现老大老二老三他们在学习方面表现出的状态完全不一样。有的人又快又好,有的人又吃力又慢,这个就叫“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每个人的认知特征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希望家长们不要轻易贴标签,不要恶性批评;更不要搞一刀切,一个标准去强求;一定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特征,这个就叫尊重多样化。在此基础上,我推荐一个学习策略,供各位参考。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叫同化。这个词对我们教育孩子、培养学生或者自己学习知识都有很大的启发。什么是同化?简单讲就是,新知识跟原有的旧知识发生一些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学习者更容易消化吸收、理解掌握那些新的知识。


根据这种同化的原理,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技巧:学习一种新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原有的熟悉事物或者旧知识建立密切的联系。比如在给大一同学讲管理学课程的时候,我面对的是刚从高考中拼杀出来、结束了高三的学习、走进大学校园的孩子,他们没有专门的管理知识,没有管理的经验积累,很多人对管理几乎一无所知。在这种零基础的情况下,怎样让这些孩子们迅速地掌握管理学的专门知识呢?我使用的就是这种同化策略,把每一种新的知识都跟孩子们已经有的旧知识或熟悉的事物建立密切联系。


比如在讲到权威管理的时候,我们就使用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个案例。这一段三国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孩子们对这个故事非常熟悉,再简单地讲述一下这个故事的梗概过程之后,就提醒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下狠手的时候他要掉眼泪?进一步我们就引申出:用温柔手段做冷酷事情;亲和力和权威性之间存在着矛盾,必须要保证既增加权威性,又不影响亲和力。新知识跟熟悉的人物故事建立了连接,所以大家迅速地就能理解掌握其中的原理了。


进一步大家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上课要讲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那么多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故事,而且还要举一些身边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有人就跟我说,赵老师,你为什么不举一些现代的、经典的、世界500强的案例给大家呢?其实道理特别简单,这些案例里边的人物故事和企业背景都是大家陌生的东西,这些陌生的例子不可能促进大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呈现方式:新知识和旧例子相结合,旧知识和新例子相结合。再讲一些比较抽象、比较复杂的概念和原理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引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统文化的故事。


所以按照认知心理学的理解,学习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新知识和旧知识相互作用,最终在一个人头脑当中形成认知的结构的重组与整合


最后我要推荐一句话,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大师奥苏贝尔,他曾经对教育心理学有一句特别透彻的描述,这句话他是这样说的,“假如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我认为这条原理就是,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安排学习、进行教学。”


我把这句话推荐给大家,特别是推荐给那些年轻的家长。大家在培养孩子的过程当中要多多体会,多多运用。在实践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心得和感受,欢迎大家在留言里边多多交流。


好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儿,平讲平说,咱们明天接着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